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小学科学教学的融合探究
黄琼凤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伦文钜小学 529100
引言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课程,不仅承担着激发学生探索精神、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任,更是为国家科技事业培育后备人才的关键一环。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传统智慧,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与人文并重的种子。这不仅有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更能培养出既具备扎实科学知识,又深谙中华传统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人才,为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筑牢根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国家的长远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
1、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从古代的天文历法到传统的农耕技术,从精巧的建筑技艺到神奇的中医养生,这些内容为小学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中,能够使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如在讲解天文知识时,引入古代的星象文化和神话传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学习中。
2、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传统文化与科学教学的融合,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励学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努力。
3、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思考和探索,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传统文化与科学教学融合,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古人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塑造兼具扎实科学素养与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科技领域的新生力量,推动我国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助力科技兴国战略顺利实施 。
二、传统文化与小学科学教学融合的途径
1、深度挖掘教材,寻找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点。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寻找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将传统文化自然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学习 “简单机械—杠杆” 时,可介绍我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建筑业和运输业中杠杆的广泛应用和简单机械的辉煌成就。如桔槔在春秋时期就相当普遍,是我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器具。抛石机也是利用杠杆原理,是一种攻守兼备的战具。秤的发明和它的广泛应用更是杠杆在我国发展的典型等。
利用课堂导入,营造传统文化氛围。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巧妙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讲《声音的高低》时,教师先让学生欣赏用我国传统乐器—古筝弹奏的乐曲,然后介绍古筝,引发学生对古筝能发出高低不同声音原因的思考,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种导入方式既能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3、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实验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进行 “物体的沉浮” 实验时,引导学生制作传统的木船模型,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木船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这样的实验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能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造船工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组织主题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与科学教学的融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科学教学有机融合。在学习 “物质的变化” 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 “传统手工艺制作” 主题活动,如剪纸、捏泥人等。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手工艺制作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让学生在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掌握科学知识。
5、在教学环节中增加传统文化节日的介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节日知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在讲“变化的月相”时,可以结合中秋节这一传统文化节日内容展开教学,用学生自己熟悉的节日来搭建桥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将科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也增加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6、在实践环节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具体体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热衷于亲身体验所学知识,引入传统文化体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和内涵。如在食品制作方面知识,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制作传统美食,如包饺子。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了解面粉、蔬菜等食材的特性,学习食物营养搭配的科学知识,同时体验传统饮食文化的丰富内涵。
7、拓展课外学习,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应积极拓展课外学习渠道,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科普书籍,如《天工开物》《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科技兴国战略稳步推进的时代浪潮下,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科学教学,不仅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推动国家科技持续进步的重要路径。
展望未来,教师作为教育的践行者,应当持续探索与创新,不断完善传统文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合策略,营造更为优质的教育环境,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 (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田静。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 [J].科普童话,2020 (34):81.
[3] 王莉。探寻传统文化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渗透路径 [J]. 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21 (10):181 - 182.
[4] 杨芳。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J]. 小学科学 ( 教师版 ),2020 (1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