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公路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贾万权 段飞宇 刘世卫 苏钰
云南云检工程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云南同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同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同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公路工程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本文系统分析影响公路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包括原材料自身特性、生产加工环节、运输与存储条件、施工使用过程等方面。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从材料采购管理、生产加工监管、运输存储优化、施工过程控制等维度提出具体控制措施,旨在为保障公路工程材料质量、提升公路工程建设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材料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1引言
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而工程材料质量又是决定公路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路基填筑材料到路面铺设材料,从桥梁结构用材到附属设施材料,每一种材料的质量都对公路工程的耐久性、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有着深远影响。随着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标准的日益提高,如何有效控制公路工程材料质量成为工程建设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深入研究影响公路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对保障公路工程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影响公路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
2.1 原材料自身特性
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公路工程材料质量的基础因素。不同产地、不同批次的原材料在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材料加工后的成品质量。以水泥为例,水泥的强度等级、凝结时间、安定性等性能与水泥的矿物成分、细度等密切相关。若水泥中游离氧化钙含量过高,会导致水泥安定性不良,使混凝土构件出现膨胀、开裂等问题。又如砂石集料,其含泥量、颗粒级配、石粉含量等指标对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工作性能和强度有显著影响。含泥量过高的砂石会降低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强度,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颗粒级配不合理的砂石则会增加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提高工程成本,同时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
2.2 生产加工环节
材料的生产加工过程对其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生产设备的先进性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都会影响材料的质量。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若拌和温度控制不当,过高的温度会使沥青老化,降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混合料拌和不均匀,影响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在钢筋加工过程中,钢筋的冷拉、冷拔、焊接等加工工艺若不符合规范要求,会使钢筋的力学性能下降,影响桥梁、隧道等结构的承载能力。此外,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完善也至关重要。缺乏有效的质量检验和监控措施,难以保证生产出的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
2.3 运输与存储条件
公路工程材料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若条件不当,会导致材料质量下降。在运输过程中,材料可能受到颠簸、碰撞、雨淋、暴晒等影响。例如,水泥在运输过程中若受潮,会发生水化反应,导致强度降低,甚至无法使用;沥青在高温环境下运输,会因温度过高而发生流淌、老化现象。在存储环节,材料的存放环境和存放时间对质量也有重要影响。砂石集料若露天堆放,容易混入杂质,且在雨水冲刷下会导致含泥量增加;钢筋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会发生锈蚀,降低其力学性能。此外,材料的存储方式不合理,如堆放过高、未分类存放等,也会影响材料的质量和使用 。
3公路工程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3.1 加强材料采购管理
选择优质供应商: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优先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生产规模大、质量稳定的供应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和稳定性。例如,对于水泥、钢材等重要材料,可选择行业内知名品牌的供应商 。
严格材料采购合同管理:在签订采购合同前,应明确材料的质量标准、技术参数、验收方法、违约责任等条款。合同条款应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明确导致的质量纠纷。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对材料进行验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坚决不予接收 。
加强市场调研:定期对公路工程材料市场进行调研,了解材料价格波动、新产品新技术等信息。通过市场调研,掌握材料市场动态,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关注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积极引进适合公路工程建设的优质材料 。
3.2 强化生产加工监管
制定严格的生产工艺标准:生产企业应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自身生产条件,制定详细、科学的生产工艺标准。明确各生产环节的操作要求、质量控制指标和检验方法,确保生产过程规范化、标准化。例如,在沥青混合料生产中,制定严格的拌和温度、拌和时间、原材料配比等工艺标准 。
加强生产设备维护与更新: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对于老化、落后的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新换代,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引进自动化程度高的混凝土拌和设备,可提高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和生产效率 。
建立健全质量检验体系: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验体系,配备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和先进的检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每一批次的材料都符合质量标准。同时,加强对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
3.3 优化运输与存储条件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对于水泥、沥青等易受环境影响的材料,应采用密封性能好的运输车辆,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遮阳、防雨、防潮等。在运输过程中,控制运输速度,避免急刹车和颠簸,减少材料的损耗和质量变化 。
规范材料存储管理:建立专门的材料存储仓库,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合理规划存储区域。对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材料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便于管理和取用。加强仓库的通风、防潮、防雨、防晒等设施建设,确保材料存储环境符合要求。定期对存储材料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材料质量问题 。
控制材料存储时间:材料的存储时间不宜过长,应遵循 “先进先出” 的原则,减少材料因长期存储导致的质量下降。对于有保质期要求的材料,如水泥、外加剂等,应严格控制存储时间,避免使用过期材料 。
3.4 严格施工过程控制
做好施工前的材料检验:在材料进场前,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对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材料的外观质量、规格型号、性能指标等。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予进场。同时,建立材料检验台账,详细记录材料的检验情况,确保材料质量可追溯 。
规范材料使用方法和施工工艺: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和施工工艺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材料的正确使用。例如,在混凝土施工中,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拌和、浇筑、振捣等工序符合要求 。
4结论
公路工程材料质量受原材料自身特性、生产加工环节、运输与存储条件、施工使用过程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加强材料采购管理、强化生产加工监管、优化运输与存储条件、严格施工过程控制等一系列措施,能够有效保障公路工程材料质量,提升公路工程建设水平。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参建方应高度重视材料质量控制工作,从材料的采购源头到施工使用的各个环节,严格把控,确保公路工程材料质量可靠,为公路工程的顺利建设和长期安全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有才.影响公路工程材料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大众标准化,2024,(06):28-30.
[2]叶称港.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2,(35):62-64.
[3]郭静.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2,45(10):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