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文化主题跨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育人价值研究
朱辉
新疆博州博乐市第六中学 833400
摘要:本文探讨了以丁香文化为主题的跨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及其育人价值。通过挖掘丁香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其融入多个学科领域,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分析了该课程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塑造等方面的育人价值,旨在为学校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范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丁香文化;跨学科校本课程;育人价值
引言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结合学校的特色和地域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丁香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植物,在文学、艺术、医学等多个领域都有丰富的体现。以丁香文化为主题开发跨学科校本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丁香的文化内涵,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一、丁香的文化内涵
1.1文学意象
在文学作品的广阔天地里,丁香宛如一颗璀璨明珠,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丁香花是学校的校花,花色淡紫,朵朵聚拢,象征师生团结向上,谦逊勤奋。校内一簇簇丁香花成为学校独特的风景和课程资源。戴望舒的《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恰似梦幻泡影,是美丽、忧愁与哀怨的化身,作者借此抒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烈士丁香的故事》中,烈士丁香坚强的毅力、勇敢的斗志和忘我的牺牲精神,激励我们战胜困难、敢于担当、勇挑重担、积极向上。
1.2艺术表现
丁香不仅在文学中大放异彩,在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里也频繁现身。绘画作品中,画家凭借精湛技艺将丁香淡雅的姿态勾勒得栩栩如生,让观者仿佛能嗅到其清幽芬芳。音乐领域,诸多作品以丁香为主题,用灵动的旋律与深情的歌词,精准传达出丁香所蕴含的细腻情感。
1.3医学价值
丁香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具备温中降逆、补肾等诸多功效,能有效缓解脾胃虚寒、呃逆呕吐等症状。丁香的药用价值,彰显了传统文化中对自然植物的深入认知与合理运用。
1.4民俗文化
在部分地区的民俗文化里,丁香有着特殊的地位。丁香花常被制成香料、香囊,不仅可驱虫,还被视作辟邪的吉祥之物。传统节日时,人们用丁香装点环境,让其芬芳为节日增添热闹而温馨的氛围。
二、丁香文化主题跨学科校本课程开发
2.1课程目标
本课程分析梳理科学、生物、艺术、语文、劳动学科的课程标准,找到各年段对应的核心素养,以跨学科学习为路径,致力于让学生全方位了解丁香文化内涵,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跨学科思维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基。
1.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深入了解丁香在文学、艺术、医学、民俗等多领域文化知识,并熟练掌握与之相关的学科技能。
2.借助探究、实践等丰富活动,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3.课程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炽热热爱之情,精心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强烈的环保意识,塑造健全人格。
2.2课程内容
-文学与语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关于丁香的文学作品,深入剖析丁香在其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丰富文化内涵。同时,详细介绍丁香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使学生清晰了解丁香文化的发展脉络。
-艺术创作:积极开展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鼓励学生以丁香为核心主题进行富有个性的创作。通过艺术创作过程,有效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能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科学研究:精心组织学生对丁香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科学观察和研究,细致了解丁香的生长习性、生态环境等专业知识。开展提取丁香精油等实验探究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医学与健康:全面介绍丁香的药用价值和养生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丁香来维护身体健康。开展制作丁香茶等中医养生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民俗体验:有序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制作丁香香囊、提炼丁香精油、举办丁香文化节等与丁香紧密相关的民俗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丁香在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切实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3课程实施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法、探究法、实践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切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资源:充分整合学校图书馆、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多方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优质的学习资料。同时,邀请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走进课堂,为学生进行专业的专题讲座和细致的指导。
-教学评价:建立科学、系统、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涵盖学习态度、参与度等多方面。
三、丁香文化主题跨学科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3.1知识体系结构化。
借助精心设计的跨学科课程设置,学生如同开启了知识的宝藏大门,能够在文学、艺术、科学、医学、民俗等多个领域汲取丰富的知识。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丁香的文化内涵,还极大地拓宽了知识面,逐步形成更加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培育核心素养。
-跨学科思维能力:在课程学习进程中,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往往复杂且具综合性,这就要求他们把语文的思维发展、科学的观察方法、阅读想象创造方法等不同学科知识与方法巧妙整合。通过对问题多维度剖析,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以此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
-自主学习能力:课程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学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验等方式获取知识。这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能力:诸多课程活动以小组形式开展,学生在合作里交流想法、分享经验、分工协作,共同攻克学习难题,培养合作探究能力与团队精神。
-创新能力:艺术创作与科学研究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土壤,他们可尽情发挥想象与创造,用新颖形式表达对丁香文化见解,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
3.3情感塑造
-审美情趣:丁香那优雅的美丽姿态与淡雅迷人的香气,宛如一首悠扬的诗篇,能给人带来极致的美的享受。在艺术创作里,学生用画笔勾勒其神韵;文学欣赏中,感受文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丁香美学价值,从而逐渐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文化认同:丁香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部分,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学生通过深入学习丁香文化的起源、发展及阅读《丁香木马》《烈士丁香的故事》,能真切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并对内心油然而生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环保意识: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学生深入了解丁香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生长习性。他们认识到,一旦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丁香等生物将面临生存危机,从而深刻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紧迫性,增强环保意识与责任感。
结论:以丁香文化为主题的跨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意义重大且价值独特。深入挖掘丁香文化内涵,将诗词中的情感寓意、生物学特性等融入语文、科学、美术等多学科,打造特色校本课程。这为学生营造丰富学习体验,从知识汲取到能力锻炼,全方位促进其全面发展。实施时,精心选方法、整合资源,建多元评价体系。不断总结完善课程,推动持续发展。未来拓展研究实践,为学校教育和文化传承添更大助力。
参考文献:
[1]王宇.跨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育人功能实现[J].教育研究与实践,2023,10(3):22-27.
[2]林悦.文化主题校本课程的设计与育人价值探索[J].课程与教学论坛,2024,12(2):35-41.
本文系“五育”视角下融入丁香文化的跨学科主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KT-24090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