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初探

作者

朴彦淇

鸡东县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中心 黑龙江鸡东 158200

摘要: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鸡东县积极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工作,结合县域实际,积极利用平台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师研修效率。2023年年4月,申报黑龙江省“国家中小学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示范县”以来,我县加速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探究“九大场景”应用,提高平台使用效率,努力改进家校沟通模式、教育教学模式、教师研修模式,推进平台快速普及应用,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思路和探索。

本案例基于黑龙江边境地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广工作的探索展开,从组织建立、机制建设、学习培训、应用探索等方面入手,将边境县如何积极促进学校场景应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助力学校数字化进程等做法以总结的形式展现,对其他薄弱地区推进教育数字化,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场景应用;模式创新;形成氛围

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我县积极在教育教学、教师培训中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平台在助学、助教、助研等方面的作用,探索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新路径。

一、强化统筹谋划,形成推进合力

我县高度重视“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工作,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按照“试点先行、融合推进、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印发《鸡东县“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推进实施方案》及考核细则,建立“县级、学校、教研组、教师”四级落实机制,将平台资源的有效使用纳入教师培训、校本研修、日常考核的重要内容,合力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广应用。

二、强化全员培训,夯实应用基础

为达到教师对平台应用的主动自觉、高效普遍目标,借助全员培训和平台微课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平台的建设背景与基本情况、板块功能与应用场景让教师对“智慧教育平台”中的九大应用场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022年至今,参加省市平台应用培训3次、国培项目专项培训2次,组织县级培训6次;教师寒暑假培训6205人次,参训率、完成率均居全市第一。通过培训,教师进一步熟悉平台、掌握平台、应用平台,增强了教师运用智慧平台打造全新课堂的意识。聚焦应用,要求各校将“智慧教育平台”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课程资源“主动用”,专题资源“普遍用”,课后服务资源“提升用”,其他资源“创新用”,把平台资源应用作为推进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强力引擎。

三、强化资源应用,赋能教师成长

我县依托平台资源全面开展课程教学、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校贯通工作,深入推进国家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课内课外各学科互相融通学习的鸡东教育新生态。一是平台应用赋能家校共育。各校充分利用平台家庭教育板块资源,积极开展家校共育,从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指导家庭教育方法、做好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促进家校协同,形成“双减”工作的合力。二是平台应用赋能教师研修。各校教研组以平台资源为核心优质教学资源,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平台提供的学科研修、分学科作业设计指南等,用优质资源指导开展教研、备课、授课,赋能教学水平提升、作业设计优化,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三是平台应用赋能课后服务。各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科普教育、体育锻炼、文化艺术、经典阅读、研学实践、影视教育、党史学习、爱国主义、宪法法治、品德教育、劳动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生命与安全、心理健康和生态文明等平台资源,开好课后服务课程,拓展学生课后学习与学科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开阔学生眼界,使学生“云端学习”丰富多彩。四是平台应用赋能双师课堂。线下教师进行常规知识讲授,对教学中出现的跨学科知识,通过播放或连线另一学科教师视频完成跨学科知识融合的教学任务。通过“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四、成效与反思

应用“智慧教育平台”以来,全县364个班级通过中小学智慧教育app实现家校沟通,2001名教师完成平台注册,建立学科教研群263个,实现了平台场景应用常态化。在全县典型案例征集、平台双师课例征集及经验交流活动中,43个案例获奖、,31个课例获奖,32名教师分别从家校沟通、课后服务、备课研修、双师教学等方面进行分享。2022年,第三中学、哈达镇学校提交的案例,被评为省级优秀案例。2023年5月,14所学校成为鸡西市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共同体建设成员,作为省级平台应用试点校的平阳镇中学共组织开展相关教研活动12次,实现了区域互动、异地共研、协同发展的目标。2023年11月,县教育局组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共同体研修”展示活动,全市三县六区教育局负责人、校长和骨干教师共240人参加。我县积极研究探索平台优质资源的运用策略,在课后服务、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师研修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3年9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在《黑龙江教育》刊发;2023年10月,“三个课堂”应用实践在东北三省专项培训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介绍;2023年11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县推进工作代表鸡西市在全省做经验汇报;2024年6月,鸡东县确定为黑龙江省首批数智教育先行区、第二中学为首批数智教育重点校。

在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探索过程中,我县立足全面应用、深度应用、创新应用,将其作为推进优质资源共享、振兴教育发展的关键举措。学校根据校情,将智慧教育平台与开展的德育活动、课后服务、家校合作相衔接,从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学段目标、学生年龄特点等方面进行学科知识规划,促进了学校育人质量提升。教师经过应用培训、网络学习、自我摸索,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借助平台的优质资源与自身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效整合、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双师课堂”将线上教育平台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家长通过平台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活动安排、学生表现等信息,也可以向学校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等,共同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促进了家校沟通实效提升。学生利用平台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灵活选择自己喜欢的栏目,有针对性地拓宽知识面,通过学习方式多元化、学习活动个性化,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在“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过程中,依然还有许多不足。教师思想认识还需提高,对年龄偏大教师的帮扶措施和手段还需要多样化;融合创新还需加强,特别是九大场景的有效应用。

下阶段,我县将以创建黑龙江省“国家中小学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示范县”为契机,深入挖掘和利用平台资源,提高平台应用效能,不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教育公平、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