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政策下家校合作促进高中化学学习效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作者

姜美玲 张宇

盖州市第二高级中学 115200

摘要: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育回归本质、提质增效成为核心目标,本文围绕“双减”政策下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展开分析,结合高中化学学科特点探讨家校协同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具体策略,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结合的方式提出优化作业设计、加强沟通机制、拓展实践资源、提升家长参与质量等策略,希望为落实“双减”政策提供可操作性的路径支持。

关键词:双减政策;家校合作;高中化学;学习效率;教学策略

引言: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随着政策的深入推进,其影响已从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延伸至高中教育,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知识体系复杂的自然科学课程,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减少无效训练、激发学生兴趣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而家庭与学校的协同配合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将从“双减”政策下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出发,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提出促进学习效率提升的有效策略。

一、“双减”政策下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业负担管理机制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学校与家庭需要共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业负担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学生既能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解脱出来,又能在规定的框架内高效学习,实现真正的减量不减质。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

家庭的支持与鼓励对于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家校合作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需求,家长也能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文化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行为习惯有着深远的影响,家校合作能够指导家长营造有利于学习的家庭环境,比如设立固定的学习时间,减少电子产品的干扰等,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补充教育资源,丰富实践体验

高中化学课程需要理论知识的传授更离不开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的支持,然而学校的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家校合作可以通过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来补充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学生,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二、“双减”政策下家校合作促进高中化学学习效率提升的策略

(一)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质量与针对性

“双减”政策强调作业应“控量提质”,即减少数量的同时提高作业的思维含量与实践价值,传统化学作业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缺乏深度思考与实际应用,所以教师应设计更具探究性、情境化的作业内容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单元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收集几种常见物品(如食盐、面粉、食用油等),尝试用水进行溶解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而理解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该作业贴近生活还增强了动手能力,通过家长协助拍照上传实验过程增强了家校互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实验心得或遇到的问题,组织在线讨论,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应用知识。

(二)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增强信息透明度与协作效率

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家校合作的基础,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家校联系本、线上平台等方式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课堂表现及存在的问题,教师也能掌握学生在家的学习状态与情绪变化,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种双向的信息流动有助于构建更加开放和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工具每周发布一次“学习周报”,内容包括本周所学知识点、典型例题解析、下周学习重点等,比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教师可通过平台推送一段微课视频讲解电子转移的过程,附上练习题供学生复习巩固,家长可根据这些信息督促孩子按时复习并在必要时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线上家长会,详细解答家长关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疑问,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三)拓展实践资源,推动化学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习效果与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密切相关,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尤其需要通过实践加深理解,但由于课时限制学校实验课往往无法覆盖所有知识点,此时家校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家庭资源补充学校实验的不足这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能让他们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增强学习的乐趣和动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时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带孩子参观本地科技馆、化工企业或环保机构实地了解能量转化的实际应用,或者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小型实验,如用醋和小苏打模拟火山喷发,直观感受放热反应的现象,这种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还可以建议家长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引导孩子进行探索和讨论,使化学学习无处不在。

(四)提升家长参与质量,构建学习共同体

家长的教育素养直接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许多家长在辅导高中化学方面存在困难,导致家校合作流于形式,所以学校应主动开展家长培训,提升家长对孩子学习需求的理解和支持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指导孩子学习,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比如教师可以在学期初组织一次“化学学习方法讲座”向家长介绍高中化学的特点、常见的学习误区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高中生使用的化学学习APP或网站,如Bilibili上的优质教学视频、化学实验模拟软件等,指导家长如何陪伴孩子一起观看、讨论,提升家庭学习的质量,教师还可以设立家长志愿者项目,邀请有兴趣的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角和启发,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加强家校间的联系,还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共同体。

(五)利用评价反馈机制,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成长

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双减”背景下应淡化分数导向,强化过程性评价与多元发展,家校合作可以通过建立“学习档案袋”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成果展示与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与责任感,比如在完成《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章节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撰写一篇学习总结,内容包括自己对该章知识的理解、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未来改进的方向等,家长可在总结末尾写下自己的观察与建议,如是否看到孩子在学习态度上有进步、是否愿意主动提问等,通过这样的双向反馈能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的发展,也能让家长更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

结论: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家校协同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更能通过科学的设计与实践显著提升高中化学的学习效率,未来学校应继续深化家校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质量,真正实现教育的提质增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天泽,余庭芸,张春海."双减"背景下高质量家校合作:意蕴,困境及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3, 39(10):8-13.

[2] 崔藏金,张钰圆."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 2023(9):16-19.

[3] 郑庆华."双减"背景下对于高中化学学困生实现家校共育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3(5):37-39.

[4] 刘仙福.立足双减,全面培养——"双减"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家校共育策略研究[J].  2022(12):502-504.

[5] 王绍龙."双减"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家校共育策略研究[J].今天, 2022(9):0195-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