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镇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

周罗乐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后坪镇中心幼儿园 441606

摘要:

随着《学前教育法》的实施,乡镇幼儿园保育工作逐渐成为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分析乡镇幼儿园在资源配置、保教质量、师资建设等方面的现实困境,提出以政策保障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专业能力提升为突破点的系统性优化策略,并结合湖北、湖南、甘肃等地的实践经验,探索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作、因地制宜”的乡镇保育新模式,为促进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乡镇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挑战

(一)乡镇幼儿园的民生意义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幼儿园承担着保障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关键职能。《学前教育法》明确要求构建“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乡镇幼儿园作为农村学前教育的主阵地,其保育质量直接影响农村儿童的身心发展基础。

(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1. 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地区公办园覆盖率不足50%,农村幼儿园生均校园面积、教玩具配备等硬件指标显著低于城镇。

2. 师资队伍薄弱:乡镇保育员持证率不足40%,专业培训覆盖率低,部分人员缺乏儿童心理学知识与急救技能。

3. 保教理念滞后:存在“重看护轻教育”倾向,游戏化教学与幼小衔接实践不足。

4. 家园协作难度大:农村家长参与度低(年均不足1.5次),家庭教育观念与幼儿园教育目标存在偏差。

二、乡镇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优化路径

(一)强化政策保障,完善资源供给机制

1.基础设施改善显著

一是标准化建设成果:以黄冈市为例,近三年新建改建幼儿园87所,配备保健室比例从45%提升至78%。二是保育设备配置:武汉城市圈示范园实现"三区五室"标准(生活区、活动区、休息区;保健室、观察室等)

2. 优化布局规划:

实施“一镇一中心园”工程,依托乡镇中心园辐射村级教学点,形成“镇村一体化”管理网络(如甘肃省推进的“五级结对帮扶体系”)。  动态调整幼儿园布局,结合人口流动趋势新建、改扩建农村公办园,确保服务半径不超过3公里。

3. 加大财政投入:

落实生均经费补助(如湖南省农村园生均拨款达1200元/年),设立专项基金支持教具更新与安全设施建设。  推行“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吸引优秀人才扎根乡村(如甘肃省每年培养150名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

(二)构建专业化保育团队,提升服务能力

1. 实施"双轨制"培养

职教体系: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培养项目

在职培训:省级保育员技能大赛机制

2. 创新激励机制

建立职称评定绿色通道(案例:荆门市东宝区试点方案)

落实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平均提高待遇23%)

(三)深化保教融合,创新保育实践模式

1. 生活化课程设计:

开发乡土资源课程:利用农田、果园开展劳动教育,通过“种植体验”“民俗游戏”等活动渗透生活技能培养。

实施“观察-记录-支持”循环:建立幼儿成长档案,将如厕、进餐等生活环节纳入个性化指导范畴。

2. 生活化课程体系

开发《田园生活课程》(案例:咸宁市通山县乡土教材)

实施"五常法"生活教育(常组织、常整顿等)

3. 健康管理创新

建立体质监测数据库(恩施州试点覆盖2.3万幼儿)

开展中医保健实践(黄冈市蕲春县艾草熏蒸疗法)

(四)推动多方协同,激活社区教育网络

1、构建"三位一体"保育体系

实施"一园一策"改造计划(案例:孝感市云梦县建立专项改造基金),建立三级督导体系(县-镇-园)。

2. 家园共育模式

开展"家长保育课堂"(案例:宜昌市夷陵区每月主题培训),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档案。

3.社会支持网络

对接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案例:十堰市郧阳区"医教结合"项目),引入公益组织资源(如中国发展基金会营养改善计划)

三、实践案例与成效分析

(一)湖北省三位一体"保育体系

幼儿发展指标改善体质合格率提升18.2%,社会适应能力达标率提高24.6%。服务质量提升,家长满意度从71%升至89%,传染病发生率下降37%。

(二)湖南省“镇村一体化”管理模式

通过乡镇中心园统筹村级园师资培训与课程资源,2024年该省农村公办园占比提升至58%,保育员持证率达到65%,形成“以强带弱、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

(三)甘肃省“五维协同”保育体系

通过“政府投入+高校培养+园所实践+家庭参与+社区支持”的多维联动,该省农村幼儿园三年毛入园率突破94%,幼小衔接满意度提升至82%。

四、未来发展方向

1.数字化赋能:推广智能手环监测幼儿体能数据,利用AI技术开展个性化发展评估。

2.医教结合深化:与县级妇幼保健院建立绿色通道,定期开展发育筛查与心理干预。

3.政策法规细化:制定《乡镇幼儿园保育质量评估标准》,将游戏化教学、家园共育纳入考核指标。

结语

乡镇幼儿园保育质量的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以《学前教育法》为纲领,整合政策资源、优化服务供给、激活内生动力。通过构建专业化、本土化、人性化的保育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让每个农村儿童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R].2021

[2]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学前教育发展报告[R]. 2025.

[3] 甘肃省教育厅. 甘肃省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Z]. 2024.

[4]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S]. 2025.

[5] 周念丽. 乡村学前教育振兴路径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