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幼儿园品格教育实践探索
胡张玉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同安幼儿教育集团园实小园 231400
1 引言
随着教育观念的革新,现幼儿园教学方式已由单纯知识灌输转变为重视孩童全方位成长。而品格教育培育孩子道德情感和社会适应力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受重视。游戏化教学这一创新教育手段,借助趣味盎然的游戏活动,有效激发孩童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品格教育的推行提供了崭新思路。
本文旨在深入探索游戏化教学与幼儿园品格培养之间的紧密联系,挖掘二者结合所带来的教育能量,并设计出一套以游戏化教学为基础的品格教育实施计划,为幼儿品德的塑造提供有效的策略指引。
2 游戏化教学与幼儿园品格教育的内在关联
2.1 游戏化教学的教育价值
游戏化教学,即通过运用如闯关答题、拼图竞技等多样化的游戏活动,激发儿童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让原本枯燥死记硬背的知识,通过游戏激发孩子们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主动学习层面,游戏宛如为孩子们搭建了一座可自由探索的乐园。孩子们无需拘泥于课桌前,而可以通过化身小老师向布偶传道授业,或者通过模拟经营超市来学习算术,使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在社交能力层面,他们会在实践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倾听同伴的建议。在此过程中,意见分歧难免会发生,因此他们必须掌握解决矛盾的方法。这些经历对他们今后与人交往大有裨益。
在情感发展方面,游戏堪称情绪体验的调色板。通过设计不同的情感场景,助力小朋友认识不同的情绪反应。
2.2 品格教育的核心目标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品格教育作为基础性培养环节,其主要目标可以理解为通过系统性引导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将道德观念与社会责任意识渗透进日常教育实践之中,诸如借助故事讲述或实例剖析,使孩童逐步领悟何为可行、何为不可行,从而塑造其正确的行为准则。
2.3 两者的契合点
游戏化教学与品格教育具有天然契合性,二者融合能有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游戏化教学可以通过积分、奖励等激励机制,激活学生内在驱动力,能契合品格教育对自主性的培养。同时借助情境模拟和角色体验,让学生在虚拟决策中直面诚信、合作等品格挑战,深化道德认知;即时反馈系统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行为后果,促进反思性成长。此外,多人协作任务也能培养团队协作、沟通协商等社会品格。这种沉浸式、强互动的教育形式,使品格培养突破传统说教模式,在动态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显著提升教育实效性与参与度。
3 基于游戏化教学的品格教育实践策略
3.1 设计情境化游戏活动
情境化游戏活动通过构建特定场景,使儿童在模拟环境中互动学习,从而更直观地理解道德行为的具体表现。例如通过“模拟小超市”活动活动,让孩子们在协作中逐渐领悟互助的重要性,借助可感知的具体情境,将抽象的道德理念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活动。
3.2 融入传统民间游戏
传统民间游戏蕴含丰富文化与道德价值,是游戏化教学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将此类游戏融入课堂,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助推品格教育目标的实现。传统游戏比如“老鹰捉小鸡”和“丢沙包”等,都能激发儿童在规则遵循、团队协作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展开竞争。
3.3 构建家园共育机制
家园共育机制是幼儿品格教育顺利推进的坚实后盾,它凸显了家庭和幼儿园间深度合作的必要性。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及开展亲子活动,
可促进家园间的信息交流,并实现教育理念的相互配合。
4 实践成效与问题反思
4.1 实践成效分析
通过开展具备情境模拟特性的互动游戏、引入传统民俗类活动项目以及构建家园协同培育模式,幼儿在品德培养方面取得了多维度的进步。
游戏化教学法提供了实践机会培养了孩子们人际交往能力,还为他们构建了多样化的社交互动环境。通过团队合作游戏,他们的沟通协调能力、社交技巧得到提升。
值得留意的是,家园联动机制产生了叠加效应。通过设计亲子协作任务并举办定期活动,使家长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品德教育的方法。这种双向交流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融合,使家庭和幼儿园在行为指导上形成合力,共同建立起一个连贯的教育辅助体系。
4.2 现存问题探讨
当前实践过程中,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三个关键问题需重点解决,主要涉及教师培训、教学资源和家长互动三方面。
(1)师资能力短板,教师缺乏将品德培养目标融入游戏设计的专业技能,导致活动教育价值不足。需通过专项培训提升课程设计能力。
(2)资源供给制约,园内活动器材单一、场地有限,制约游戏化教学开展。应联动社会资源拓展物资渠道与活动空间。
(3)家园协同薄弱,家长对游戏化品德培养认知不足,参与程度参差不齐。需通过新媒体矩阵加强理念传播,搭建社群平台促进经验共享,构建双向互动的教育共同体。
4.3 优化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幼儿园品格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优化建议涵盖以下三方面:
教师培训方面,可定期组织教师参与专题培训活动,着重提升其设计包含品德培养目标的游戏活动的能力。
教育资源建设方面,幼儿园应主动寻求与社会资源支持单位的合作,争取获取更多类型的活动器材,并拓展多样化的活动空间。
(3)家长互动方面,应利用多渠道宣传手段,向家长传递科学的教育理念。同时,可建立家长群即时沟通平台,便于家长交流,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5 结语
本文探讨游戏化教学与幼儿园品格教育的融合路径,提出通过情景游戏与传统游戏结合、家园协同等策略,有效激发幼儿互动探索,培养责任感与诚实品质。研究表明,幼儿道德水平与社交能力显著提升,但存在师资培训不足、资源受限及家长参与不均衡问题。建议加强教师培训、扩充教学资源和深化家校宣传,以持续优化品格培育生态。
参考文献
[1] 张承欢 . 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J]. 科学咨询 , 2020.
[2] 杨海婷 . 农村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以某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例 [D]. 福建师范大学 ,2018.
[3] 李宗. 课程游戏化理念融合幼儿品德教育[J]. 读与写:上旬,2021(9):2.
[4] 王延威 .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八).2023.
[5] 李德华 . 课程游戏化理念融合幼儿品德教育 [J]. 吉林教育 ,2022(16):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