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提高道德品质,争做德育先锋

作者

许萌萌

重庆市巫山县双龙学校 重庆 404700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素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也能够充分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和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并有效地将德育与各种文化知识的教学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在学些过车各种形成良好的德育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一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

关键字: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策略

前言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不仅关系到学生良好思想观念的树立,也是培养学生基础法律意识的重要阶段,需要学生充分地掌握所学内容。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教育素材,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思想渗透,让德育内容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让整体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德育思想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推动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德育思想的形成。

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的优势

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充分地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信心,并充分地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德育素材,能够在教学中最大化德育教育的效果,促使学生的德育品质能够快速的形成,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提高教学的效果。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的策略

2.1 开展拓展教学,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促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都能够保持一个积极的态度,从而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和态度来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发展。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时,要充分地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加强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集体思想,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与健康的思想观念,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并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例如:在实施“关系国家发展”的教学时,教师以内容拓展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家强大与美好。首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述现如今我国的发展趋势和意义,让学生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拥有足够的认识。随后,教师在进行拓展内容的教学,充分地位学生讲述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情况,让学生现如今的生活进行对比,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我国发展的速度和壮大过程,人们的圣后逐渐从困苦走向美好,从而加强学生对我国人们的敬佩心理,并逐渐形成强烈的自豪感,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不断的加强。以此来完成德育思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1]。

2.2 结合教学案例,优化学生的言行举止

有效地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能够有效地加快学生的心理建设,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都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德育品质。为此,初中对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时,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行为举止,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并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例如:在实施“集体生活成就我”的教学时,教师以结合案例来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讲述一些集体生活的价值,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集体生活的重要性。随后,教师结合教学案例来讲述学生日常生活中不良行为对集体生活的影响,促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平时中的各种习惯对周围人去以及群体的影响,从而让学生开始注重平时的言行举止,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自身的德育品质。由此来完成对学生言行举止的优化[2]。

2.3 借助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

让学生保持乐观的心理,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促使学生能够以一个良好的态度来面对生活和学习,从而让学生的学质量和学习成果得到充分的保证,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时,要充分地加强对学生心理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开朗、乐观的心理,避免学生受到不良心理和环境的影响,从而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想不良方向转变。

例如:在实施“法不可违”的教学时,教师以互动交流的方式来实施教学,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教师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来制定一个教学案例,如打架,并根据案例的发生和后果来搜寻一些相关的趣味资料。随后,教师在教学中举出打架的案例,让学生根据正常思维来推断案例的后续发展,如打赢如何、打输如何等,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与沟通,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融入一些趣味内容,让学生充分地掌握和认识所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推动学生形成开朗的性格与健全的心理。由此来促进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形成[3]。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是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性格与心理都十分不稳定,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能够充分地加快学生的思想建设,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观念,促使学生的思想逐渐稳定下来。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德育素材的作用,让学生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思考与分析,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能够进行积极的改正,从而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思想观念与良好的心理环境,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美琼.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思考[J].名师在线,2023(03):91-93.

[2] 张向霞.实施案例教学,充实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J].学周刊,2023(06):121-123.

[3] 洪丽婷,张洋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民法教育融入的问题分析与改进策略[J].学周刊,2023(06):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