缩略图

彭阳红梅杏产业现状及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探讨

作者

韩明哲

彭阳县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 宁夏固原 756500

为健全红梅杏良种繁育体系,提高良种化水平,推动红梅杏产业高质量发展,自 2020 年起,彭阳县开启了为期 4 年(2020-2023 年)红梅杏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区位于红茹河流域,涉及城阳乡和红河镇,基地建设面积达 360 亩。项目建成后,虽为彭阳红梅杏良种繁育打下坚实基础,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现对其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展开详细阐述[1]。

1 彭阳红梅杏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情况

根据《自治区红梅杏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方案(2020-2023 年)》,制定实施了《彭阳县红梅杏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3年)》。项目区位于彭阳县红茹河流域,建设期限 4 年,先后投入建设资金 150万元,涉及城阳和红河 2 个乡(镇),建设面积 360 亩,其中在城阳长城新建红梅杏采穗圃 1 个 10 亩,繁育圃 1 个 100 亩,在红河镇野王、城阳乡欧洼、孟塬乡草滩新建红梅杏示范基地3 个 190 亩,在红河新建高标准示范园 1 个 60 亩,引进新品种 5 个,在城阳乡陈沟、孟塬乡草滩等 6 个区域初选优树 120 株并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1 个,收集种质资源数量 120 份 [3]。

1.1 红梅杏种苗繁育现状

2011 年红梅杏被审定为宁夏地方良种(编号:宁 S-ETS-AV-008-2011),苗木繁育以山杏做砧木嫁接育苗为主,春季采用劈接、皮下接等方法嫁接繁育。2023 年,全县杏树育苗总量达510 亩200 万株,当年出圃 30 万株,当年嫁接红梅杏苗木 100 万株,全县红梅杏基地发展年需用苗量 20 万株左右,现有育苗量能充分保障基地建设用苗,同时还可销往周边地区。

2 彭阳红梅杏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做法

2.1 资源圃原地保护

开展了红梅杏资源调查、保护、收集,加强优良单株原地保护。在我县王洼镇高建堡、城阳乡杨坪南岔、陈沟杨南沟、红河镇上王、白阳镇罗堡、古城镇刘沟门东洼等6 个红梅杏集中栽植区域,初选确定120 株优良单株进行原地保护,完善档案,挂牌登记并建立种质资源数据库。

2.2 品种选优

推进红梅杏品种选优,对初选 120 株优良母树作为初选优树,观测物候期、对比丰产能力等优良性状,尤其对丰产能力和果实性状进行鉴定分析,缩小初选范围;引进收集市场前景好、丰产或晚花抗霜冻鲜食杏品种,对比花期,筛选既能给红梅杏授粉又具有优良性状的玫香、玫硕、早金艳、吊干杏、珍珠油杏等5 个品种。

2.3 资源圃建设

开展红梅杏生物学和栽培学特性测定和评价工作,对资源圃收集的不同红梅杏优良单株品种和引进授粉品种物候期、果实及栽培经济性状精细测试分析。

2.4 良种推广 - 优质示范基地建设

(1)优质红梅杏标准化建园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科学规划、合理密植、大穴培肥整地、大规格苗木建园、自由纺锤形培养及整形修剪、提升红河红梅杏标准化示范基地 60 亩,良种红梅杏优质标准化建园和生产技术,打造彭阳优质红梅杏集约化现代栽培示范基地 [4]。(2)红梅杏栽培模式与整形修剪技术。按照自然条件,示范推广不同立地条件下红梅杏栽培模式、树形选择及整形修剪技术研究示范,主要开展庭院型、地埂型、梯田型、集约型栽培模式株行距设计及树形选择。重点示范集约化密植纺锤形丰产优质栽培模式和配套技术,探索不同立地条件下红梅杏栽培模式与整形修剪技术。(3)调查分析县内红梅杏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现状。针对我县红梅杏设施栽培中枝条容易徒长,不易成花,坐果率低的现状,在全县开展调研,分析红梅杏设施栽培的成熟模式。

2.5 苗木及果品质量监控

严格苗木生产管理,执行林木种苗“三证一签”制度,建立完善苗木生产档案,形成苗木追溯机制。建设红梅杏生产销售质量二维码追溯体系,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形成生产、销售、贮藏、运输、包装全过程跟踪经营

模式。

2.6 打造区域品牌

通过建基地、育协会、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逐步完善“协会、公司(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的运行模式,制定“彭阳红梅杏”国家地理标志使用和管理办法,规范国家地理标志使用和管理,加大彭阳红梅杏品牌宣传推介力度。

3 彭阳红梅杏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成效

基地建设成效显著。项目实施后亩产穗条3000 根,亩产苗木 5000株,红梅杏果实丰产年份产值 5000 元 / 亩。(2)资源圃丰富了鲜食杏种质资源。收集和引进区内外优质鲜食杏品种,通过高接换头建立的资源圃,丰富了我县杏种质资源。(3)红梅杏良种苗木繁育水平整体提升。良种资源圃苗木成活率高且生长健壮,苗木品牌意识正在形成。(4)示范基地树体改造、防霜冻、水肥等后期管理规范,示范带动作用明显。(5)良种基地可持续影响明显,群众满意度高。吸纳周边群众长期就业 10 人,解决了群众就近务工增收问题,良种基地可持续影响明显,群众满意度达 90% 以上 [5]。

4 彭阳红梅杏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1)红梅杏良优良单株原地保护和优良品种选优周期长,选育费时费力。(2)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还不够规范,种苗质量和良种良法配套推广还需进一步提升。(3)春季霜冻问题制约着红梅杏产业的发展。(4)资金短缺,春季霜冻防御和良种繁育工作,投入较大人力和财力,造成经费短缺。

4.2 对策及建议。

(1)推进资源圃管理。对引进的 5 个杏品种(玫香、玫硕、早金艳、吊干杏、珍珠油杏)开展调查、收集、保护等档案管理。(2)强化繁育圃苗木管理。对建成的 10 亩采穗圃、扩繁的 5 个品种(系)和100 亩繁育圃加强后期管护。(3)继续开展红梅杏癖霜栽培技术研究。提升我县100 亩红梅杏癖霜防霜冻大棚管理水平,加固、完善钢架大棚,增强抗风和保温性能,加强树体管理,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质量;控制树体大小,便于开展设施保护。(4)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解决红梅杏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5 结束语

彭阳红梅杏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一系列科学规划与实践,在推动红梅杏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及农民增收方面成效显著。不仅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提升了产业的良种化水平,还在技术示范与推广、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品种选育周期长、基地建设规范不足、自然灾害影响及资金短缺等问题,仍需持续探索与解决。未来,通过进一步落实各项对策建议,不断优化管理与技术应用,持续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综合效益,为我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全国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 [M].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6.

[2] 李合生 . 经济林栽培学 [M].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8.

[3] 王有科 , 赵生平 , 马建伟 , 等 . 宁夏彭阳县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J]. 甘肃农业科技 ,2017(3):86-89.

[4] 张静 .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2):143-144.

[5] 刘立强 , 李军 , 王春芳 , 等 . 北方地区杏树霜冻害防御技术研究 [J]. 北方园艺 ,2019(15):151-156.

作者简介:韩明哲(1971—),男,汉族,人,本科,研究方向为经济林管理、新品种引进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