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螺丝钉精神”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孙艺菲 龚文一
沈阳理工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0
引言
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核心价值。在全球化与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如何创新传播方式,让这一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成为当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潮玩文化凭借其时尚化、情感化、社交化的特性,成为Z世代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本文以“螺丝钉精神”潮玩设计项目为案例,探讨如何通过视觉符号的重新构建,将雷锋精神融入IP设计,使其更贴近青年文化语境,实现价值观传播从“单向灌输”向“主动参与”的转变。
1.雷锋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多维价值
1.1历史演进与精神内核
雷锋精神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集体主义土壤,其形成与雷锋同志的个人实践密不可分。雷锋同志以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事迹,诠释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全国掀起“学雷锋运动”,雷锋精神从个体事迹升华为时代精神符号。
雷锋精神的历史演进体现了其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从20世纪60年代的“好人好事”榜样,到新时代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精神始终与时俱进。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青年志愿者以“逆行”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展现了其跨越时代的生命力。雷锋精神并非凝固的历史遗产,而是始终与时代命题共振的动态价值体系。其内核可概括为三重维度:忠于职守的敬业观、利他导向的奉献观、艰苦奋斗的创业观,三者共同构成青年价值观教育的精神坐标。
1.2当代价值的多维解析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调查显示,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少年中,78%认为雷锋精神对其行为选择有直接影响。作为红色基因的载体,雷锋精神在青年文化中具有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
据《2023中国潮流玩具行业发展白皮书》,潮玩市场规模突破600亿元,红色文化IP的融入可开辟新的消费增长点。红色潮玩市场规模从2021年8.2亿元增至2023年24.5亿元,年增长73%。晨光文具联名“工具箱盲盒”首月销售额2100万元。
2.雷锋精神的传播困境与当代挑战
2.1传统传播路径的效能瓶颈
当前雷锋精神的传播仍高度依赖单向输出模式,如教科书、宣传标语与主题讲座。此类方式在信息接收层面存在显著局限性:针对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78%的受访者认为传统德育课程“缺乏参与感”,仅12%能准确复述雷锋精神的完整内涵。这种低效传播源于媒介形式与青年信息消费习惯的脱节——Z世代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互动游戏等动态化方式获取内容。
在信息爆炸时代,青少年接触的碎片化内容削弱了系统化价值观构建的可能性。例如,某中学抽样调查显示,65%的学生能列举“雷锋做好事”的经典案例,但仅18%能解释“螺丝钉精神”中“敬业”与“社会协作”的深层关联。传统传播方式未能在庞杂的信息流中锚定核心价值,导致青少年对雷锋精神的认知停留在“助人为乐”的表层符号,而忽视其作为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的精神内核。
2.2代际符号系统的适配冲突
青年群体对文化符号的解读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调查显示,18-25岁群体中,仅29%能将“螺丝钉精神”与职业素养相关联,多数将其简单等同于“做好事”。这种认知浅层化源于符号系统的代际断裂——传统宣传中“军装雷锋”“日记本”等符号,与青年热衷的“二次元”“赛博朋克”视觉语言形成强烈反差。
符号适配冲突在商业实践中尤为明显。“复古雷锋搪瓷杯”滞销率高达60%,而同期“机械齿轮雷锋手办”预售首日即售罄。这一反差表明,青年群体并非排斥红色文化,而是要求符号表达符合其审美范式。潮玩设计通过“萌化重构”实现历史符号的现代转译,使传播效率提升3倍以上。
3.潮玩设计的传播机制创新
3.1连接符号叙事与情感共鸣机制
潮玩设计的核心在于通过视觉符号构建情感连接。根据《2023中国潮流玩具行业发展白皮书》,78%的青少年认为潮玩的视觉符号能有效传递文化内涵,其中“萌系拟人化”设计的接受度高达89%,用户对“角色故事线”的关注度(65%)远超“产品功能”(22%),表明叙事驱动的情感共鸣是价值观传播的核心路径。
在“螺丝钉精神”案例中,本设计通过“符号-玩法-场景”三层转译:其一,将“雷锋精神”从抽象转化为“军帽,日记本,螺丝钉”等的具象的视觉符号;其二,根据雷锋“乐于助人”的特质为“螺丝钉精神”的角色设定;其三,通过盲盒玩法将雷锋精神的“奉献、敬业、创新、创业”转化为游戏规则。将雷锋精神转化为青年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潮玩语言,既保留精神内核,又契合Z世代消费逻辑。
3.2虚实融合的交互传播模式
数字技术重构了潮玩的文化传播路径。在AR技术的支持下,用户扫描潮玩底座即可激活“动态日记本”,以第一视角体验雷锋的日常工作场景。例如,通过手势滑动,可以查看雷锋在烈日下帮助农民收割庄稼的全息影像,这种沉浸式叙事使历史事件从“教科书描述”变为“可感知的在场体验”,将价值观传播融入日常娱乐,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
在“元宇宙”概念中,雷锋精神可作为虚拟形象伴随玩家一同协作攻克难题,用户也可化身潮玩角色参与“公益挑战赛”,完成任务解锁限量版数字徽章或积累积分兑换实体周边,形成“线上行为线下权益”的闭环激励,使雷锋精神的传播从单向输出转为双向互动。
区块链技术的推广为潮玩IP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每个蕴含“螺丝钉精神”的潮玩均配有专属的数字标识,消费者可通过NFT平台进行再次创作和交易,同时开放二创模型激发UGC生态,使雷锋精神以“可玩、可感、可传播”的形式浸润青年文化。
4.“螺丝钉精神”潮玩设计实践与传播模式
4.1符号创新与IP构建策略
“螺丝钉精神”潮玩设计基于“功能隐喻”原则,提取雷锋形象“军帽(责任)”“螺丝钉(技能)”“日记本(奉献)”三大核心符号,将雷锋设计出兼具工业质感与潮流审美的潮玩。哑光涂层工艺模拟金属质感,同时融入荧光色点缀以契合青年审美。
为每个潮玩IP赋予独立背景故事。以“爱心维修员”为例,卡通三头身比例,外形采用雷锋身着军绿色大衣手拿工具箱的元素,赋予其勇敢、坚韧、乐于助人的性格特点,这种多维度的元素运用使雷锋精神的内涵得以具象化。
4.2跨媒介叙事与数字化赋能
构建“符号+叙事+场景”立体化传播生态,线上推出《螺丝钉日记》互动漫画,用户选择不同剧情分支可解锁限定款潮玩,线下举办“潮玩工坊”体验展,融合AI互动屏实时生成“雷锋精神践行报告”,形成“实践-认知-传播”闭环。
在商业化运作方面,通过“文化符号+产业联动”模式拓展社会影响半径:项目可与品牌开展IP联名,如推出“晨光×螺丝钉精神”中性笔、“雷锋精神”主题盲盒等衍生品,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效益的双向赋能。
5.结论与展望
“螺丝钉精神”潮玩设计项目通过对雷锋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与Z世代潮流审美的精准捕捉,成功将雷锋精神融入潮玩文化,在青年群体中取得良好传播效果。潮玩通过AR扫描触发雷锋日记动态剧场、元宇宙协作任务等交互形式,将“奉献”“协作”等抽象精神转化为可触摸、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打破了传统红色文化传播的刻板框架,有效的弥合了代际认知断层,推动了红色文化从“说教”向“参与”转变,显著曾强了雷锋精神在年轻群体的传播。
在未来,可进一步开发元宇宙偶像“雷锋同学”,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日常化价值观输出;搭建区块链确权平台,允许用户铸造雷锋精神主题NFT作品,形成去中心化共创生态。同时,建立内容审核机制,防止过度娱乐化消解精神内核。加强校企合作,将潮玩设计纳入青少年德育实践课程;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国际潮玩展推动雷锋精神走向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