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幼儿教育中家校协同育人的责任边境与合作机制研究

作者

刘消白

泉州市鲤城区机关幼儿园

摘要: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受到广泛关注。本文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重新审视家校在幼儿教育中的责任边境,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合作机制,旨在为优化幼儿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研究发现,明确责任边境是有效合作的基础,而构建多元化合作机制能促进家校在幼儿教育中的深度协作。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校协同育人;责任边境;合作机制;多中心治理理论

一、引言

幼儿教育是个体成长的奠基阶段,对其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传统的幼儿教育主要依赖幼儿园,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家校协同育人成为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必然趋势。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公共事务治理中多个主体的平等参与和协作,为研究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明确各主体责任边境,构建合理合作机制,有望提升幼儿教育的整体效能。

二、家校协同育人的责任边境

2.1家庭的责任边境

从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看,家庭是幼儿教育的第一责任主体。在情感支持方面,家庭为幼儿提供温暖、安全的情感环境,是幼儿情感发展的基石。例如,幼儿在家庭中通过与父母的日常互动,学会表达和理解爱,建立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在生活习惯培养上,家庭承担着首要责任。幼儿良好的作息、饮食习惯等都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养成。如在家庭中,家长长期坚持固定的作息时间安排,幼儿就会形成规律的生物钟,这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2幼儿园的责任边境

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在幼儿教育中承担着核心教育责任。在知识与技能培养方面,幼儿园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游戏、活动等形式,教授幼儿基础的认知、语言、社交等技能。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活动课上,教师通过故事讲述、儿歌朗诵等方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在幼儿社会性发展引导上,幼儿园提供了集体生活环境,帮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遵守规则等。如在幼儿园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在模拟的社会场景中学会分享、合作,初步建立社会角色意识。

境。

三、家校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

3.1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畅通的信息共享平台是家校协同育人的基础。例如,某幼儿园利用信息化手段,创建了家园社共育APP,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园动态,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邀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促进了各方对幼儿教育的全面了解,为协同育人提供了信息支持。

3.2资源整合机制

家校各自拥有不同的教育资源,整合这些资源能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教育体验。例如,某社区联合幼儿园和周边家庭,开展了“社区文化探索”活动。幼儿园教师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历史文化遗迹,家长作为志愿者协助维持秩序,社区工作人员则为幼儿讲解历史文化知识。在活动中,幼儿园的教育专业资源、家庭的人力支持资源和社区的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让幼儿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区文化,提升了综合素质。

3.3合作活动机制

定期开展合作活动是促进家社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方式。例如,每学期举办一次“亲子社区运动会”,以家庭为单位,在社区活动场地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幼儿园教师负责活动策划和组织,社区提供场地和部分物资支持,家长和幼儿积极参与。这种合作活动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还促进了家社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幼儿教育氛围。

四、家社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1责任边界模糊导致推诿现象

尽管理论上明确了家校的责任边境,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责任边界模糊的情况。例如,在幼儿品德教育方面,家庭认为幼儿园应承担主要责任,幼儿园则觉得家庭是品德教育的关键场所,双方在某些问题上相互推诿,导致幼儿品德教育出现缺失或重复教育的现象。

4.2合作深度不足

目前,家校之间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信息共享往往只是简单的通知发布,缺乏深度的教育经验交流;资源整合不够充分,部分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合作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和持续性。例如,一些社区与幼儿园的合作仅表现为偶尔邀请社区人员到幼儿园进行简单讲座,未能形成长期、系统的合作模式。

4.3沟通协调困难

家校属于不同的组织和群体,各自的工作节奏和目标存在差异,导致沟通协调困难。例如,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能因为家长工作繁忙无法及时参与,影响了协同育人的效果。

五、优化家校协同育人的策略

5.1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加强家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定期召开家社校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幼儿教育中的重大问题和合作计划。丰富合作活动形式,开展主题式、项目式合作活动。例如,围绕“环保教育”主题,家校共同开展系列活动,包括家庭中的环保行动、幼儿园的环保课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

5.2搭建沟通协调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家社校沟通协调平台。除了现有的社交软件和教育APP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家校协同育人网站,设置不同板块,如教育资讯、活动安排、意见反馈等。通过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协调工作安排,解决沟通协调困难的问题,提高协同育人的效率。

六、结论

家校协同育人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明确各主体的责任边境,构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合作活动等多元化合作机制,能有效促进家校在幼儿教育中的深度协作。尽管目前存在责任边界模糊、合作深度不足、沟通协调困难等问题,但通过明确责任边界、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和搭建沟通协调平台等策略,有望进一步优化家校协同育人体系,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