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推进:基于“Q版音乐剧”的幼儿自信心培养摭谈
舒丽君
宁波市奉化区锦屏街道春晖幼儿园 315502
内容摘要:自信心是一个人奋发向前的动力。培养幼儿自信心是幼儿园基本责任。本文通过分析当今社会幼儿自信心缺乏的现状,以“Q版音乐剧”为载体,通过“四小”,即“小突破”、“小认可”、“小放纵”和“小事情”逐步推进,能达到幼儿萌生自信、获得自信、锻炼自信和突破自信等功能,是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Q版音乐剧;幼儿;自信心
当今社会,心理不健康的事例愈发增多,不少幼儿存在畏惧、胆怯、优柔寡断等不良情绪,缺乏“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这皆是自信心缺失的表现。家庭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觑,过度溺爱使孩子依赖心重,难以独自面对挑战;严厉批评易让孩子自我怀疑,害怕犯错;父母的高期望也会使孩子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中,这些都可能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
1.过度的关心和爱护
虽然二胎放开,但是幼儿依旧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长过于担心孩子的安全和健康,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和行为,孩子变得过于依赖家长,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遇到问题时总是寻求家长的帮助而不是自己解决。
2.过高的要求和期望
在学前阶段,家长常常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要求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不允许孩子犯错或失败,导致孩子对自己过于苛求,缺乏自信。
3.过分的指责和批评
九零后、零零后家长,大多都是被上一代宠着长大的家长,对管教孩子缺乏经验,对孩子的行为或表现经常给予负面的评价,导致孩子感到自卑和沮丧,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通过分析,从自我认知、社交能力、应对挑战、表达能力、情绪管理五个自信心表现维度,对本园中班的幼儿进行了抽样调查。
分析幼儿的自信心水平,只有20%的幼儿有较强的自信心,65%的幼儿一般,15%的幼儿自信心水平弱。
对于幼儿来说,自信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幼儿形成勇于挑战、克服困难、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前儿童具有自我中心主义和具象化思维特征,需要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来发展认知能力和自信心。而依托幼儿喜欢的、可爱的、短小的,融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服饰、表演等为一体的“Q版音乐剧”编演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自信,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一、给予不间断的“小突破”——挑战自我,萌生自信
在幼儿园“Q版音乐剧”中,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表演形式,可以帮助他们突破自我限制,从而萌生自信。这种不间断的“小突破”不仅能让幼儿在表演中找到乐趣,还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从而萌生自信。
1.尝试体验:小妙招“想一想,你喜欢的!”
幼儿对动物有特殊的情感,角色以动物为主的剧本能调动幼儿的情感共鸣,在编演中也能通过模仿小动物调动幼儿参与“Q版音乐剧”的积极性。
在一次午间听故事环节,孩子们常常会选择《小青虫的梦》这本绘本,渐渐地,他们对故事熟悉了起来,并自发地在表演区进行了绘本的表演。基于幼儿的兴趣和表演欲望,教师有了“小妙招”,决定开展一次以《小青虫的梦》为主题的音乐剧活动,让孩子尝试体验表演,“想一想,你喜欢的!”鼓励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萌生自信。
2.角色挑战:小挑战“试一试,你可以的!”
在“Q版音乐剧”中,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能力,为他们分配具有挑战性的角色。这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潜能,还能帮助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
在“Q版音乐剧”《小青虫的梦》的排练中,有一个孩子最初因为害羞和不自信,不敢在众人面前表演。老师根据个体差异,让他尝试扮演没有台词只有动作的“小树”,“试一试,你可以的!”于是,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他逐渐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勇敢地尝试了剧中的角色。这一过程中,他萌生了强烈的自信心,为他以后大胆上台表演奠定了基础。
3.技能提升:小步子“跳一跳,你够得着!”
维果斯基强调: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应作为“脚手架”,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提供支持,帮助孩子逐步提升自信心。根据“Q版音乐剧”实施的需要,将孩子们分成五大组,通过绘画、舞蹈、节奏、表演等训练,帮助其掌握音乐剧表演所需的基本技能。当幼儿看到自己的技能得到提升时,他们的自信心也会相应增强。
在排演中,有一个孩子特别引人注目。他平时在幼儿园里比较内向和害羞,在这次《小青虫的梦》中,他扮演了“小星星”的角色,一开始,他担心自己无法胜任。但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他逐渐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在表演当天,他的表现不仅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更让他自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成就感。“跳一跳,你够得着!”这次经历让他明白,只要有勇气和自信,他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编演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不间断的“小突破”挑战自我,不仅提升了艺术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还萌发了自信心。
二、输出不吝啬的“小认可”——积极鼓励,获得自信
幼儿在完成自己的行动中或还在进行时,最需要身边的人在一旁鼓励。因为幼儿时期不仅是幼儿能力的最佳发育期,也是心智成长的发展时期。所以,当幼儿在编演过程中遇到瓶颈和困难的时候,家长与教师也需要同时段输出不吝啬的“小认可”,跟进式地鼓励与夸奖,帮助幼儿获得自信。
1.重参与:认可有想表现的冲动
幼儿心理本身内部的主观因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因素。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Q版音乐剧”中,每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教师赋予幼儿充分的选择与自主权,只要他们愿意参与到音乐剧中,就已经克服了自己胆怯的心理,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在编演中强调重参与,并认可幼儿的表现冲动,并给予积极鼓励,是帮助他们获得自信的重要途径。
2.重过程:认可有想成功的冲动
“Q版音乐剧”重过程、认可努力并激发幼儿的成功冲动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在筹备和演出过程中,应注重幼儿参与的过程,而非仅仅关注最终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追求成功的冲动。
在《布袋和尚的传说之长汀萝卜》“Q版音乐剧”中,人人都想演布袋和尚,如如是个女孩子,但她也有想要表现的机会,于是,一场“角色竞演”就开始了。在过程中,老师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励,“戏剧中就是有女扮男装的传统,你做得很好,继续加油!”“你扮演的布袋和尚声音很响亮,大家都能听到!”如如在获得表扬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
3.重结果:认可有想分享的冲动
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虽然重视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样不能忽视结果的价值,尤其是当幼儿因为努力而取得成果时,他们往往会有强烈的分享冲动,教师和家长更要予以认可。
大班幼儿演绎的音乐剧《猫》,他们的表演获得了园内一等奖的好成绩。于是,他们走出幼儿园走向社区,通过精彩的表演赢得了社区爷爷奶奶的热烈掌声和高度认可。这种来自外界的认可和赞赏,让幼儿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自信。特别是对于那些曾经缺乏自信心的幼儿来说,这种认可更是成为了他们自信心的源泉。
在幼儿园的“Q版音乐剧”中,通过“小认可”积极鼓励,幼儿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表演和其他挑战。
三、制造不失态的“小放纵”——尝试实践,锻炼自信
在“Q版音乐剧”的领域中,通过制造“小放纵”的尝试实践,实际上是一种鼓励个人突破自我、勇于表现并锻炼自信的有效方式。这里的“小放纵”并非指无节制的放纵或偏离正轨的行为,而是指在音乐剧创作与表演中,给予自己一些尝试新事物、挑战自我限制的机会,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信。
1.想你所想:尊重想法与创意
当幼儿选择与自己性格或以往经验差异较大的角色进行尝试时,这是一种“小放纵”,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意,鼓励其走出舒适区,探索新的表演风格。
2.说你想说:鼓励表达与分享
当幼儿在剧本创作、道具制作或舞台设计上,尝试一些新颖、前卫的元素时,这也是一种“小放纵”,鼓励幼儿表达与分享,能推动幼儿不断突破创意的边界。
3.做你所做:支持实践与探索
“做你所做”鼓励幼儿在“Q版音乐剧”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表达方式。在音乐剧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诠释角色、设计动作和表达情感。幼儿在表演中,尝试不同的表演风格或技巧,如更加夸张的表情、更加细腻的肢体动作等,这也是幼儿对自我的一种“小放纵”,这种“小放纵”不仅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让他们在表演中更加投入和享受。
四、完成不简单的“小事情”——具身践行,增强自信
幼儿在“Q版音乐剧”编演过程中完成不简单的“小事情”,不仅是他们艺术成长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增强自信心的重要途径。包括参加参与大型的音乐剧表演或比赛、参与重要决策、承担角色互换等等,完成这些“小事情”不仅是对幼儿艺术能力的锻炼,更是对他们意志力和耐心的考验。通过不断努力和尝试,幼儿能够逐渐克服困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1.填补空白点:参与决策
在“Q版音乐剧”的准备过程中,教师由舞台主角成为幕后,留出“空白点”,让幼儿从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建构者,让幼儿参与“Q版音乐剧”的重大决策,如选择剧本、设计舞台布景、是否参与比赛等。这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2.选择兴趣点:互换角色
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各有所长。当能力较强的幼儿能表演自己在剧中的角色时,下一步鼓励幼儿选择兴趣点,尝试新的角色表演,从完成一件“小事情”变成挑战一件“大事情”,这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还能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责任感。
互换角色还能让幼儿在表演中尝试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从而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所在。当幼儿成功地扮演了一个原本不熟悉的角色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满足,这种成就感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深入探究点:反思复盘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社会理论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且能适应环境的探索者。幼儿在表演后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的表现如何,或者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教师鼓励幼儿探究音乐剧的情节,拓展剧情。通过自我反思,找到提升自信心的途径。
实践表明,“Q版音乐剧”能陶冶人的情操,通过师幼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打开幼儿接触社会的视野、拓宽了思路,在编编演演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发现幼儿对“Q版音乐剧”表现出人人喜欢、人人参与的现象,他们积极表现自我,充满阳光,勇敢自信,“Q版音乐剧”也逐渐形成了幼儿园的校园文化,也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载体,幼儿的参与率、合作率、表演率明显提升,促进了幼儿良好自信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管利民.音乐剧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 用意义 [J]. 试题与研究,2020(17): 130.
[2]杨仲霞.简析在学前教育中开展儿童音乐剧教学的实践策略[J].教学研究 ,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