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在建筑暖通空调中的标准化应用探讨
安玉涛
黑龙江省建筑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40
摘要: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很大进展,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为降低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本文就新能源技术在建筑暖通空调中的标准化应用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技术;建筑工程;暖通空调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设计与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设备和技术,结合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施工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并最大程度地实现节能环保这一目标。
1新能源技术应用要求
(1)合理规划。为了灵活使用新能源技术,应做到科学规划,保证新能源项目节能率和碳排放量都能得到良好控制。通过调查,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约为22%,通过合理规划,可以提升至30%,为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碳达峰目标奠定良好基础。在规划过程中,把研究重点放在提高能源转换率上,为碳中和发展目标的完成提供条件。(2)调整产业结构。为了顺利实现碳中和发展目标,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体系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在该方案引导下,逐步淘汰高碳能耗,能源消耗总量逐渐下降。新能源行业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年均增速将会达到15%,对碳中和目标快速实现提供支持。(3)前期调查。通过前期调查和分析,能够保证各项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工程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各项能源消耗量预测提供数据。通过调查,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比较,能够降低碳排放量50%。为了完成碳达峰目标,应合理选择新能源,并对可再生能源科学利用,有效抑制气候变化,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2新能源技术在建筑暖通空调中的标准化应用
2.1地源热泵技术应用
首先,合理选择地源热泵机组。为了充分发挥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价值,应根据地源热泵运行要求,选择适合的机组。现阶段,市场中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机组,但是缺少统一标准,因此在机组采购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所需的地源热泵系统类型,让其满足相关要求。通过选择开放式地源热泵空调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处理夏季空调制冷问题,但是如果选用的是水源热泵系统,则无法保证其正常运行。其次,加强能效与性能参数分析。地源热泵在暖通空气设计中应用广泛,这是因为其可以提高机组运行效能和性能参数。因为每个厂家生产的机组效能和性能参数各不相同,因此设计人员在选择过程中,应做到严谨科学。例如,德国某厂家生产的机组,其制热压力参数设定在4.5~7.2MPa,但是在制冷过程中,压力参数为2.6~3.0MPa,差异明显。由于每个生产厂家使用的测量标准不同,因此在结果上可能会出现一定误差。另外,根据工程现场整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参数。再次,抽水井与回灌井选择。为了保证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选择抽水井与回灌井过程中,应兼顾地源热泵使用效能,按照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抽水井和回灌井深度应控制在80~100m,同时设置7m左右的自由升降空间,抽水量控制在95m3/h左右,回灌水量控制在48m3/h。最后,选择适合的控制系统。当前,广泛采用的控制系统有3种,分别是热泵机组、水池及井群等,每个组成部分都发挥实际效能。例如,热泵机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是在智能技术作用下,实现对湿度与温度的科学管控,从而降低人员工作强度。通过对水位变化的实时监测,水池控制系统能够精准确定打开深井盖的具体时间;通过井群控制系统,能够把整理的数据分配到对应的集合中,促进整个系统运行水平提升,保证系统运行效能。
2.2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运行工况辨识
建筑暖通空调水系统运行工况辨识是优化冷水温度控制方法的重要基础,其核心在于准确获取和分析系统运行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水系统的运行工况主要包括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流量、负荷变化等多项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能效与舒适性,因此,进行全面的工况辨识,需要构建一个基于实时监测的多维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收集系统内各项运行参数,同时结合建筑使用情况、外部气候条件等数据,形成全面的数据库。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识别出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征。例如,通过对供水与回水温度的时序分析,结合流量和建筑内部热负荷的变化,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反映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的性能,还可以通过对比历史数据,识别出异常工况或潜在故障,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多变量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以实现对工况的动态监测与预测。运行工况辨识还需考虑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数据,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建筑内的热负荷变化,通过与气象数据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辨识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季节、天气变化带来的挑战。
2.3光伏发电系统与暖通空调系统的集成改造
光伏发电系统与暖通空调系统的集成应用,极大促进了能源的高效利用。该系统通过为暖通空调直接供电,有效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耗。具体而言,在夏季,光伏发电能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而在冬季,其电力输出则可辅助供暖,进一步削减能源成本。为了充分适应光伏发电的波动性特点,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进行相应优化,包括合理调整系统容量及优化其运行模式,从而在确保效能的同时,显著降低暖通空调的总体能耗。综上所述,光伏发电与暖通空调系统的集成改造,为有效降低暖通空调能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2.4风能技术应用
风能发电主要是在风力发电机作用下将收集的风能转变为电能,给建筑提供清洁型能源,从而满足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按照暖通空调运行要求,对风力发电设备科学规划和布局,建筑在适宜的风能资源作用下,实现自给自足,合理分配电力资源,降低对传统电力系统的依赖,控制能源消耗量,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能耗成本,避免给生态环境产生严重污染。风能供热系统属于一种绿色环保型能源供热方式,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应用广泛。通过及时收集风能,并对风能科学利用,供热系统能够把收集的风能转变为热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节省建筑供热成本,也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风能供热系统的应用给建筑提供一个环保、节能的供热方式,有利于建筑工程节能环保发展目标顺利完成。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把新能源技术应用其中,具有现实性意义,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也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建筑事业节能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新能源技术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应用依然会面临各种挑战,通过对相关技术的改革创新,发布相关扶持政策,加强市场推广,科学处理新能源技术应用中的各项问题。随着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其在建筑暖通空调中的应用价值更加凸显,为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杨玲,魏明华,张晓,等.超高层办公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噪声控制分析[J].暖通空调,2024,54(10):11-17.
[2]徐广源,李岩,田善鹏.试析暖通空调中的节能技术以及自动化系统优化设计[J].房地产世界,2024(2):131-133.
[3]邓业林.“双碳”背景下暖通设备专业新能源技术类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J].装备制造技术,2023(4):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