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刘士钊
绥化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22级财务管理一班
摘要: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意义重大,是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关键。但是目前建设中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加大资金投入、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业务的深度融合,构建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以适应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求,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前言: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管理与执法监督的重要力量,其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然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仍面临认识不足、人才培养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本项研究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与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有效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管理职能之一,信息化建设更是关乎单位运行效率、资金安全和决策科学性的基础。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财务数据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同时,信息化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和分析财务数据,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和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和预防。这不仅提升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也增强了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竞争力和适应力。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不足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业务素质要求,需要其具备行政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信息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尽管传统财务人员拥有较强的会计核算能力,但在信息化环境下,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他们缺乏深入理解,难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与实际优势,因而在系统操作和维护中显得力不从心。目前,既精通金融知识又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紧缺。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兼具财务、信息技术、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多为经验丰富的会计师,在财务管理方面有着较高的造诣,但信息技术能力明显不足,这可能导致他们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功能需求及系统后期维护等方面存在理解偏差和判断不准确的问题。
2.2基础设施滞后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先进信息技术的认知不足,对现代化技术管理理念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设施的滞后,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支持,但大多行政事业单位的技术引进和应用较为滞后。尽管现代化财务管理高度依赖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仍有部分单位沿用陈旧的系统和设备,致使系统性能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复杂的财务管理需求。中小型单位由于资金有限,在技术选型和系统搭建方面面临显著制约,难以构建高效且稳定的技术平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因其独特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迫切需要定制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然而,市面上现有的财务管理软件大多为通用型,难以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需求,以致于在实际应用中常遭遇系统不兼容、功能不匹配等棘手问题。
2.3制度建设不完善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强化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构建,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核心路径。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和标准,导致推进过程中易出现混乱和无序的状态。尽管一些事业单位已制定相关制度,但由于执行不力、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制度流于形式,这不仅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成效,也加剧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同时,部分单位内部过快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导致新型信息化管理需求与现有财务管理制度之间难以有效衔接,进而使财务管理制度难以顺利实施。此外,仍有不少行政事业单位沿用传统的管理流程开展财务工作,未能进行必要的优化和完善,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责权划分上也不够明确,未能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容易导致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出现较大的随意性。
3.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加强人才培养
行政事业单位应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系统培训和专业学习等途径,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的信息化技能与综合业务素质,着力培养既精通金融知识又擅长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针对人员素质不足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大培训力度,帮助财务人员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与管理理念。定期组织信息技术培训及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操演练,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系统操作能力,加深他们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可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定向培养财务管理信息化人才,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职业发展空间,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年轻财务人员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专业支撑。
3.2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财务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更新并完善信息网络技术设施,提升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水平,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需加大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年度预算规划,确保资金覆盖硬件设备购置、软件系统开发及人员培训等各项需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技术架构和系统方案并构建高效、稳定、可扩展的技术平台,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复杂事务管理的需求。
3.3健全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优先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制度建设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坚实保障。在构建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时,需要确保其与单位的发展战略目标及财务管理目标保持高度一致,信息化制度的建设不仅仅是单位管理层和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责,更需要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协同配合。因此,切实激发财务人员对信息化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确保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章可循,从而显著提升工作的规范性。
4.结语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基础设施水平,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有效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准确度,逐步实现单位财务管理的现代化,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高质量发展。这不仅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也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甘雨,梁永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5,(23):159-160.
[2]齐宝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5(10):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