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专用线公铁两用车的关键技术革新与应用成效
李涛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营销调运中心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铁路专用线公铁两用车作为一种将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相结合的新型运输工具,具有投资少、周转快、效率高、收益大、污染少等优点。它不仅能够实现货物的“门到门”运输,还能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升物流效率。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专用线公铁两用车的关键技术取得了显著革新,这些革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铁路专用线公铁两用车的关键技术革新,探讨这些革新在实际应用中的成效,为铁路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铁路专用线;公铁两用车;技术;成效
引言
铁路专用线公铁两用车,即能在铁路轨道上运行,又能在公路上行驶的特殊车辆,因其独特的公铁两用功能,在铁路车辆编组、检修、救援等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铁路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铁路专用线公铁两用车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了显著革新,这些革新不仅提高了车辆的性能和效率,还促进了铁路物流行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铁路专用线公铁两用车关键技术革新
(一)动力系统革新
1.新能源应用
传统公铁两用车多以内燃机为动力,存在能耗高、污染大等问题。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部分公铁两用车开始采用蓄电池、氢能等新能源作为动力源。例如,一些公铁两用车配备高性能蓄电池,实现了零排放、低噪音运行,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新能源动力系统的应用还降低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运营成本。
2.混合动力技术
为了克服新能源动力系统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问题,部分公铁两用车采用了混合动力技术,将内燃机与电动机相结合。在铁路行驶时,利用内燃机提供动力,保证车辆的续航能力;在公路行驶或短距离作业时,切换为电动机驱动,实现节能减排和灵活操控。这种混合动力技术综合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优势,提高了公铁两用车的动力性能和适应性。
(二)转向与制动系统革新
1.智能转向技术
传统公铁两用车的转向系统相对简单,在复杂路况下转向灵活性不足。新型公铁两用车采用智能转向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和路况信息,自动调整转向角度和力度。例如,在铁路弯道行驶时,智能转向系统能够根据弯道半径和车辆速度自动调整转向角度,确保车辆平稳通过弯道;在公路行驶时,转向系统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意图和路况信息,提供精准的转向助力,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高效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是公铁两用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制动性能,新型公铁两用车采用了先进的制动技术,如盘式制动、电控制动等。盘式制动具有制动响应快、制动效果好、散热性能强等优点,能够有效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安全性。电控制动系统则通过电子控制单元精确控制制动压力,实现了制动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提高了制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公路铁路转换系统革新
1.快速转换技术
公铁两用车在公路与铁路间的快速转换,是决定其能否高效发挥作用的核心技术。传统的公路铁路转换系统,机械结构繁杂,操作流程繁琐,司机需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手动操作,完成一次转换往往需要数十分钟,这在争分夺秒的物流运输中,极大地制约了运输效率。
新型公铁两用车采用的快速转换技术则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借助液压、气动等高效驱动方式,能实现铁路行驶导轮装置和公路行驶轮胎的快速升降与切换。液压系统凭借液体的压力传递,可快速且稳定地完成部件的升降动作;气动系统利用压缩空气的力量,反应灵敏,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状态切换。例如,某型号公铁两用车,通过优化后的快速转换技术,仅需3分钟就能完成公路到铁路模式的转换,使得车辆能够快速投入不同场景的运输任务,大大提高了整体运行效率,满足了现代物流高效周转的需求。
2.精准定位技术
在铁路轨道上,公铁两用车的精准定位与稳定行驶至关重要,新型转换系统搭载的先进精准定位技术则为此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往公铁两用车在铁路行驶时,定位主要依靠简单的机械导向和司机经验判断,容易出现定位偏差,在轨道切换、进站停靠等关键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如今,借助激光测距技术,车辆能够实时测量与轨道边缘、道岔等设施的距离,精度可达毫米级;卫星定位技术则提供了车辆的全局位置信息,两者结合,可全方位、实时监测车辆与铁路轨道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一旦检测到位置或姿态偏差,系统会自动调整车辆的行驶轨迹和速度。例如,在经过复杂的铁路枢纽时,精准定位技术确保车辆准确无误地驶入指定轨道,在公路和铁路转换过程中,也能精确对接,减少因定位误差导致的安全事故,保障了公铁两用车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高效运行。
二、铁路专用线公铁两用车应用成效
(一)在冶金行业的应用成效
1.运输效率提升
在冶金企业的铁路专用线运输中,公铁两用车能够快速地将原材料和成品在工厂内部和铁路干线之间进行转运。例如,山东东铁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QY系列大吨位内燃型公铁两用牵引车,适用于各类散货货场,配合对位、翻钩等工作,有效提高了冶金企业的货物装卸和运输效率,减少了货物在途时间,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
2.运营成本降低
公铁两用车的应用减少了冶金企业对铁路机车和公路运输车辆的依赖,降低了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同时,由于公铁两用车能够实现公路和铁路的无缝衔接,减少了货物的中转和装卸次数,降低了物流成本。
(二)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成效
1.节能减排
电力企业通常需要大量运输煤炭等燃料,传统运输方式能耗高、污染大。采用新能源或混合动力的公铁两用车,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例如,一些公铁两用车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实现了零排放,为电力企业的节能减排目标做出了贡献。
2.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公铁两用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得电力企业在燃料运输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稳定。在遇到铁路线路故障或公路交通拥堵时,公铁两用车可以及时切换运输模式,确保燃料按时送达电厂,避免因燃料短缺导致的发电中断。
(三)在化工行业的应用成效
1.提高运输安全性
化工产品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对运输安全性要求极高。新型公铁两用车配备了先进的安全防护设备和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货物的运输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例如,车辆的制动系统和防火防爆装置经过特殊设计,确保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保障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2.优化物流配送网络
公铁两用车的应用使得化工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铁路和公路运输资源,优化物流配送网络。通过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提高了物流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强了化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专用线公铁两用车的关键技术革新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绿色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公铁两用车将在铁路物流行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行业从业者应密切关注技术发展趋势,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推动公铁两用车技术的不断升级和迭代,为铁路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董浩,陈佳俊.公铁两用车研究及应用概述[J].铁道车辆.2023(03):39 -48
[2]王卫.浅析公铁两用车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3(03):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