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土木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融合实践

作者

李亮

身份证号码:150207197609035618

摘要:在土木建筑领域质量与安全始终是工程建设的核心要素,优质的工程质量是建筑实现其功能和价值的基础,而安全则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工程顺利推进的前提。传统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往往各自为政,缺乏有机融合,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建筑质量与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将质量与安全管理有效融合,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章对土木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融合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融合实践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土木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将质量与安全管理有机融合,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对于提升土木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木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融合原则

其一,系统性原则。将质量与安全视为有机整体,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到竣工全流程,综合考量各项因素,统筹安排管理策略,而非孤立对待。其二,预防为主原则。提前识别潜在质量隐患与安全风险,制定针对性预案,通过加强前期策划、人员培训、材料把控等手段,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其三,全员参与原则。上至项目管理层,下至一线施工人员,都应树立质量与安全意识,明确各自职责,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形成人人重视质量、人人保障安全的良好氛围,以此实现土木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高效融合,推动项目顺利开展。

二、土木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当前,不少施工队伍中存在大量缺乏专业培训的农民工。他们仅凭借以往经验施工,对先进施工工艺和安全规范了解不足。在复杂的混凝土浇筑作业时,因不懂配合比要求和浇筑顺序,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强度不达标,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在安全方面,由于缺乏对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知识的系统学习,不规范佩戴安全带,在脚手架搭建中也未能严格按标准操作,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且施工管理人员若缺乏专业管理能力,也难以有效统筹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导致工程隐患丛生。

(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

质量检查环节常流于形式,检查人员未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一些隐蔽工程敷衍了事,使得质量问题在后续施工中逐渐暴露。就目前工程实践来看,土木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体系总有较多漏洞,一些现场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规则制定较为宽泛,在实际施工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细节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松散,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识设置不足,对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行为未能及时制止和纠正,如在易燃易爆区域随意动火作业等。安全设施投入不足,陈旧老化的安全防护设备无法有效保障施工人员安全,这些都源于管理制度未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给工程质量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三、土木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融合实践

(一)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

在项目筹备初期,就应着手搭建质量与安全管理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架构。在某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从立项起便明确质量目标为主体结构验收达到优良标准,安全目标设定为全年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3‰以内。组建专业的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成员涵盖各领域专业人才。像项目经理统筹全局,协调各方资源;质量工程师负责把控施工材料和工艺质量;安全监督员专注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制定细致入微的管理流程,材料采购环节,要求供应商提供完整的质量检测报告,入场前二次抽检;安全检查则明确每日巡检、每周大检的具体内容与标准。通过每周的质量安全联合会议,各部门汇报工作进展,共同商讨解决遇到的问题,保障质量与安全管理无缝对接。

(二)强化施工过程的双重管控

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是质量与安全管控的关键节点。以高层住宅建设为例,基础施工时,利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土方开挖深度、坡度进行测量,确保与设计图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同时在边坡及时搭建坚固的支护结构,并张贴醒目的警示标识。主体施工阶段,质检员按批次抽检钢筋绑扎和焊接质量,安全人员检查脚手架的搭建是否符合规范,安全网是否严密无漏洞。在混凝土浇筑时,严格控制浇筑速度和振捣时间,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同时为高处作业人员配备齐全的安全防护装备。通过设置质量安全控制点,对关键工序如防水施工、幕墙安装等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双达标。

(三)加强人员培训与教育

人才是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核心要素。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培训,邀请行业资深专家分享最新的施工技术和质量验收标准。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专家详细讲解构件吊装、拼接等关键环节的施工要点。同时开展安全操作规程培训,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为例,讲解配电箱的正确使用、漏电保护原理等知识。通过播放真实的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案例视频,让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举办安全技能竞赛,模拟火灾逃生、触电急救等场景,提升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设立质量标兵评选制度,对表现突出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全员参与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热情。

(四)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为质量与安全管理赋能。在某超高层建筑项目中,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模拟施工全过程。通过碰撞检查功能,提前发现通风管道与结构梁之间的冲突,避免施工时的拆改返工,节约成本和工期。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实时跟踪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情况。施工人员可通过手机APP随时上传现场的质量问题照片和安全隐患信息,管理人员及时接收并安排整改。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过往项目的质量与安全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预测不同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五)完善监督与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考核体系,是保障质量与安全管理成效的重要手段。除了内部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每日巡查、每周复查外,定期邀请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在某市政桥梁工程中,第三方机构对桥梁的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等关键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进行评估。制定详细的质量安全考核标准,从施工工艺执行、安全措施落实等多维度对施工班组和个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薪酬挂钩,表现优秀的班组获得额外奖金,个人优先晋升;违规者则面临罚款、停工整改等处罚。通过定期的监督考核,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持续提升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融合实践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管理体系、施工过程、人员素质、技术手段以及监督考核等多个层面共同发力。通过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强化施工过程双重管控等策略,可以实现质量与安全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深度融合。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质量与安全管理融合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以适应土木建筑工程发展的新需求和新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光荣.探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智能城市,2020,6(15):59-60.

[2]张文龙.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58.

[3]相恒宇.关于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探讨[J].四川水泥,2020,(06):237.

[4]郭志文.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06):146-148.

[5]张双仁.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措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0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