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面向低空产业发展的无人机飞手培训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

作者

王伟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近年来,无人机的应用在农业、地质、电力等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对飞手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使得对无人机飞手的专业培训变得尤其重要。本研究以高效、精准的低空产业发展为背景,着重探讨无人机飞手的培训体系构建以及实践探索。依托现代教育理念、技术和教学方法,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贴合实际需要的无人机飞手的培训方式。通过对无人机的操作、维保、法规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飞手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实现了低空产业高效发展的目标。本研究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为无人机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科技技能人才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无人机飞手; 培训体系; 低空产业; 实践探索; 综合素质提升

引言

随着无人机技术在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无人机飞手的技能培训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无人机飞手的专业培训体系尚待完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亟需优化。为了达到低空产业高效精准发展的目标,这项研究主张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技术和教学方法来建立健全的无人机飞手培训体系,并实践探索,以培养出具备专业技能和高素质的飞手队伍。

1、低空产业的发展和无人机飞手需求

低空产业是指以航空、无人机技术为核心的新兴产业领域,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创新,无人机在低空产业中的应用逐渐扩展并得到了广泛认可[1]。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搭载遥感设备,无人机可以实现对农田生长情况、病虫害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2]。在地质勘探领域,无人机可以携带高精度的传感器,快速获取地质信息,帮助地质工作者进行勘探工作,降低了勘探成本并提高了勘探效率[3]。无人机在电力巡检、环境监测、物流配送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人机的应用不仅扩大了低空产业的领域范围,也提升了产业的效率和质量[4]。通过无人机,可以实现对低空区域的全方位监测和数据采集,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发展战略。,无人机还可以完成一些人力无法达到或危险程度较高的工作任务,有效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5]。

无人机正处于技术快速突破与应用快速增长的重要时期,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低空智联网是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基石,是在低空空域实现"人—机—物"三元融合万物智能互联的重要基础设施。低空智联网体系架构就是依托天空地海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传统互联网络向万物智能互联网络演进,形成适合低空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运营的实体网络空间,可为无人机产业发展提供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运营环境,对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看,无人机在低空产业中的应用为该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无人机技术的日益成熟,相信无人机在低空产业中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大的拓展和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6]。

2、无人机飞手的专业培训体系构建

2.1 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无人机飞手培训体系

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无人机飞手培训体系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低空产业的具体特点和无人机在各个领域的实际运用情况。只有充分了解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无人机操作的实际需求,才能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和方法。通过分析不同行业中无人机的使用特点,将培训内容细化为操作技能、维护知识、行业规范等方面,确保飞手能够胜任各种实际工作任务[7]。此外,培训体系还要考虑到技术更新的快速性,及时调整培训内容,保持与行业发展的同步。在构建培训体系时,还需要充分考虑飞手的基础水平和专业技能,设置不同级别或专业领域的培训课程,以满足不同飞手的需求[8]。总之,符合实际需求的无人机飞手培训体系应当立足于产业的实际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同时针对不同飞手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设置,以达到培养高素质飞手的目的。

2.2 采用现代教育理念技术和教学方法进行培训

针对无人机飞手的培训,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例如采用在线教育平台结合实地操作、模拟训练设备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培训[9]。通过视频直播、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让学员能够灵活、便捷地获取知识,提高培训效率。还可结合实际场景模拟训练,帮助飞手在真实环境中熟练掌握无人机的操作技能,提高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10]。通过定期考核评估学员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培训效果。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能够更好地适应无人机飞手培训的需求,提升学员的学习体验和培训质量。这种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出更符合低空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无人机飞手人才。

结束语

本研究为满足无人机低空应用,构建了无人机飞手的培训体系,实行全面深入的教学包括操作、维保和法规等教学,有效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和技能,对低空产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研究结果对相似领域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提供了参考。后续将研究针对无人机飞手的具体能力要求,为培训体系提供更详细的指导,支持低空产业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涛.我是无人机小飞手[J].航空世界,2022,(02):22-25.

[2]彭涛.我是无人机小飞手 无人机基础飞行姿态[J].航空世界,2022,(07):22-23.

[3]郭笑.消防救援无人机飞手职业化探索[J].中国消防,2021,(12):55-57.

[4]孙永生.无人机产业发展呼唤低空安防人才培训[J].教育家,2021,(05):28-29.

[5]徐倩影.职业无人机飞手养成记[J].时代邮刊,2023,(12):23-25.

[6]彭涛.我是无人机小飞手 探秘无人机(下)[J].航空世界,2022,(03):22-25.

[7]韩子明.无人机飞手职业体验活动探索与分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04):23-25.

[8]王文华.军用无人机侦察体系构建探索[J].中国航班,2020,0(07):0042-0042.

[9]樊邦奎,李云,张瑞雨.浅析低空智联网与无人机产业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21,40(09):1441-1450.

[10]运营合规组.美团无人机物流实践:低空运行的探索与展望[J].中国民用航空,2023,(0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