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作者

王东

马鞍中学

摘要:本文聚焦初中化学教学,深入探讨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与实践。阐述绿色化学内涵及渗透重要性,从课堂、实验、课外活动等多方面提出实践策略,分析实施效果并展望未来,旨在推动初中化学教学绿色化,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与科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实践

一、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化学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的科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绿色化学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化学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二、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

绿色化学,又称可持续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内涵是在化学产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遵循原子经济性、无毒无害原料、无毒无害催化剂和溶剂、减少废物产生等原则,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害的物质的使用和产生[1]。绿色化学追求的目标是使化学反应具有 “原子经济性”,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目标产物中的原子,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产物和废物的生成,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了解化学过程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绿色化学理念,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绿色化学理念要求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在学习绿色化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化学科学的前沿动态,掌握绿色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和评价化学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2]。

(三)促进化学教学改革

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初中化学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化学教学重知识传授、轻环境教育的局面。绿色化学理念强调实践和探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有助于推动化学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四、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结合教材内容,融入绿色化学知识:初中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化学素材,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这些素材,将绿色化学知识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时,可以引入绿色化学中的原子经济性概念,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在讲解有机化学时,可以介绍绿色化学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如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和催化剂,开发绿色合成路线等。

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思维: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绿色化学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例如,以 “绿色化学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为例,让学生了解传统造纸工艺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绿色化学技术如何实现造纸工业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3]。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绿色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在实验教学中践行绿色化学理念

优化实验方案,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产生: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尽量采用微型实验、小量实验等方法,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量。例如,在进行 “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时,可以采用点滴板代替传统的试管进行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试剂的用量,还能降低实验废弃物的产生。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无害化。

推广绿色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环保操作习惯: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绿色实验技术,如微波合成、超声合成等,这些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率高、能耗低、污染小等优点。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绿色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环保操作习惯。例如,在进行 “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时,可以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代替传统的加热方法,不仅可以缩短反应时间,还能提高产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通过课外活动拓展绿色化学教育

组织绿色化学主题讲座和科普活动:学校可以邀请化学专家、环保工作者等来校举办绿色化学主题讲座,向学生介绍绿色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绿色化学科普活动,如走进社区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绿色化学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绿色化学理念的理解和认识。

开展绿色化学研究性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绿色化学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与绿色化学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例如,“探究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绿色化学在家庭清洁用品中的应用” 等。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运用绿色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绿色化学理念渗透与实践的实施效果

(一)学生的环保意识显著增强

通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学生对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环保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分类投放垃圾、节约用水用电等。

(二)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与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化学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运用绿色化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

(三)推动了化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绿色化学理念的引入,为初中化学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六、结论与展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是培养具有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的新时代人才的必然要求。通过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积极渗透与实践绿色化学理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与实践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形成教育合力。同时,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绿色化学学习环境。未来,随着绿色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实践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万新.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J].学周刊,2024,(09):58-60

[2]张惊涛.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策略探讨[J].智力,2023,(33):99-102

[3]胡绍龙.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