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探讨
刘吉明 张志明
身份证号:1521011985****1517 身份证号:3710811984****1013
引言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核心零部件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装备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核心零部件领域,仍面临着严重的“卡脖子”问题,关键技术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一、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现状与问题
1.自主创新取得的初步成果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攻关,在一些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例如,在航空发动机叶片、高端液压件等方面,国内企业已经能够生产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品,逐步打破了国外企业的垄断。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创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
2.面临的技术瓶颈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一些关键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无法满足高端装备的需求,如高性能合金钢、特种陶瓷等,导致核心零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在制造工艺和装备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高精度加工设备、检测仪器等依赖进口,制约了核心零部件的制造精度和质量稳定性。一些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使得我国在核心零部件领域难以掌握话语权。
3.创新环境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的环境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政策方面,虽然有相关的扶持政策,但政策的落实和执行还存在一定问题,部分企业难以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在金融支持方面,核心零部件研发周期长、风险大,企业融资困难,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企业的创新成果容易被侵权,影响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行业标准和规范不完善,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也不利于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的发展。
二、影响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
1.人才因素
人才是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领域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高端创新人才匮乏,能够引领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的顶尖人才不足。技能型人才短缺,缺乏掌握先进制造工艺和技术的高素质技术工人。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高校和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对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2.资金因素
资金投入是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核心零部件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购置、材料研发、人员薪酬等方面。然而,目前我国企业在核心零部件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企业自身实力有限,难以承担高额的研发成本。金融机构对核心零部件研发项目的支持力度不够,贷款审批严格,融资渠道单一。政府的财政投入虽然在不断增加,但相对庞大的研发需求来说,仍然杯水车薪。资金的短缺使得企业无法开展大规模的研发活动,制约了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3.产业生态因素
产业生态对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产业生态还不够完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不足。零部件企业与主机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机制,主机企业对零部件企业的技术需求反馈不及时,零部件企业难以根据主机企业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研发。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但合作较少,缺乏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平台,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物流、检测、认证等服务水平较低,也影响了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的效率和质量。
三、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的策略
1.加强产学研合作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企业具有市场需求和生产实践经验。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高校和科研机构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企业可以借助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开展研发活动。要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合攻关,共同开展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突破技术瓶颈。要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和共享,提高创新效率。
2.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是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完善高校和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加强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培养适应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研发和制造的高素质人才。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开展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投身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领域。还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的待遇和福利,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环境,激发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3.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是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政府要加大对核心零部件研发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研发基金,支持企业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金融支持方面,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核心零部件研发项目的贷款支持,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还要完善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结语
装备制造业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尽管目前我国在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影响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才、资金、产业生态。为了提升核心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如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助于突破技术瓶颈,提高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云清.海工装备制造业自主可控能力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江苏省:江苏科技大学,2021.
[2]朱明灿.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开放式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战略[D].辽宁省:大连交通大学,2013.
[3] 曹欢欢, 周艳杰. 制造业创新能力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 四川劳动保障,2025,(07):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