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路径

作者

姜锋

吉林省通化县第七中学 吉林通化 134100

摘要:现在的高中生,普遍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需要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长时间的学习占用了体育运动时间,导致学生难以参与体育活动来提升自身的体质,且这种情况正在不断加剧。为了有效解决这类问题,文章在分析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路径,期望能为相关教育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

高中体育课程肩负着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职责。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缺乏相关的训练活动,不仅影响体育教学效果,还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师应明确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性,要积极通过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培养学生良好运动兴趣、能力以及体育锻炼意识,进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生理健康

首先,为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教师会在课堂中设计更多体育训练活动,如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能提高学生心肺功能、肌肉力量与耐力,从而显著增强学生的身体机能。其次,体育教师组织与开展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刺激学生骨骼生长、增强关节灵活性,以及提升身体协调性等,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生长发育。再者,学生参与教师组织的各类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自身的免疫力显著提升,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1]。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生理健康。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首先,高中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不良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其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会不断掌握新的体育技能,或是完成新的挑战,这就让学生更加肯定、认同自己,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再者,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遇到并突破困难,这就锻炼器意志品质、良好心理素质等。所以,提升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有效培养,这有利于学生保持心理健康[2]。

(三)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过程中,教师会开展一些体育竞赛活动,这就为学生提供与他人沟通、协作的机会,不仅能保障学生体育练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人际交往、自主学习等多方面能力。同时,学生也在竞争活动中与他人良性竞争,提升其竞争能力等[3]。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能力训练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课堂阵地,实施趣味性练习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趣味性练习的组织与设计,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练习的兴趣,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对此,在体育课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以下趣味性练习内容。

首先,注重对抗练习内容的精心设计。考虑到学生不喜欢枯燥乏味的单一体质测试项目,教师就可以组织一些对抗性的单、双人或集体游戏,如巧用双人比赛、抓尾巴等趣味游戏形式来改编50米跑这一运动形式,以推小车、背人和负重等形式改编力量练习。其次,注重练习内容的整合。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两个体育项目整合起来,如将30秒俯卧撑和负重练习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致。最后,注重舞蹈元素的融入。例如,在学生参与柔韧性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舞蹈元素,促使学生融入其中,以此提升学生练习的唯美性、个性化,从而提升学生体育课堂中训练的兴趣与效果。

(二)利用体育竞赛,夯实学生体质

为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体育教师除了需要抓住课堂时间进行体育训练外,还可以多开展一些体育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竞赛。在具体设计体育竞赛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体能情况,设计趣味、多元的小型竞赛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竞赛活动,通过积极参与,提升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效果。此外,学校应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开展接力赛、挑战赛和达标赛等多样的活动形式,以此满足不同学生夯实体质的需求。在体育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课内、课外参与的体育竞赛愈发多样化、合理化,自然可以使其在有效训练中,提升他们体质的健康水平。

(三)利用课外体育锻炼,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第一,组建专项团队。学校让全部体育教师组建成为一个专项小组,负责定期监测学生的体质健康,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在定期测试结束后,对各项测试未通过的学生进行分析,了解未通过的具体原因。然后,专项小组负责对未通过测试学生实施小班化、分层次定时、定点、专项训练,提升专项训练效果。若部分学生是因为营养不均衡、睡眠不足等因素导致体质健康不达标,体育教师应与家长充分合作,共同击破这些问题。对于通过测试的学生,专项小组应组织他们加入到新兴体育项目或是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中,也可以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专项训练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

第二,创新利用场地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是比较多样化的,但是很少有学生能活用这些器材进行体育练习,这也导致这些器材辅助学生专项体育技能训练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充分进行创新思维,实现对场地器材的创新应用。例如,对于单杠器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其开展引体向上练习;两人一组用双杠练习抬小腿斜身引体等技能;等等,强化学生体育训练效果。另外,教师也可以强调学生是体育练习者,应研究长期的体育器材,自主设计利用它们进行专项体育训练的方案,并积极去实施。

第三,开展社团活动。在高一上学期开学后,学校可以成立各种体育社团,如排球、健美操、乒乓球等体育活动社团,并由体育教师指导各社团学生共同设计社团活动,让他们在坚持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养成锻炼身体习惯,进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学生正面临着各种体质健康问题,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并致力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至关重要。在实际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体育练习作用的基础上,借助体育竞赛、课外体育锻炼等多元策略,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持续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娄海.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策略[J].新课程研究.2024(14):39-41.

[2]张丽荣.高中体育课程中体质健康价值取向研究[J].高考.2024(14):170-172.

[3]陈昊研.高强度功能性训练对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效果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