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初中数学教学路径分析

作者

刘鼓生

安福县城东学校 邮编:343200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于素质教育要求,如何实现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发展学生的核心能力,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传统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更注重学生对数学解题技巧的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数的提升,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不关注其能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教师要走出机械灌输的误区,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为进阶高难度数学学习和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背景;初中数学;教学路径

引言

为了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落到实处,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发现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采用各种方法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在明确班级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不断对其进行全方面培养,为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立足提供有力的支撑。

1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实践教学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支架,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多维度地总结探索,教师可引入丰富多样的实践元素来指导学生在学习期间对相关知识定理、知识概念进行学习。例如,在讲解“相似三角形以及相似图形结构”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尝试在生活中收集相似图形的案例,指导学生尝试从生活视角对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进行学习总结;同时教师在讲解二次函数的过程中也可引导学生尝试对二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联系课程知识来完成对相关数学概念的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联系数学知识点,结合生活实际,完成知识探索。

2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正心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一道数学题,让其成为学生心中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一道数学题都有着不同的解答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法,让学生能够将问题化繁为简,并从中汲取经验,对问题进行逐个击破,从而达到扩大解题思路,激发思维能力潜能的目的,通过对复杂数学运算知识转化为自己擅长领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运算解答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对知识点主动进行分析,再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通过运用多样化的情景教学模式,轻松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的学习效率直线提升,提高自身的数学运算能力.

3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

数学抽象是核心素养要素之一,但是现阶段多数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都比较薄弱。基于此,教师应该运用直观、具象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呈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背景中抽象得出数学概念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为了满足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可以根据数学课程内容,引入生活中相关的事物和场景,为学生创设贴近经验认知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形成理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发展。具体培养策略如下:在利用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抽象素养时,教师应该深入开发和课程知识点有关的生活素材。如在关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案例,包括学生座位图、电影院座位图、城市地标建筑图等等,将这些生活材料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给学生,同时说出几组表示事物位置的有序数对,让学生分小组观察生活图片,在图片中找出相应的位置,并上台插上电子图钉,使学生初步体会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抽象。随后,教师继续结合生活图片,指导学生两人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一组有序数对,另一人在图中指出位置,进行轮换问答练习,再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自学,用(a,b)形式将问答中的各组有序数对表示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在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达到数学抽象素养培育目标。

4立足学生基础,坚持循序渐进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人们对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数学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实现初步提升。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从基础抓起,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揠苗助长。教师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能力、学习基础等,不断优化教学和组织形式,让学生真正得到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实现学生的整体进步和全面发展。教师应坚持因势利导,逐步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要分析他们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引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认知和实践提升过程,学生的能力提升也不是直线式上升,而是螺旋式提高。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要实施层次化教学,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并在教学实践中做好个性化指导,这样能够确保初中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真正提高,进而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例如,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或者起步阶段,设置类似3x+5=14这样的方程让学生来求解。他们真正理解并学会以后,再设置a(x-1)=2(x+2)这样的方程,并做好相应的启发引导,让学生自主思考,或者合作探究。等他们都掌握了,再设置更富有变化性的类似试题,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更能够逐步提升能力。最后,让学生做好总结,画出思维导图,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学会了分析总结,从直观性试题,上升到一般性规律分析,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做好归纳总结,上升到高阶思维,真正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只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才能帮助学生更快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分析能力等,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J].试题与研究,2019(20):32-33.

[2]王仁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9(56):110.

[3]廖宗会.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