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作者

华治

身份证号码: 330719197811010015

摘要:市场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建筑业发展迅速,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地区的建筑工程建设规模在持续性扩大,很大程度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现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各个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防水防渗方面,更要求施工单位着重把控,立足具体项目,将科学施工技术应用进来,提高技术应用实效,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及人员还要对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着重把控,避免出现任何形式的施工偏差问题,影响到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防水防渗是建筑工程建设的一项关键技术,它的目标是防止建筑物内部渗漏、积水,提高工程质量与使用寿命。但是,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目前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防水防渗技术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对建筑工程进行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技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其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只有正确地应用防水、防渗技术,才能保证建筑物内结构的正常使用与寿命。

1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概况

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刚性防水技术、柔性防水技术和涂料防水技术。刚性防水技术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通过添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方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能,适用于地下室底板、侧墙等承重结构。柔性防水技术采用高分子防水卷材、橡胶防水卷材等材料,具有良好的变形适应性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屋面、地下室顶板等位置。涂料防水技术以聚合物防水涂料为代表,具有施工便捷、构造简单等特点,适用于卫生间、外墙等部位,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须关注基层处理、材料搭接、细部构造等环节,确保防水层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2防水防渗施工工作的必要性

第一,要做好防水、防渗工作,以保护建筑结构与功能,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建筑结构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防水与防渗施工能在建筑物内部形成一层稳定的保护层,可有效防止裂缝和渗漏,提高建筑的安全耐久性。第二,改善建筑物外观,改善室内环境;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对建筑物进行防水、防渗处理,可有效地消除建筑物表面的潮湿和裂缝,使建筑物的外观更美观、更整洁、更舒适。同时,防水防渗施工也能改善室内环境,改善居住质量与舒适性。第三,进行防水、防渗工程施工,可降低建筑维修费用。当建筑物发生漏水或漏水时,需对门窗、地面等设施进行维修或更换时,其维修成本及时间成本都将增加。而做好防水防渗的施工工作,就能控制好漏水的问题,既节约了维护成本,又节约了时间。

3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外墙防渗漏技术

在开展外墙防水施工作业的过程总,施工人员需要将注意力放在砌筑施工方面,严格控制砌筑的质量,确保灰缝部位可以完全充分填满,而且厚度和薄度可以始终处于均匀的状态。在正常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砖砌体,确保每日砌筑的高度应在1.5m之内。从现实角度来分析,为了达到最为理想的外墙施工效果,则需要严格遵循国家规定和标准,选择在外墙和混凝土构件施工过程中,将张力钢筋设置其中。而且砌筑的灰泥有很大讲究,需要对合适且非常干净的中砂进行科学选择,还要依据一定的比例进行科学调配,不可将泥砂和石粉应用进来,这样就可以确保砂浆强度和防渗效果。在外墙防渗漏施工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外墙和窗户的位置,应始终保证适当性,而且尺寸要完全契合,每一面都需要超过25mm,针对窗户的缝塞区域,则需要将防水灰浆应用进来进行全面填满,随后将其擦掉,这样就可以避免滴水问题,控制坡度,始终为10%左右。针对外窗的部位,应确保最高处与内窗有一定高度差,前者应低于后者20mm左右,并展现出外部倾斜的状态。到了施工尾声阶段,则需要将密封胶涂抹在容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提高施工效益。

3.2屋面防渗漏技术

屋面防水工程采用“三道设防”防水体系,包括找平层、防水层和保护层的系统性设计,找平层采用配比为1:2.5的水泥砂浆,厚度控制在40mm并按照1.5%坡度进行找坡处理,确保屋面排水通畅。防水层选用4mm厚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前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并涂刷沥青底油,用量控制在0.3kg/m2,卷材采用热熔法满粘施工,确保与基层充分粘结,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50mm,在屋面女儿墙根部、檐口、变形缝、阴阳角等易发生渗漏的部位设置防水卷材附加层加强防护,附加层总宽度不小于500mm。女儿墙压顶通过间距300mm的不锈钢压条固定防水层,泛水高度严格控制在250mm以上,转角处采用涂膜防水材料进行加强处理,屋面排水系统采用有组织排水方式,在适当位置设置水落口并配备50mm×50mm规格的地漏箅子,对于屋面检修门、空调基座等预留洞口,采用钢制预埋件固定并用防水涂料仔细封闭预埋件周边。

3.3厨房防渗漏技术

在选择厨房管道材料时,需重点考量管道材料的防水性和耐腐蚀性,并做好管道连接位置的处理工作,以降低厨房渗漏问题的发生概率。厨房防水工作分为地面防水和墙面防水两个部分。在进行地面防水处理时,要做好地面找平与清洁工作,保持基层干净平整。然后在厨房地漏四周、墙角、管道根部等区域均匀涂抹科学配制的防水砂浆,并进行闭水试验。厨房墙面防水是在地面防水施工结束后,施工步骤与地面防水相同,区别在于地面涂抹防水砂浆,墙面涂抹专用的墙面防水涂料。通常情况下,墙面防水高度应超过180cm,以免卫生间水龙头喷溅水浸湿墙面,造成厨房墙面渗水。

3.4地下室防渗漏技术

在地下室防渗水工程中需重点把握以下技术要点。首先,在设计阶段,根据工厂地下室的使用需求,确定防水等级(一级防水的设计渗水量需小于0.1L/m2·d),并选择适合的防水材料。施工中特别注重墙体抗渗混凝土固定模板用对拉螺杆的选用及拆除后的防渗水处理。接下来,在施工过程中,在底板和外墙铺设防水卷材,接缝处采用膨胀性止水条,确保防水层连续、密实。要注意的是,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胶)应具有缓胀性能,7d的净膨胀率不宜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障膨胀止水条能够发挥作用。此外,对地下室结构缝、穿墙管道和后浇带等部位进行重点防护,使用双层防水带,并在周围注入止水材料对这些部分进行加固。地下室的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确保排水沟和集水井能够有效排出积水。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不容忽视,技术人员应重点围绕各个常见的渗漏部位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渗漏点以及成因,采取相匹配的防水防渗施工方式予以处理,同时借助于恰当的试验检测手段予以最终把关,避免在项目中的任何部位遗留渗漏风险,确保建筑工程有序应用。

参考文献

[1]贺金红.防渗漏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4):127-129.

[2]刘明喜,黄飞,吴才有.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J].居舍,2020(22):53-54+154.

[3]信彦军.智慧城市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智慧中国,2023(10):87-88.

[4]张黎俐.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J].居舍,2023(27):42-45.

[5]王齐武.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现状分析[J].佛山陶瓷,2023,33(6):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