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蒙竖昌
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藤县供电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 543300
摘要:本文对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与实施进行探讨,对安全隐患要素进行细致的解析与探讨。构建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安全风险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策略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基于评估数据,构建一套系统化的安全风险控制方案,努力实现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优化,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水平,针对电力基础设施领域,提供理论支撑与实操指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
关键词: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评估;风险控制
一、引言
鉴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前行,电力需求量稳步增长,电力基础建设领域工程量稳步上升,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场地环境条件复杂多变,涉及高空作业、电气作业、大型机械使用等高风险作业环节,安全风险隐患明显暴露,安全状况堪忧,电力基础设施工程安全事故频发现象不容忽视,该事件不仅导致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双重后果,该行为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后果,研究电力基础设施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及其实施,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工程品质与效率提升、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维护具有显著的现实紧迫性。
二、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一)人的因素
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掌握不足,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未充分开展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施工阶段违反既定操作规范,若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擅自进行高风险作业、酒后进行操作等不当行为,管理层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疏漏,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存在明显缺陷,未能对施工人员的不安全作业行为进行及时辨识与改正,亦构成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导火索。这些人员层面的问题相互交织,形成安全隐患的恶性循环。由于安全知识培训不足,施工人员对作业中的风险缺乏清晰认知,将违规操作视为 “捷径”,使得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大幅提升。例如,部分施工人员在未掌握高空作业安全规范的情况下冒险施工,极易因操作不当导致坠落事故。管理层监管疏漏则进一步加剧了风险。安全监督检查流于形式,未能深入排查隐患,对违规行为惩处力度不足,无法形成有效震慑。长期以往,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愈发淡薄,违规操作逐渐常态化。
(二)物的因素
电力基础设施施工阶段,所采用的各类设备、材料以及构件等呈现的不安全状态,亦存在潜在的安全威胁,施工机械装备老化与损坏现象亟需整治,设备维护保养作业未按预定时间表实施,机械结构显现出故障征兆;电气绝缘材料的性能出现衰退迹象,电气线路及设备存在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问题;建筑所用材料品质不达标,钢筋抗拉强度未达到设计指标、混凝土材料配比不符合既定规范,建筑结构可能存在结构稳定性方面的缺陷,引起建筑结构崩溃的事故。
(三)环境因素
施工现场的周边自然状况及作业条件对施工安全产生重大影响,自然环境学科范畴,面对极端气候条件,暴雨、狂风、雷暴以及高温等天气现象不断涌现,施工人员的日常作业可能遭遇阻碍,增强事故发生的潜在风险值,风力较大的天气状况对高空作业人员构成坠落的安全隐患,雷暴天气环境下,电气设备面临雷击威胁,易引发雷击事故,作业实施背景领域,施工现场的布局规划未能体现科学性,紧急疏散路径存在阻塞现象,噪声污染及粉尘污染现象严重性日益突出,施工活动对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及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构成潜在威胁。
(四)管理因素
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很大程度上与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安全管理措施执行的不彻底紧密相关,若干企业所构建的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缺陷与不足,安全管理目标及责任制度尚无明确性,安全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及规范性层面存在明显短板,安全资本投入量偏低,就安全设施配置、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质量监控等方面而言,资金与资源储备呈现出不足态势,亦难以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实施。
三、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一)加强人员管理
深化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筑牢安全生产的基石,定期举行安全知识普及讲座、安全技能提升培训及应急应对演练活动,使施工人员全面掌握并有效执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范及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个人安全防护能力与紧急状况应对水平,确立科学规范的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及考核体系,凡考核结果不达标的员工,不得参与岗位作业。规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水平,增进其安全管理水平与责任担当精神,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工作需由管理人员进一步强化,迅速捕捉并矫正施工人员表现出的不合规操作,必须保证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二)优化设备与材料管理
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对机械设备采购、配置、运用、维护及保养等全流程的管理力度,对机械设备实施周期性检查与维护保养作业,及时捕捉并消除设备故障风险,保障机械设备的稳定与安全操作,必须对老旧设备进行及时的技术更新与替换,提高设备的安全保障水平与运行稳定性。强化对建筑材料采购、检测及验收环节的管理力度,筛选具备高度信誉度的合作伙伴,务必保证所采购物料符合我国既定的国家标准及设计规范,构建建筑材料质量追踪体系,凡是不达标的原材料,均应予以坚决摒弃,不得纳入生产流程,必须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责任追查程序。
(三)改善施工环境
对天气预报进行细致跟踪,对气象变化进行及时捕捉与掌握,在即将遭遇的恶劣气候条件前夕,采纳恰当的预防性措施,依据风力等级达到高空作业安全作业的禁止阈值,应暂停高空作业,针对暴雨恶劣天气,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的排水措施,遭遇雷电天气时,必须迅速执行电气设备的断电操作。加大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施工现场应对自然灾害的防御水平,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安排,务必维持通行安全通道的畅通无阻,实施必要的照明及通风系统配置,实施施工现场作业条件改进计划,提升施工现场噪声及粉尘污染治理水平,采纳先进的噪声抑制及尘埃防护手段,实施全方位保障,维护施工人员身心健康,增强其职业安全感。
结论
对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与实施控制是一项系统性与复杂性共存的作业,对施工场地潜在安全风险的细致剖析,构建科学性全面的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实施全面的安全风险监控与控制,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有效加强,提升安全监管的档次与质量。在职业实施阶段里,电力基础建设相关企业应将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不断深化安全管理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不懈追求安全风险评价与控制手段的持续进步与升级,切实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监管,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强化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基石,提供稳固的支撑体系,伴随着科技进步与管理理念的持续演进,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正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手段转变,有必要对评估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同时积极寻求控制技术的创新突破,贴合行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参考文献
[1]黄利苹.10 kV配网基建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研究[J].电工技术,2024,(S2):513-515.
[2]李树国.智能化监控技术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24,(S1):91-93.
[3]何传滨.电力基建工程“零缺陷”管理技术探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4,(20):236-238.
[4]王雅琪,王佳慧,张文,卫子钰.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电力基建工程造价预测方法[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08):301-303.
[5]施鑫玮.10kV配网基建工程施工问题及对策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03):256-258.
作者简介:
蒙竖昌(1995.6—), 男,汉族,梧州藤县人, 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基建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