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PBL+启发式教学应用于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

傅经娇

宣城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242000

摘要:目的:评估问题式学习(PBL)+启发式教学应用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9月—2024年9月急诊科的45名实习护生,在随机数表法指导下分组,对照组23名(常规护理带教法),观察组22名(PBL+启发式教学),评价组间考核成绩。结果:出科时,观察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实施PBL+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护理带教效果。

关键词:PBL;急诊科;启发式教学;护理带教

急诊科是医院接收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需要迅速、准确地处理突发心脏病、创伤、中毒等各种紧急情况,导致急诊科护理工作强度大、压力大,加之急诊科疾病种类繁多,需要护理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跨学科知识,所以尚需加强临床护理带教,以便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1]。问题式学习(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发挥学生参与性、主动性,有助于高质量传授知识、培养问题解决与批判性思维力;启发式教学通过合理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二者均逐渐被引入医学教育领域[2-3],不过关于二者联合应用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实用性仍需进一步证实。因此,本文选择急诊科的45名实习护生(2023年9月—2024年9月),旨在探讨PBL+启发式教学应用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3年9月—2024年9月急诊科的45名实习护生,在随机数表法指导下分组,对照组23名,观察组22名。对照组:男/女为3名(13.04%)/20名(86.96%),年龄19~25(22.06±0.45)岁,专科14名(60.87%)、本科及以上9名(39.13%);观察组:男/女为4名(18.18%)/18名(81.82%),年龄19~26(22.55±0.39)岁,专科15名(68.18%)、本科及以上7名(31.82%)。基本资料(受教育程度等)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学校理论、实践考核合格;②依据教学大纲进行临床实习;③知情且接受研究方法。

排除标准:①实习态度不端者;②连续请假超过1周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带教法):理论教学方面,以带教教师PPT讲解、实习护生做笔记等方式为主;实践教学方面,以带教教师进行实际操作演示为主。

观察组(PBL+启发式教学):(1)教学准备:①带教教师准备:一是通过入科考核、查阅在校成绩单等方式,综合评估实习护生学习情况、急诊科护理内容掌握情况;二是结合实习护生情况、实习大纲、急诊科护理要求等确定护理带教计划;三是提前准备教学相关问题、典型病例、教学课件等,例如针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可以提出“该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观察重点是什么”、“预后怎么样”等基础问题,以及“怎么对患属进行健康教育”等非结构化问题,典型病例涉及急性有机磷中毒后护理、洗胃操作方法、心肺复苏等;四是将实习护生划分小组,选出小组长;②实习护生准备:一是针对带教教师布置的教学问题,自行在教材、数据库、互联网、图书馆等查阅相关资料,初步得到问题答案;二是组内成员围绕教学问题涉及的争议性问题、重难点知识等展开讨论,提出实用性方法;(2)教学开展:①理论教学:由实习护生带着各自的答案与观点发言,带教教师适当参与讨论、补充观点,以及在实习护生遇到瓶颈时做出指引等;②实践教学:带教教师提出问题,例如如何洗胃、如何观察意识状态、如何监测生命体征与呼吸状况、如何护患沟通等,实习护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演练接诊、护理评估、辅助急救等急诊护理内容与流程,带教教师在旁观看实习护生操作步骤,及时纠正错误,同时安排实习护生参与日常急诊护理工作;(3)指导学习:带教教师通过提供中英文文献检索网址、微信解答实习护生自学疑问、组织辩论活动等,引导实习护生自主学习急诊相关疾病最新护理进展、重难点。

1.3观察指标

考核成绩:①理论考核:采用闭卷考核形式,内容涉及急诊科急危重症抢救、抢救药物用法用量与不良反应等,共100分;②实践考核:采用现场模拟方式,内容涉及急诊科抢救仪器使用、护患属沟通、心肺复苏等抢救技术、护理评估、突发事件应对等,共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护理带教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考核成绩)以均数±标准差 ±SD 表示,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出科时,观察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均更高,P<0.05,见表1。

3 讨论

急诊科人流量大、病种多,使得护理工作内容繁杂,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冷静、迅速、准确地应对各类突发状况,在此背景下,亟需完善急诊科护理带教方案,以便培养高精专护理人才[4]。

本研究呈观察组出科时考核成绩更高,P<0.05,与谢晓敏[5]学者的报道一致,分析原因:(1)PBL:该法一是通过以真实的急诊案例为基础,让实习护生直接面对实际情境,可以提高其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以及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二是通过与同伴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有助于实习护生在急诊科工作中更好地与其他医护人员协作,提高整体护理效率;三是可以激发实习护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其更积极地参与到急诊护理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这种主动学习方式更有助于深化知识理解,提高理论和实践能力;四是可以提高实习护生预见性干预能力以及应急处理能力,使其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和处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2)启发式教学:该法一是通过激发实习护生的思维和好奇心,引导实习护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急诊科护理内容,可以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应对急诊科突发状况和复杂情境至关重要;二是通过模拟或真实的急诊情境,便于实习护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3)因此,PBL+启发式教学更有助于保障急诊科护理带教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PBL+启发式教学可以提高急诊科护理带教效果,有临床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汤文文,常玉霞,白向威,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联合启发式护理教学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5):33-36.

[2]甘露.PBL联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3):28-30.

[3]明燕,王晓媚,李晶伟,等.启发式带教结合抛锚式教学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2,21(7):957-960.

[4]于多,王海燕,钱骏,等.以问题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9):134-136.

[5]谢晓敏.PBL联合启发式教学在急诊科护理带教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3):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