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策略

作者

陈香兰

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 福建龙岩 364100

摘要:为了解决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拓展不足、学生兴趣不足以及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讲解错误原因,引导学生针对性的巩固和复习;讲解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设置变式练习,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等有效策略,以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提供新的讲评课教学思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策略

试卷讲评课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卷讲评课的高效开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不足,促使学生自主反思和查漏补缺,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但是,从目前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现状看,一些教师没有明确试卷讲评课的要点,只是就题论题,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的本质,导致讲评课难以发挥原本的教育价值。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加大讲评课教学的研究,创新讲评方式,提高讲评课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讲解错误原因,引导学生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

在以往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直接讲解解题的思路和步骤,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修改、这样的讲评方式不利于学生明晰错误原因,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错因讲解是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教学的重点。错因讲解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盲区,促使他们针对性的学习和巩固。因此,在开展试卷讲评课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明确知识盲区,探索有效解决的方法,以为今后更好地解题奠定基础[1]。

例如,在开展“直线的方程”这一试卷讲评课教学时,教师展示了这样一道试题:一条直线L经过点P(4,-3),且该直线到两坐标轴的截距相等,求直线L的方程?。在解答这一问题时,学生需要充分运用直线的性质、直线的一般表达式、直线的斜率、截距等知识。通过对学生试卷分析,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存在以下错误:根据题意,结合直线方程表达式,列出+=1,将点P(4,-3)代入方程之中,得出a=1,最终求得方程为x+y=1。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要直接进行试题解题方法的讲解,而是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错题,并提出问题:你的解答结果是否与多媒体课件上展示的结果相同?如果不同,你认为谁的解题方法正确?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错题原因:该题中直线到两坐标轴的截距相等,有两种可能。一钟是截距为0,一种是截距不为0。该同学只考虑了截距不为0的情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正确书写解题步骤:当截距为0时,可以直接求得直线的斜率为-,得到直线方程为3x+4y=0。当截距不为0时,列出方程+=1,将点P(4,-3)代入方程之中,得出a=1,最终求得方程为x+y=1,最终得出该方程为3x+4y=0和x+y=1。在明确错题原因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总结,促使学生查漏补缺,有效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二、讲解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解题方法的有效掌握可以助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一道数学试题可能有多种解题方法。学生牢固掌握这些解题方法,可以顺利、高效的解答问题。因此,在开展试卷讲评课教学时,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解题方法的讲解,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的解题思路,有效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2]。

例如,在讲解完函数相关的知识之后,教师在单元测试卷中设置了这样一道习题:已知函数f(x)=-,其最大值为n,最小值为m,那么该函数的最大值n与最小值m之和是多少?通过对试题分析,大多数学生列出了以下解题步骤:f(x)+f(-x)=-+-=1,所以函数f(x)关于点(0,)成中心对称,最终得出最大值n与最小值m之和为1。在学生解答完毕之后,教师提出问题:除了这种解题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解题方法?我们是否可以运用其他函数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然后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会发现,还可以将该函数构造成一个奇函数,运用奇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最终也可以得到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1。通过这样一个讲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不同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提高学生解题的效率。

三、设置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就题论题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且不利于讲评课教育价值的发挥。在开展讲评课教学时,教师如果可以依据原题,设置变式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变式训练中发现数学的本质,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例如,在开展“排列组合”相关的试卷讲评教学时,教师在试卷中设置了这样一道习题:学校要开展数学、英语、物理、生物竞赛,现要从本班6名各个成绩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当中选择4名学生去参加竞赛,并且每项竞赛只能有一名学生参加,每名学生也只能参加一项竞赛,现知道这6名学生中有两人不能参加物理竞赛,那么有几种选拔方案?在教学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分析该题,讲解解题思路。在解题思路讲解完毕之后,为了帮助学生明确排列组合的本质,教师设置了以下变式练习:某公司派6名员工去韩国、日本、华盛顿、巴黎这四个城市去旅行,已知员工甲不能去巴黎,员工乙不能去韩国,并且每个员工都只能选择去一个城市,那么有几种旅行方案?通过分析变式发现,变式中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学生要想解答这一题,仍然需要运用排列组合知识,并且要对限制条件进行思考。在学生解答完这一变式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变式,并在班级展开交流和讲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高效组织和落实不仅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分析错题原因,找到高效、便携的解题方法,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以及数学学习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分析和总结当前试卷讲评课的问题,结合学生对试卷讲评课的需求,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深入分析错误原因、梳理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方法,有效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质效,促使学生在分析、梳理、总结中获得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中.在“释疑解惑”中提高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品质[J].数学教学通讯,2022(36):66-67.

[2]张礼明,余铁青.高效开展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思考[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22(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