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

郭桂元

高州市根子第一中学525247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双减”;初中;化学教学;自主学习

引言

“双减”政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初中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双减”背景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

(1)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优化教学方式:在“双减”政策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个性化教学。(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双减”背景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2.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双减”政策引导下,初中化学教学面临新机遇与挑战。教师需精心设计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享受化学学习的乐趣。为此,教师们不断尝试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化学概念转化为生动图像和动画,帮助学生轻松理解复杂原理。同时,注重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观点,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知识的应用。此外,教师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引导他们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还举办各类化学活动,如知识竞赛、实验操作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化学乐趣,提升化学素养。

2.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初中化学教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显得尤为关键。教师需引导学生主动在化学学习中识别和提出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探究等方法,激励他们积极寻求答案,进而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教师应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意识到化学与自身息息相关。例如,在讲解酸碱盐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厨房中的调味品,思考其化学成分和作用。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探讨,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从而掌握实验技能,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再次,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讲解化学方程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平衡问题,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双减”政策下,学生课余时间增多,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观看化学实验视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降低难度,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3强化实验操作,提升实践技能

在“双减”政策引领下,初中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核心环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操作,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化学现象,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为了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提升实践技能,学校在教学中引入了多样化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不仅包括基础的化学实验,还涵盖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实验,如食品添加剂检测、环保材料研发等。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还能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操作,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实验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水平。通过这些竞赛,学生们在相互交流、切磋中不断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4利用多媒体技术,拓展学习渠道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化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反应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反应物如何转化为生成物,从而加深对反应原理的认识。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优质的学习资源,拓宽知识面。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让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进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在线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结语

总之,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实施,相信初中化学教学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助力他们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张华.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3(10):123-124.

[2]陈晓红,张丽丽.(2024).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1),1-2.

[3]王丽华,李晓峰.(2024).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