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梯现场安装与维保及安全管理

作者

钱送宝

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

摘要: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运输设备,其安全运行依赖于规范的安装、科学的维护保养以及严格的安全管理。本文探讨了电梯电气系统的基本组成、现场安装要点、日常维护保养流程及安全管理措施,旨在为电梯维修、保养及安装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安装;电梯维保;安全管理

引言: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运输设备,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高层建筑增多,电梯已成为连接建筑空间的重要纽带,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当前我国电梯安装与维保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行业仍面临着专业人才短缺、维保质量参差不齐、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电气系统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本文旨在系统梳理电梯现场安装、日常维护保养及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聚焦电气系统的安装规范、故障诊断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为从事电梯维修保养安装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同时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升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电梯电气系统基础知识

电梯电气系统是确保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现代电梯电气系统主要由四大关键部分组成:首先是控制柜与主控板,控制柜集成了PLC或微机控制系统,负责处理各种运行指令和信号,主控板则通过预设程序协调电梯的启动、加速、减速和停止等动作[3]。其次是门机系统电气控制,该系统通过门机控制器、电机和位置检测装置实现电梯门的平稳开关,并具备防夹保护功能[4]。第三是安全回路与保护装置,这是电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包括安全钳、限速器、缓冲器等机械装置与电气联锁的协同工作;最后是变频驱动系统,采用先进的变频调速技术,通过改变电机供电频率来实现电梯的平稳运行和节能效果。在电梯电气系统中,各类电气元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接触器与继电器是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开关元件,接触器主要用于主电路的通断控制,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而继电器则用于控制回路,实现信号的传递和逻辑控制。限位开关与光电开关属于位置检测元件,限位开关通过机械接触方式检测电梯轿厢或门的位置,光电开关则采用非接触式检测,具有响应快、寿命长的特点。编码器与传感器是电梯精确定位的重要元件,旋转编码器通过检测电机转速来计算轿厢位置,平层传感器则确保电梯准确停靠在各个楼层。这些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电梯的运行性能和安全性能,因此维保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才能有效开展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

2、电梯现场安装要点

2.1安装前准备工作

电梯电气系统的现场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电梯的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现场勘察与图纸核对。安装团队需要仔细核对建筑图纸与电梯布置图,确认井道尺寸、层门位置、机房布局等关键参数是否匹配。特别要注意核对电气井道内预留的线槽、接线盒位置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5]。其次是电气线路预埋检查。重点检查井道内预埋的线管是否畅通,管口是否做好防护,避免后期穿线时损伤电缆绝缘层。同时要确认各层站呼梯盒、层显装置的预埋盒位置准确,深度合适。对于采用随行电缆的电梯,要检查电缆导向装置的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最后是电源配置要求。根据电梯功率配置合适的供电线路,电源进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确保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机房内要配置符合容量要求的电源总开关,并预留检修电源插座[6]。

2.2电气系统安装流程

电气系统的安装中,控制柜安装与接线是首要工作。控制柜应安装在机房内干燥、通风良好的位置。柜体安装要牢固平稳,使用膨胀螺栓固定。接线时要严格按照图纸标识,使用规定的线号和颜色。动力线与控制线要分开敷设,避免干扰,所有接线端子必须紧固可靠。随行电缆敷设需要特别注意。电缆在井道内的悬挂要保证适当的垂度。电缆固定夹的间距不大于1.5米,转弯处要设置导向轮,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0倍[7]。电缆端头要做好防水处理,接线前要测量各芯线间的绝缘电阻,门机系统电气连接要确保动作可靠。门机控制器安装位置要便于检修,接线前要确认电机相序正确。安全触板、光幕等保护装置的接线要使用屏蔽线,并可靠接地。门位置开关的安装位置要精确调整,确保开关门到位信号的准确性。安全回路接线必须保证百分之百可靠。所有安全装置的电气触点都要串联接入安全回路。接线要采用双断点设计,完成接线后要进行连续三次的功能测试,确保任何一处安全装置动作都能立即切断电梯运行。

2.3安装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电梯电气安装过程中,线路干扰问题主要表现为控制系统误动作或通信异常。解决方法包括:将信号线与动力线分开敷设。关键信号线采用双绞屏蔽线;在变频器输出端加装滤波器;控制柜内设置良好的接地母线,接地电阻不大于4Ω[8]。接地不良现象会导致设备漏电、控制系统不稳定等问题。解决方案包括:检查所有接地连接点的接触电阻;采用铜质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相线的一半;机房内设置独立的接地端子排;对井道导轨等金属构件做好等电位联结。信号传输故障常表现为楼层显示错误或呼梯信号丢失。处理措施包括:检查随行电缆的芯线通断;确认各接线端子的紧固程度;在长距离传输时增加信号中继器;对通信线路进行终端阻抗匹配;定期检查接插件的氧化情况。

3、电梯日常维护保养

3.1电气系统定期检查内容

电梯电气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是确保电梯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控制柜清洁与紧固检查是基础工作。每月应使用吸尘器清除控制柜内的灰尘,特别是散热风扇和通风口的积尘。检查所有接线端子的紧固情况,使用力矩扳手确认螺栓扭矩符合标准[9]。同时要观察电路板有无异常发热、元器件外观是否正常,记录各指示灯的工作状态。接触器触点状态评估直接影响电梯运行可靠性。每季度应拆开接触器检查触点磨损情况,当触点厚度减少到原厚度的1/3时就需要更换。使用万用表测量触点接触电阻,对于频繁动作的接触器,建议每半年进行预防性更换。同时要检查灭弧装置是否完好,避免电弧烧损触点。安全回路功能测试是维保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周必须模拟测试所有安全装置的电气触点动作是否可靠。测试时要使用专用短接线依次短接各安全触点,确认电梯在任一点断开时都能立即停止运行。

3.2常见电气故障诊断

电梯电气故障的诊断需要系统化的思维和丰富的经验。电梯不启动的电气原因排查要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首先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然后确认主开关、熔断器状态。使用故障代码查询手册解读控制系统显示的故障信息。重点检查安全回路是否导通,测量各关键点电压。常见原因包括:相序保护器动作、门锁回路断开、变频器故障等。对于间歇性故障,可使用振动法轻敲可疑元件来复现问题[10]。门机故障的电气分析需要结合机械状态综合判断。当出现开关门异常时,首先要区分是机械卡阻还是电气故障。使用万用表测量门机控制器输出电压是否正常。检查门位置开关信号是否准确,光幕装置功能是否正常。常见电气故障包括:门机变频器参数漂移、编码器信号丢失、接触器触点粘连等。对于采用直流门机的系统,要特别检查碳刷磨损情况。平层不准的电气调整需要耐心细致的调试。首先确认机械方面的导轨间隙、导靴磨损情况是否正常。电气方面要检查旋转编码器的安装是否牢固,信号线是否受干扰。使用示波器观察编码器脉冲波形是否完整。调整平层感应器的安装位置,确保感应距离在5-10mm范围内。对于变频控制系统,可能需要重新进行井道自学习,校正各层站的平层参数。

3.3预防性维护措施

预防性维护可以大幅降低电梯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电气元件寿命管理要建立完善的更换周期表。根据制造商的建议和使用环境,制定关键元件的更换计划。例如:接触器机械寿命通常为100万次,在达到80万次时就应安排更换;电解电容器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寿命约5年;操作按钮在频繁使用场所建议3年更换。要建立元件更换记录档案,统计分析故障规律,优化维护计划[11]。线路老化预防需要定期检查评估。每年要对主要电缆进行绝缘测试,比较历次测试数据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随行电缆的弯曲部位、接线箱内的导线连接点。对于使用超过10年的老电梯,建议逐步更换主要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在潮湿环境中,要特别检查线缆护套是否出现裂纹,必要时使用防潮型电缆。环境因素应对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在多尘环境中,要为控制柜加装防尘滤网,定期更换。在潮湿地区,机房要安装除湿机,控制湿度。高温环境要确保通风散热良好,必要时加装空调。对于雷电多发区,要检查防雷装置是否完好,接地系统是否可靠。同时要做好防鼠工作,在电缆进出口处封堵严实,避免小动物咬坏线路。

4、电梯安全管理

4.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要确保电梯安全运行,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建立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以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制定涵盖日常巡查、定期维护和应急处置等环节的工作流程,并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保存相关资料备查。同时必须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划分物业公司、维保单位和使用者三方责任,配备专职或兼职电梯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监督,通过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些基础性工作构成了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只有制度健全、责任到位,才能为后续的维护保养、安全检查等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有效预防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

4.2加强日常维护保养

规范电梯维保工作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首先必须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维保单位,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维保频次和质量符合规定。所有维保人员必须持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标准化作业。每次维保完成后,维保人员和使用单位管理人员都要对维保内容进行确认,详细记录维保情况并由双方签字存档,确保维保工作可追溯。同时,日常检查工作同样不可忽视,管理人员需要每天对电梯运行状况进行巡查,特别要注意是否存在异常声响、震动等异常现象。要定期测试紧急报警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此外,保持电梯轿厢、层门等部位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杂物,避免因异物堆积影响电梯正常运行。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电梯日常维护的完整体系,只有严格执行才能有效预防故障发生。

4.3确保安全使用

规范电梯使用行为是确保乘梯安全的重要前提。首先要在电梯内外醒目位置张贴安全使用须知和注意事项标识,明确告知乘客正确的乘梯规范。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额定载重限制,禁止超载运行,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载重标识是否清晰可见。同时要加强对使用者的宣传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普及正确操作电梯按钮的方法,避免因误操作导致故障发生。在安全防护方面,要重点确保电梯门防夹装置灵敏有效,定期测试其感应功能,防止夹人事故发生。应急照明和通风设备要每月进行检查测试,确保在突发断电情况下能够正常启用。电梯监控系统要24小时保持正常运行,监控画面清晰可查,录像资料保存完整。这些措施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和维保单位共同配合落实,通过规范使用和完善防护,为乘客营造安全可靠的乘梯环境。日常管理中还要建立问题反馈机制,鼓励使用者及时报告发现的异常情况,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氛围。

4.4做好应急准备

为确保电梯突发故障时能够快速有效应对,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首先要制定详细的电梯困人救援预案,明确从故障发生到救援完成的全流程处置步骤,并指定各环节的责任人员。物业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电梯困人等突发情况,检验预案可行性并提升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配备专业的救援工具包,包括紧急开锁装置、手动盘车工具等专用设备,并确保这些设备随时可用。在电梯轿厢内要保证应急通话装置24小时畅通,监控中心要有人值守接听。此外,在每部电梯的显著位置都应张贴包含维保单位、物业值班和119等应急电话的标识,确保被困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获得帮助。

5、结论

电梯电气维保是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规范的维保工作不仅能预防电气故障发生,更能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建议从业人员持续提升专业技能,严格遵循维保规程,特别要重视电气系统的绝缘检测和接地保护。行业未来应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广电梯远程监测系统,实现故障预警和维保提醒功能。同时建议建立维保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维保透明度和可追溯性。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为电梯安全运行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何国宁,张活安. 电梯安装与维保专业"理虚实"一体化教学实践[J]. 中国电梯,2024,35(10):61-64.

[2] 伍伟. 浅谈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质量控制要点[J]. 石河子科技,2024(3):40-42.

[3] 韩楠. 电梯曳引钢带跑偏的原因及安装维保注意事项解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24(14):164-166.

[4] 梁恒章. 电梯曳引钢带跑偏的原因及安装维保注意事项解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23(9):151-153.

[5] 陆莫庆,吴钟超,马俊. 浅谈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质量控制要点[J]. 中国电梯,2022,33(24):51-54.

[6] 陶旭. 基于育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院校电梯安装与维护保养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咨询,2022(1):169-171.

[7] 陈明航,贾荣粮. 基于"1+X"证书制度的"电梯安装与故障维修"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与研究[J]. 中国电梯,2023,34(8):47-49,64.

[8] 陈杰. 一种电梯轿顶维保人员防止对重撞击装置的设计[J]. 中国电梯,2024,35(12):38-39,42.

[9] 叶俊杰,卢志斌,许轩彦,等. 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以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为例[J]. 数字化用户,2024(51):299-300.

[10] 蔡燕. 电梯鼓式制动器拆解保养要求及检查关注要点[J]. 中国电梯,2024,35(4):77-79.

作者简介:

钱送宝(1992.03)男,汉族,云南曲靖,本科,主要从事:电梯维修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