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背景下小初英语衔接状况及策略
范晓君
福建省泰宁县丹霞实验学校 福建 泰宁 354400
摘 要:在教育日益发展革新的今天,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的教学质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小初英语衔接是英语学习征程上的一个关键节点,但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就日常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小学英语是富有情趣和生机的,它就像是一首快乐的英文儿歌,一个妙趣横生的小游戏,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第一次接触到英语;而且初中英语的学习骤然变得“严肃”,语法,词汇量急剧增加。这一鲜明对比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升入初中就出现了学习英语的畏难心理。深入探讨小初英语衔接状况,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对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确保英语教学连贯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小初英语衔接;新教材背景;状况;策略
一、当前小初英语衔接现状
目前,小学到初中的英语衔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相互脱节,教学方法千差万别。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强调听力和口语,主要围绕日常简单话题,如“Hello”和“Goodbye”这样的基础表达进行反复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很高的趣味性,例如通过唱英文歌曲或玩游戏来学习单词;初中英语词汇量,语法复杂度陡然增加,涵盖了现在完成时和定语从句这类复杂的语法,在教学上趋向严密,注重知识的讲解和实践。在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小学和初中的教材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因此,初中教师经常觉得小学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而小学教师则觉得初中可能会重复教学内容,从而忽略了深入的教学讲解,造成了学生知识的漏洞,很难适应初中的学习【1】。
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缺乏连贯性。小学阶段学生多依赖教师引导,自主学习能力差,进入初中,面对大量词汇、复杂语法,不知如何预习、复习,难以独立解决学习问题。如小学课堂以教师讲授、学生跟读模仿为主,学生没有养成记笔记、总结归纳的习惯,而初中英语学习需学生自主整理知识体系。学习方法上,小学多为机械记忆,初中则需理解运用,这种转变学生难以适应,影响学习效果,打击学习积极性 。
二、新教材背景下小初英语衔接策略
(一)整合教学内容,搭建知识衔接桥梁
新教材实施背景下小学和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安排各有侧重,使二者存在明显区别和断层现象。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听说基础和英语学习兴趣,知识体系比较简单,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而且初中英语在词汇量,语法复杂度和语篇理解难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更加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所以急需整合教学内容。教师要对小学、初中教材知识点进行深度梳理,在细致的知识框架图帮助下,对重复内容进行准确定位,规避无效教学的同时,敏锐的找到知识空缺的地方。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掌握教学深度【2】。
某校和对口小学积极进行联合教研,致力破解小初英语的衔接困境。经过教研团队对教材的深度分析,他们观察到小学教材在描述日常简单行为时,如“I go to school by bike.”,学生大多只是对基础结构的初步了解。而初中阶段的一般现在时,不仅加入了第三人称单数变化,还涉及更多复杂句式,像“She usually goes to bed at ten o'clock.”“Does h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等。基于此,小学教师在高年级教学一般现在时时,精心设计了专项练习环节,通过创设“介绍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的情境,让学生大量练习第三人称单数句子,如“My father watches TV in the evening.”。初中教师在起始阶段,利用课堂前5分钟,通过播放小学教材中的相关动画片段,唤起学生对“I play football every day.”这类简单一般现在时句子的记忆,接着自然地引出第三人称单数变化规则的讲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对比讨论,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到知识的递进关系,顺利搭建起连贯的知识桥梁,为后续英语学习筑牢根基。
(二)优化教学方法,助力学习方式转变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大多运用趣味性教学法如英文歌曲,动画视频以及角色扮演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初步树立英语好感和认识。而且初中阶段的知识难度以及深度都有了很大的增加,课程体系也变得较为复杂,所以更加重视对知识系统性以及逻辑性的讲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
在某校六年级英语课堂中,过去单纯依靠游戏来推动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步得到了调整。以“My Weekend”的英语作文教学为例,教师布置了任务并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让学生就周末的活动进行讨论。组员们积极沟通,有的分享周末观影的心得,有的诉说出门野炊的有趣故事。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用简单的英语句子把这些活动记录下来,如“I watched a movie last weekend.”“We had a picnic in the park.”随后,各组选出代表在班级进行报告,这样既能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独立组织语言、团队合作交流。进入初中后,英语阅读课中,教师首先出示和阅读主题相联系的生动画面,放一段短短的谈话,就好像学关于校园生活方面的课文一样,出示校园场景的照片,放一段学生在校园里聊天的谈话,很快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文章,让学生圈画一些关键词,比如描写校园设施,课程和活动等词语,试着概括段落大意,顺利地实现了由小学阶段被动地接受知识向初中阶段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学习方式的过渡。
三、结语
总之,小初高中英语衔接问题涉及到教学内容及方法,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等诸多方面,对于学生英语学习连贯性以及长远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通过融合教学内容、梳理知识框架、避免重复教学、弥补知识空缺等措施,可以为学生架起一座坚实的知识桥梁;优化教学方法,将初中教学方式逐渐渗透到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去,并在初中开始时结合小学特色指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满足全新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秋芹.小初衔接下小学英语主题拓展阅读[J].文理导航(下旬),2025,(03):49-51.
[2]李秀英.小初英语阅读教学衔接问题及改进措施[J].课程教学研究,2024,(12):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