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于小学语文课内外智能体对话实践
罗越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212415
摘要:本文聚焦城郊儿童教学资源匮乏现状,探讨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在小学语文课堂与课外实践中的融合应用,通过分析城郊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阐述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在提升课堂互动性、丰富课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案例,探讨智能体对话在课堂知识讲解、阅读拓展、写作训练以及课外文化体验、语言表达训练等场景的应用策略为改善城郊儿童语文教学资源不足、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推动城郊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发展。
关键词:生成式AI;小学语文;智能体对话;城郊儿童;教学实践
引言:在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地区作为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地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较为突出,城郊儿童在小学语文学习方面,面临着优质师资短缺、教学资料匮乏、学习途径有限等诸多困境,导致其语文素养提升面临较大挑战,生成式AI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智能体对话功能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智能体对话能够模拟人类交流方式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城郊儿童创造更丰富的学习体,将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内外教学有助于弥补教学资源短板,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城郊儿童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匮乏现状及影响
(一)教学资源匮乏的具体表现
城郊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匮乏体现在多个方面,师资力量上,优秀语文教师往往倾向于流向城市中心学校,城郊学校教师流动性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传统,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学资料方面,图书馆藏书数量有限且更新缓慢,电子教学设备不足,缺乏丰富的教学课件、多媒体资源等,课外学习活动匮乏,学生缺乏实地参观、文化体验等拓展学习机会,限制了其语文视野的拓展。
(二)对城郊儿童语文学习的影响
教学资源匮乏直接影响了城郊儿童的语文学习效果,课堂上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有限,难以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由于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容易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学习兴趣不高,课外学习资源的不足导致学生阅读量小,写作素材积累不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语文综合素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与城市儿童在语文学习水平上的差距逐渐拉大。
二、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一)课堂知识讲解的智能辅助
在小学语文课堂知识讲解的关键环节,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凭借其强大的功能与独特的交互方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城郊儿童语文知识的汲取开辟了新路径,在古诗词教学领域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咏鹅》为例,对于刚踏入校园的一年级学生而言,古诗词虽朗朗上口,但理解其中深意却存在一定难度,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能够以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语言,详细阐述《咏鹅》的创作背景,它会娓娓道来骆宾王七岁作诗的传奇故事,将学生带入那个充满童真与才华的古代场景,在讲解诗词意境时智能体通过模拟与骆宾王的对话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池塘边,亲眼目睹白鹅引颈高歌、红掌拨水的生动画面,从而更直观地感受诗词中描绘的活泼景象与诗人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诗词内涵。在生字词教学方面,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为例,课文中涉及众多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生字,如“祭”“巷”“艾”等,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可以详细讲解这些字词的演变过程,以“祭”字为例智能体通过展示甲骨文、金文等不同字体的演变,讲述古人祭祀祖先的习俗,让学生明白这个字与祭祀活动的紧密联系,对于多音字“巷”,智能体会清晰讲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及用法,如“小巷(xiàng)”和“巷道(hàngdào)”,并通过举例、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智能体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当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个生字词的用法存在疑问时,智能体能够及时、耐心地解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扎实掌握生字词知识。
(二)阅读拓展的智能引导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语感、提升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能够依据学生的年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精准推荐适合的课外读物并给予切实可行的阅读建议,为城郊儿童的阅读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童话故事是他们喜爱的阅读类型,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会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推荐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经典作品,在阅读《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时学生可以随时与智能体交流阅读感受、探讨书中内容,智能体通过引导式提问,如“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哪些困难?它最后是如何克服的?”“如果你是丑小鸭,面对这些嘲笑和困难,你会怎么做?”等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学生不再是被动的阅读者,而是主动的思考者,丰富了他们的阅读体验提升了阅读效果。在寓言故事阅读方面,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中的《亡羊补牢》为例,智能体在推荐相关寓言故事后,会引导学生思考寓言背后的道理,当学生阅读完故事后智能体提问:“从《亡羊补牢》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可以让你用这个道理去解决?”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寓言所蕴含的哲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内化。
(三)写作训练的智能启发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城郊儿童由于生活环境相对单一,缺乏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有效的写作指导,写作水平普遍较低,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的看图写话教学中学生面对图片往往不知从何下笔,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名言警句、优秀范文、生活实例等,以一幅描绘春天公园景色的图片为例,智能体会给出描写春天景色的优美语句,如“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花朵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还会展示一些描写春天公园的优秀范文让学生学习不同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智能体能够实时给予反馈,当学生完成看图写话后,智能体指出其中语法错误、逻辑问题等并提出修改建议,例如学生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写成“蝴蝶在花丛中飞”,智能体会提醒学生“飞舞”比“飞”更能体现出蝴蝶的灵动与活泼建议学生进行修改,在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作文教学中,如写《我的植物朋友》这篇作文时智能体通过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构思文章结构、确定主题立意。智能体会问学生:“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它?”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智能体持续关注,当发现学生存在内容空洞、描写不具体等问题时及时给予提示和引导,如“你可以详细描述一下植物的外形,比如它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花朵是什么颜色的”,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通过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的智能启发,城郊儿童的写作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在小学语文课外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文化体验的智能模拟
城郊儿童由于地域限制参与文化体验活动的机会较少,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可以模拟各种文化场景,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例如智能体可以模拟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向学生介绍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通过虚拟场景展示节日的热闹氛围,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模拟参观博物馆、历史古迹等场景为学生讲解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价值,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语言表达训练的智能互动
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可以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语言表达训练机会,智能体可以模拟各种生活场景,如购物、问路、社交聚会等,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话,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智能体能够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发音、规范语法、提高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此外智能体还可以组织线上辩论、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习评价与反馈的智能优化
在课外实践中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能够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与反馈,智能体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表现,包括作业完成情况、阅读量、写作水平、语言表达等方面,建立个性化的学习档案,运用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分析学生的学习优势与不足,基于分析结果智能体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和改进方向,同时智能体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教师,让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结束语: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在小学语文课内外的应用,为城郊儿童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在课堂知识讲解、阅读拓展、写作训练以及课外文化体验、语言表达训练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有效弥补了城郊儿童语文教学资源匮乏的短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角色。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教师与生成式AI智能体对话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为城郊儿童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语文教学服务,助力城郊儿童在语文学习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缩小与城市儿童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差距,推动城郊小学语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凡."人工智能"语境下的小学语文学习省思[J].教育探索,2021(3):24-27.
[2]徐刚赵灿然.搭建教育智能体,赋能小学语文教学[J].2025.
[3]王艳梅.小议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J].家用电脑世界(电子版),2021(002):000.
[4]邬倩.生成式AI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