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现状和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梁青龙
大关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工程建设管理所 云南 大关 657400
摘要:勘察设计作为公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通过实现对公路路线进行规划与设计的形式,来规避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并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勘察设计中要求凸显出尊重自然、车辆安全及有效排水等原则,确保设计后的公路路线能够满足人们的安全出行需求,发挥出公路工程的价值。本文以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现状作为切入点,提出如何提高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质量管理水平,以勘察设计推动公路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现状;质量管理;改进措施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交通体系逐渐发展完善,为人们出行及生活提供便捷。公路工程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内容,其建设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公共交通发展。公路工程的建设中,勘察设计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公路工程的建设需求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从而设计合理、科学的设计方案,指导公路工程的有序开展,从根本上保障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但通过对当前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中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限制了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发展。本文通过从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质量改进措施,促进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稳步提升,助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
1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概述
勘察设计作为公路工程施工前的重要环节,要求设计人员能够从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对公路工程实施的各项必要条件、信息等进行搜集整合,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工程的开展实际[1]。在勘察设计人员完成对数据和信息的整合后,要进一步对勘察结果进行分析,从结果出发来制定针对性的初步设计方案,确保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勘察设计人员的工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勘察或设计结果出现误差,对于勘察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2]。在整个勘察设计过程中,要求将保障勘察与设计质量作为核心目的,利用多种手段来提升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并通过对勘察信息的分析来指导设计的开展,确保勘察设计的高水平。
2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现状
2.1勘察可靠性有待提升
对于公路工程开展勘察设计的过程中,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设计环节,这要求勘察结果能够具备较强的可靠性,为设计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及信息支持,保障设计的合理性。但通过对当前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勘察可靠性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3]。一方面勘察设计人员对于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勘察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或设备无法满足勘察工作的开展需求,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勘察结果出现误差,无法准确的反映出公路工程建设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于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的勘察不足,影响到后续的设计质量。为了提升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可靠性,在实践过程中必须重视完善前期准备工作,为勘察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并加强勘察过程中的质量监管,重视对勘察技术及设备的合理使用,确保勘察数据及信息的准确性,满足设计工作的开展需求。
2.2线路设计合理性有待提升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在地质、水文及气候等条件上都存在较大差异,而这都是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内容。地质条件作为影响工程建设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如何确定最佳路线是设计关注的重点内容[4]。通过对公路工程的线路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勘察深度及可靠性会直接影响到公路线路的选择,一旦勘察结果的准确性不足,会使得设计过程中变更的次数及幅度扩大,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展,容易延误工期而增加投资。在勘察设计中相关人员对于建设区域周围的环境因素考量不足,没有综合分析各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使得施工过程中线路变更或事故发生率增加,不利于维护施工质量及进度。通过对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线路变更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具体见图1。从图上可知,在线路变更的原因中以“基础资料不完善”为主,能够占据总数的59%,其中“忽略安全需求”占比为22%,成为影响线路变更的主要原因。
2.3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勘察设计人员作为实施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主要人员,其自身的专业素养会直接对勘察工作质量造成影响。一旦勘察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达不到工程的勘察需求,会使得勘察结果出现较大误差,延误工程进展[5]。勘察设计人员不仅承担着勘察的责任,还需要根据勘察结果来开展设计工作。当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无法从科学合理的角度来开展勘察工作,进而导致设计方案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勘察设计质量难以满足工程的建设需求,不仅无法发挥出勘察设计的价值,反而会阻碍公路工程的建设,因此需要注重对勘察设计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从而保障勘察设计质量。
2.4沿线地质条件的考量不足
公路工程在勘察设计的过程中,关注线路的便捷性,在保障线路顺畅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缩短线路长度,从而节省施工资源。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可能导致勘察设计人员对周围地质条件的考量不足,没有准确评估线路设计中地质条件的变化。公路工程的建设量普遍较大,在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不同地域,而不同地域间的地质条件存在一定差异,这需要勘察设计人员能够从全局的视角下去思考沿线地质条件的差异,分析施工可能对地质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而规避风险地带以保障地质结构的稳定性,维护施工安全[6]。当勘察设计人员对于沿线地质条件的勘察工作不到位时,会增加公路的施工风险,不仅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还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需要给予足够重视。
3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中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加强对先进勘察技术的应用
为了保障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中的质量,需要运用先进的勘察技术来确保勘察结果的有限性、准确性,为设计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近年来,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新的勘察技术被应用于公路工程的勘察设计中,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先进测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等,都能够为勘察工作提供助力。GIS技术能够对一定区域内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搜集并整合,将空间信息及数据直观地展现在勘察人员面前,便捷勘察工作的开展。GIS技术常被应用于地质结构的分析中,能够反映出工程沿线的地层结构、地形地貌等关键信息,相较于传统地质勘察手段更加高效、准确。其次GIS技术能与其他信息技术相联合,如卫星遥感等,打造综合性的地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提升地理勘察信息的准确性。测绘技术作为公路勘察设计中的重要技术,其是由勘察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在勘察设计阶段中包含初步测量、施工图测量等环节,以此为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依据。以初步测量为例,其作为勘察设计测量的初步阶段,能够大致反映出公路工程的地质条件,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在初步测量中包含对地形图、平面高程及平纵断面的测量[7]。测绘技术中以数字地形模型最为常见,其利用DEM、DOM及DCG来实现对数据的分块和组织,进而利用地形三维建模与定义纹理坐标的形式实现贴图分析,同时联合特征数据投影分析将场景漫游显示出来,为测绘的开展提供辅助。数字地形模型能够避免数字地形在储存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数据误差,尽可能的减少地形精度损失,使得地形数据及信息能够完整的呈现出来,为公路工程的设计提供可靠、真实的地形数据支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除此之外,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当前的公路流量、地形地质等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后,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公路工程未来交通状况的分析与预测,从长远角度来思考公路设计的科学性,确保公路工程的建设符合未来的使用需求,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3.2科学设计公路路线
在公路工程的路线设计及选择中,将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及后续使用情况,需要立足于工程的实际使用需求上,科学设计公路路线,以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公路路线的选择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地域、自然环境、水文等等都会限制公路路线的选择。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要求将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融入到公路工程建设中,如何在保障环保的前提下优化路线方案,成为勘察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勘察设计人员要积极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工程实际建设需求来进行优化,完善前期准备工作,引入先进的勘察设备及技术等等,为公路路线的优化提供依据。勘察人员需从全局意识下对工程沿线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进行勘察,根据工程建设路线设计对应的排水等结构,搭建适用于工程的防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顺畅排出,避免对公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在勘察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类数据进行考量,据此设计出科学的、合理的公路路线,并对该路线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确保公路路线的有效性[8]。
3.3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
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实践过程中,勘察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为此需要企业及相关人员重视对勘察设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为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创作途径。考虑到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善,线上教育培训模式逐渐成熟,据此可搭建线上与线下相联合的教育培训模式,组织多样的培训活动来着力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线下派遣专家或具有丰富经验的勘察设计人员组织培训会,在会上为人员讲解勘察设计的最新理论、技术及方法等,帮助人员更新专业知识体系。而线上则主张发挥出线上教育的优势,人员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灵活确定学习时间及学习内容,实现人员素养的针对性提升。同时线上教育还能够为人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搭建在线教育平台的形式,鼓励人员在线上交流、分享自己的勘察设计经验,创新人员的学习途径,提升学习效率。其次,企业可通过定期举办职业技能比赛的形式,设计丰富的奖励机制,从而激发人员参与技能大赛的积极性[9]。根据勘察设计工作的发展灵活选择不一样的比赛主题,人员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会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实现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步发展。在参与职业技能大赛的过程中,人员也能够了解自身在勘察设计专业技能上存在的不足,在赛后针对性改进,实现人员综合素质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中致力于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为人员提供多样化的发展路径,促进整体勘察设计团队素养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实践需求,提升勘察设计质量。
3.4优化勘察设计管理程序
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管理过程中,要求强化规划引领的作用,针对当前公路工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打造完善的、统一的审查标准。当公路线路规划一旦确定后,任何人员或部门不得随意对路线进行更改,如果确定需要更改需要向相关部门或机关提出方案,并按照严格的审查程度申报,批准后方可方案更改,确定线路规划的严肃性。在前期准备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为了保障勘察设计效率需要对前期环节进行优化,提升效率。例如,在公路工程设计方案批复前,可提前开展环保测评、防洪工作及压覆矿等对应项目的研究,以便在获得许可后能够迅速进入到勘察设计阶段。将审批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联合到一起,通过联评联审的形式能够更好的挖掘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提升前期工作的实施质量[10]。当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设计变更问题时,需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于公路工程的现场施工实际来明确原有设计方案中不相符合的部分,并提出对应的优化方案,确保优化方案的可行性。除此之外,勘察设计周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勘察工作质量。在当前某些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勘察设计周期不合理的问题,影响到施工效率。在实际勘察设计周期的确定中,需要通过对公路工程的工程量、施工难度、技术复杂性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评估不同勘察设计环节所需的周期,如勘察设计、咨询评估及报告修编等等,都需要一定周期来满足工作需求。从各勘察设计环节的周期需求来确定对应的勘察设计总周期,在保障勘察设计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缩短周期,维护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例如,在进行勘察设计工作前,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公路工程的普遍勘察设计周期进行评估,从而制定较为适宜的勘察设计周期并上传到主管部门备案。
4 结语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作为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保障公路的形成安全,确保公路工程的价值最大化,选择科学合理的路线来减少投资,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明确当前勘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提出通过加强对先进勘察技术的应用、科学设计公路线路等形式,改善公路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勘察设计的质量,确保其符合公路工程的实际建设需求,助力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雷鸣,王元庆,吴玲.融合AHP和云模型的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风险评估研究[J].公路,2025,70(02):256-262.
[2]张先玉.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现状和质量管理改进措施研究[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4,(07):66-68.
[3]刘梦琴.数字化地形图在公路勘察设计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4,(11):8-10.
[4]陈龙.BOT项目公路工程总投资超概算的原因与控制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4,(04):70-72.
[5]刘锦辉.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提升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23,13(11):160-162.
[6]杨瑞倩.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3,(04):247-249.
[7]刘容,刘瑞.测绘技术在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中的应用[J].运输经理世界,2023,(11):13-15.
[8]黄炎.BIM技术在公路改扩建设计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22,42(06):255-259.
[9]李苏文.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5):107-109.
[10]敬红梅.浅谈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四川水泥,2021,(03):263-264.
作者简介:梁青龙(1982年12月-),男,汉族,云南昭通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勘察设计、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