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财务战略转型路径研究
李玲
青海省交通医院810000
【摘要】本研究深入剖析公立医院财务战略转型的必要性,从优化资源配置、应对政策变化等方面阐述其重要意义。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揭示出传统财务模式在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从数字化转型、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成本控制等多维度的转型路径,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其应用效果。研究表明,有效的财务战略转型能显著提升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财务战略转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1]。在这一进程中,财务战略作为医院管理的关键环节,其转型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财务模式已难以满足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如何推动财务战略转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财务战略转型的必要性
1.1 优化资源配置的需求
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有限与需求增长的矛盾。通过财务战略转型,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医疗服务中的资源需求热点与冷点。例如,通过对患者就诊数据和医疗业务量的分析,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到重点学科建设和急需的医疗服务领域。
1.2 应对政策变化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零加成等政策相继出台。这些政策对公立医院的收入结构、成本控制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例,按病种付费(DRG/DIP)的推行要求医院更加精准地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公立医院只有通过财务战略转型,调整财务管理策略,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优化收入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政策变化,在政策框架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提升医院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立医院不仅要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还要具备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力。财务战略转型能够助力医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通过财务数据的深度分析,为医院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如学科发展规划、设备购置决策等。
二、公立医院财务战略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传统财务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公立医院财务模式主要以会计核算为核心,侧重于财务数据的记录与报告[2]。在成本控制方面,多采用事后核算的方式,难以实现对成本的全过程监控与精准控制。例如,在医疗耗材采购成本控制上,无法实时跟踪采购流程中的价格波动、库存积压等问题,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在预算管理方面,传统模式往往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和有效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预算与实际业务脱节现象严重,难以发挥预算对医院资源配置的指导作用。
2.2 财务与业务融合不足
目前,许多公立医院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存在“信息孤岛”现象。财务人员对医疗业务流程了解有限,无法将财务数据与业务活动紧密结合进行深入分析[3]。例如,在分析医疗服务收入时,不能从业务角度深入剖析不同科室、不同医疗项目收入变动的原因,无法为业务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财务建议。业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也缺乏对财务成本、预算等因素的充分考虑,导致业务活动与财务目标不一致,影响医院整体运营效率。
2.3 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当前部分公立医院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完善,风险识别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在风险评估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难以准确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在风险应对上,措施较为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在面对医保支付政策调整带来的医保拒付风险时,医院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预案,导致经济损失。
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财务战略转型路径
3.1 数字化转型,构建智慧财务体系
公立医院应加大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构建一体化的智慧财务体系。例如,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将分散在各个院区、科室的财务业务集中处理,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如通过大数据分析患者就医行为和费用结构,预测医疗服务需求,为医院资源配置和收费策略调整提供依据。
3.2 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预算约束
首先,要完善预算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等科学方法,结合医院发展战略和业务计划,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例如,在编制设备购置预算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使用需求、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因素,避免盲目购置。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分析与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并进行调整。将预算执行结果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强化预算约束,提高各科室执行预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强化成本控制,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公立医院应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理念,将成本控制贯穿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加强医疗成本核算,细化成本核算单元,准确核算各科室、各医疗项目的成本。例如,通过作业成本法,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项作业进行成本核算,找出成本控制点。优化成本结构,降低药品、耗材等可控成本占比。通过集中采购、与供应商谈判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加强医疗耗材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减少浪费。同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缩短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单位医疗成本。
3.4 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保障医院财务安全
公立医院应建立健全财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应对机制。利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实时监测医保支付风险、债务风险等关键风险指标。例如,通过设置医保拒付率、资产负债率等预警指标,当指标超出警戒范围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对于医保支付风险,加强医保政策培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保结算合规性;对于债务风险,合理安排债务规模和结构,优化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债务偿还能力。
3.5 推动业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财务人员要深入业务一线,了解医疗业务流程,将财务管理融入到业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例如,在医疗项目开展前,财务人员参与项目成本效益分析,为项目决策提供财务支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跟踪成本费用支出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业务部门在制定工作计划和开展业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财务因素,与财务部门共同制定合理的业务方案,实现业务目标与财务目标的有机统一。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财务战略转型是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数字化转型、构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成本控制、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以及推动业财融合等一系列转型路径的实施,公立医院能够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财务风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案例分析表明,成功的财务战略转型能够为公立医院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财务战略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立医院在组织架构、人员素质、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协同推进。未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公立医院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财务战略转型路径,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为保障民众健康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肖乐乐,刘筱.新质生产力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J].市场周刊.2024,37(31):58-61.
[2]何韬.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转型与发展路径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3,(09):147-151.
[3]望涛.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公立医院精细化财务管理[J].市场周刊.2024,37(05):109-11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