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措施探讨
祁虎林
云南祥丰石化有限公司 云南 安宁 650300
摘要: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在化工生产中至关重要,其负责监测和控制生产参数,保障生产安全、稳定与高效。然而,化工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如高温、高压、腐蚀性介质等,易使设备受损出现故障。因此,预防性维护不可或缺。本文深入分析了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涵盖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分析仪表等方面。针对这些故障,提出了完善的预防性维护措施,包括建立动态分级维护管理制度、生命周期管理、运用自诊断技术、仪表回路维护、加强备件管理、提高维护人员技能水平等方法。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化工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预防性维护;故障分析;维护策略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是化工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着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以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高效。鉴于化工生产环境的极端条件,如高温、高压以及腐蚀性介质的存在,这些设备在运行中极易受损或发生故障。因此,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尤为重要。通过预防性维护,不仅能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及维修成本,还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保障生产流程的持续安全与稳定。
1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概述
1.1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定义与分类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是指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仪表设备,可以自动监测、控制、记录和报警各种过程参数。根据其不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可分为不同类型,如温度仪表、压力仪表、流量仪表、液位仪表、分析仪表等。这些设备通过传感器将物理或化学量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对其进行放大、处理、显示和记录,为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生产信息[1]。
1.2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重要性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实时监控不同的生产过程参数,以确保生产在特定的过程条件下进行;能够自动控制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如温度、压力等,以保持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能够立即检测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操作员采取措施避免事故;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捕获和存储各种数据,为生产管理和优化提供重要基础[2]。
2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常见故障
2.1 温度仪表故障
温度仪的常见故障是显示不准确、波动大和无显示。温度传感器损坏、连接电缆接触不良或设备本身的校准问题都可能导致显示不准确。例如,如果温度传感器长时间暴露在高温或腐蚀性环境中,其敏感组件可能会老化或损坏,导致测量的温度与实际温度之间存在差异。较大的波动可能是由于不稳定的测量环境,如强烈的电磁干扰或温度变化,或受液体流动影响的传感器位置不正确[3]。显示器的缺失可能是由于电源故障、仪器内部电路损坏或显示模块故障造成的。
2.2 压力仪表故障
压力仪表的主要故障有指示不准确,指针抖动和泄漏。指示不准确可能是由于压力传感器损坏、校准不当或连接线堵塞造成的。长期使用时,压力传感器可能会因疲劳或外部影响而损坏,导致压力测量不准确。指针抖动可能是由测量环境中的显著环境振动引起的,例如附近运行的大型设备或传感器安装不稳定。泄漏问题通常由仪器密封不良或连接松弛引起,导致液体泄漏,不仅影响测量精度,还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安全构成威胁[4]。
2.3 流量仪表故障
流量仪表常见故障有指示不准确、波动大、无显示等。指示不准确,可能是流量计内部堵塞、传感器损坏或者校准不准确。比如,测量含固体颗粒的流体时,流量计内部会慢慢堵塞,测量就不准了。波动大,可能是流体流动不稳定,如管道里有涡流、湍流等,也可能是仪表受外界干扰。无显示,可能是电源有问题,或者仪表电子元件损坏,也可能是显示屏幕出故障。
2.4 液位仪表故障
液位仪表的故障有指示不准确、假液位、无显示等。指示不准确,可能是液位传感器坏了、安装位置不对或者校准不准确。假液位现象,可能是测量环境有干扰。比如液体表面有泡沫或者波动大,传感器就会误判液位。无显示,可能是电源有问题,或者仪表内部电路出故障,也可能是显示模块损坏。
2.5 分析仪表故障
分析仪表常见故障有测量不准确、响应时间长和故障报警等。测量不准确可能是由于分析仪器校准不当、试剂过期或仪器本身性能下降。例如,在化学分析中,试剂的质量和有效期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如果试剂过期或受到污染,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5]。响应时间长可能是由于分析仪器内部管道堵塞、反应速度慢或数据处理系统故障。故障报警则可能是由于仪器内部传感器损坏、电路故障或软件出现问题。
3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措施
3.1 建立动态分级维护管理制度
为预防化工装置自动化仪表故障,保证生产连续稳定运行,需建立动态分级维护管理制度。首先,要制定巡回检查制度,明确检查周期。对于关键仪表,如反应釜的温度控制器、压力变送器等,要每天巡检一次;一般仪表,如液位计、流量计等,每周巡检两次。每次巡检都要详细记录设备状态。要重点检查仪表运行状态、安装情况、运行环境,温度控制在 -20℃到 60℃,湿度不超过 85%,不能有强电磁干扰[6]。其次,实施分级管理。一级维护由班组负责,工作包括日常清洁、紧固接线端子、检查仪表显示等。比如,每周对现场仪表进行外观清洁,防止灰尘积累影响散热。二级维护由区域主管工程师负责,针对重要设备每周做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有性能测试、内部元件检查、软件更新等。对于易损件,像传感器、电池等,要根据使用经验提前更换。另外,在仪表安装区域设置温湿度计、可燃气体探测器,实时监控环境条件。同时,要定期检查这些监测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能及时发现环境问题,保障化工装置自动化仪表正常运行。
3.2 生命周期管理
在化工装置自动化仪表维护中,实施生命周期管理能够预防故障、保障生产安全。需要对仪表自动化设备进行全面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准确掌握其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运行经验,关键性仪表或联锁仪表经过两个生产周期(约3-5年)后,性能会逐渐下降,故障率明显上升[7]。所以,要制定严格的预防性更换策略。使用两个生产周期后,强制更换这些仪表,防止因仪表故障引发生产事故。更换下来的仪表,经专业检测和修复后,可作为非重要仪表的备件或应急备件,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备件可用性[8]。另外,要建立完善的设备更新和维护计划。依据仪表实际运行状况和生产需求,合理安排维护时间和内容。比如,定期检查仪表的各项性能指标,对出现轻微磨损的部件及时维修或更换。按照计划对仪表进行校准和调试,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3.3 运用自诊断技术
在化工装置自动化仪表的维护管理中,充分运用自诊断技术是预防故障、提升维护效率的关键举措。现代化工仪表如智能温度仪表、压力变送器等普遍内置自诊断功能,能够实时、精准监测设备状态并预警潜在故障[9]。以某化工厂反应釜温度控制系统为例,其采用的智能温度仪表每5分钟自动执行一次全面自检,覆盖传感器性能、信号传输完整性及电源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一旦检测到传感器故障(如热电偶断路)或信号传输异常(如4-20mA信号波动超±5%),系统立即通过DCS界面弹出警报窗口,并精准定位故障类型及位置(如“温度变送器T101传感器断路,位于反应釜东侧第3层”)。维护人员依据警报信息可快速响应,平均故障处理时间从原2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显著减少了非计划停机损失。为深化自诊断技术应用,企业需建立数据驱动的预防性维护机制。例如,每周对仪表自诊断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结合历史故障记录识别高风险环节。某化工厂通过分析发现,某型号压力变送器在连续运行3个月后,因高温环境导致零点漂移概率达12%,遂将校准周期从6个月缩短至3个月,并提前储备备件。此外,针对频繁报警的仪表,实施专项排查,发现某温度仪表因安装位置靠近蒸汽管道导致传感器腐蚀,通过调整安装位置并加装隔热罩,故障率下降80%。通过量化自诊断数据与动态调整维护策略,某化工企业成功将仪表故障率从0.8次/月/台降至0.2次/月/台,年维护成本减少18%,同时因故障导致的生产波动减少65%。
3.4 仪表回路维护
在化工装置自动化仪表的维护中,仪表回路维护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智能仪表的自诊断功能,对仪表回路进行实时监测。例如,在某大型化工企业的DCS系统中,压力、温度、流量等关键仪表均配备了自诊断模块,这些模块每10秒自动采集一次运行数据,并通过内置算法分析仪表状态。一旦发现回路中的信号异常、元件故障或连接松动等问题,系统会立即触发报警,并在操作界面显示具体的故障类型和位置信息,维护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进行针对性处理[10]。此外,还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分析机制,通过收集仪表的长期运行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可能的故障点。例如,对某反应釜的温度控制回路进行为期一年的数据分析后,发现温度变送器在累计运行8000小时后易出现精度下降问题,于是将该型号变送器的预防性更换周期从原来的12000小时缩短至8500小时,有效避免了因仪表故障导致的生产波动。通过这些具体且实用的维护防御措施,成功将仪表回路的故障率降低了40%,显著提高了化工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3.5 加强备件管理与储备
在化工装置自动化仪表的维护中,加强备件管理与储备是预防故障、缩短停机时间的关键措施。企业需建立科学的备件分类管理体系,根据设备关键性、故障率及采购周期,将备件分为A、B、C三类。例如,A类备件(如DCS系统核心模块、关键传感器)故障后可能导致装置全面停工,需储备3-5个安全库存;B类备件(如调节阀、变送器)储备1-2个;C类备件(如普通电缆、接头)则按需采购[11]。以某化工厂为例,其通过分析历史故障数据发现,温度传感器的平均故障间隔为8个月,因此将安全库存设定为4个,并每季度检查库存状态,确保备件可用性。为预防备件损坏或过期,企业需实施严格的仓储管理:所有备件按温度(0-30℃)、湿度(≤60%)及防静电要求存储,并定期进行性能测试。例如,压力变送器每6个月进行一次通电测试,确保其输出信号稳定;阀门定位器每年进行一次行程校准,防止因长期存放导致精度下降。此外,建立备件全生命周期档案,记录采购日期、使用次数、维修历史等信息,对接近使用寿命的备件提前预警并计划更换。通过动态调整储备策略,某化工企业成功将因备件短缺导致的停机时间从年均12小时降至2小时以内,同时降低了库存成本15%。
3.6 提高维护人员技能水平
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是化工装置自动化仪表预防性维护成效的关键。为提升维护人员能力,企业需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涵盖设备原理、维护方法及故障处理三大核心模块。例如,针对DCS系统中的关键仪表,如温度变送器、压力控制器等,开展每月一次的专项培训,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维护人员深入理解设备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校准、调试、故障排查等技能[12]。同时,建立技能考核机制,要求维护人员每季度通过理论考试与实操测试,考核通过率需达到95%以上,未达标者需进行补考与针对性强化训练。为预防故障发生,企业可推行“老带新”师徒制,由经验丰富的维护人员带领新员工进行日常巡检与故障处理,传授实战经验。例如,在巡检过程中,老员工会指导新员工如何识别仪表的细微异常,如温度仪表的显示波动、压力仪表的指针抖动等,并教授其使用专业工具进行初步诊断。此外,企业还应鼓励维护人员参加行业研讨会与培训课程,每年至少安排两次外部学习机会,使其及时掌握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持续学习与实践积累,维护人员能够更准确地预判设备故障,从而提前制定更换计划,有效避免生产中断[13]。
4 结语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是保障化工生产安全、稳定与高效的关键。本文深入分析了设备常见故障,并从建立动态分级维护管理制度、生命周期管理、运用自诊断技术、仪表回路维护、加强备件管理、提高维护人员技能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的预防性维护措施。这些措施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预防性维护体系。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有效减少设备故障,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未来,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进步,还需持续优化和完善预防性维护策略,以适应新的生产需求,为化工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甜. 化工现场仪表自动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24):6496-6497.
[2]罗朝珠.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故障预防与维护策略[J]. 科学与信息化,2025(3):19-21.
[3]牛志祥,刘小军,宋永翔,等. 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故障预防与维护对策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23(9):168-170.
[4]胡军杰. 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措施[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16):16-18.
[5]杨树峰,卢永飞,孟景花,等.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22):16-18.
[6]王伟,付雷. 预防性维护措施在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中的实施[J]. 今日自动化,2021(3):180-181.
[7]李茂会. 石油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维护措施[J]. 今日自动化,2023(1):56-58.
[8]董嘉翔.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故障预防与维护策略[J]. 今日自动化,2023(1):158-160.
[9]刘婷婷.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J]. 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2024,6(8).
[10]王志刚.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5):53-55.
[11]黄迎春.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分析[J]. 科学与信息化,2022(19):100-102.
[12]肖琦,王庶,张明凯. 化工仪表自动化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研究[J].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24(9):40-42.
[13]魏东. 焦化厂自动化仪表的故障预防及维护策略分析[J]. 建筑工程与管理,202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