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微治理对班主任领导力的提升作用
姜莉莉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平阳实验学校 271200
摘要:班级微治理聚焦班级日常运行的细微之处,以精细化、精准化管理为核心,对班主任领导力提升意义重大。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助力班主任构建系统管理模块,实现班级制度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管理生态,提升规划、执行及综合协调能力。于班级文化建设而言,推动班主任塑造独特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文化塑造、传播与传承能力。从学生自主管理层面,有助于选拔培养得力学生助手,完善小组评比体系,通过活动挖掘学生潜能,提升班主任组织、引导与激励能力。班级微治理促使班主任从繁杂事务中解脱,提升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全方位增强对班级的引领和指导能力。
关键词:班级微治理;班主任领导力;班级管理
引言
在教育领域不断发展革新的当下,班级管理的理念与模式持续演进。班级微治理作为一种新兴且有效的管理理念,逐渐崭露头角。它专注于班级事务的细微环节,将管理重心下沉至具体细节、个体学生及日常活动。通过对班级微观层面的精心雕琢,营造良好班级氛围,构建和谐班级生态。班主任领导力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展现出的引领、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对班级发展方向与学生成长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深入探究班级微治理对班主任领导力的提升作用,对优化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班级微治理优化班级常规管理,提升班主任规划与执行能力
1.1构建系统管理模块,提升规划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是班级稳定运行的基石。在班级微治理理念指引下,班主任从班级管理整体出发,对班级常规管理进行模块化构建。新班级组建初期,面对背景、性格各异的学生,班主任需迅速确立班级发展目标与方向。依此整体思路,整合多项常规管理模块,如学生基本信息建档,全面掌握学生家庭、学习、兴趣等情况,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班级制度建立,明确行为准则、奖惩机制,规范学生行为;班级组织机构建设,合理设置班干部岗位,明确职责分工,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班级小组建设,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精神风貌;班级活动规划,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全面发展;家校沟通渠道建立,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1.2落实规章制度,增强执行能力
班级常规秩序管理不仅依赖合理规章制度与组织结构,更需班主任持之以恒地落实。班级建设初期,制度易执行,但随时间推移,部分制度可能被淡化。班主任需反思制度执行问题,确保其有效性。如在文明习惯养成制度和小组建设中,不能因学生热情减退而忽视。班主任要坚持强化落实,依据学情变化调整。教室卫生管理明确各区域标准,如地面每日三擦、随时清洁;文明礼仪方面,通过温习适应性课程规范学生行为。只有切实落实规章制度,才能增强班主任执行能力,保障班级管理长效性。
1.3形成良好管理生态,提高综合协调能力
班级常规管理秩序良好运转时,班主任可从繁琐事务中解脱,深入思考班级管理。有序的常规管理成为工作后盾,形成良好管理生态。班主任可从容提炼管理模块经验,思考班级建设更高层次目标,促进学生成长最优化及学习生活更有意义。在此过程中,班主任需协调学生、师生、家校等各方关系,合理安排班级事务,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班干部作用,加强家校沟通协作,提高综合协调能力,使班级管理更顺畅高效。
2班级微治理助力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主任文化塑造与传承能力
2.1塑造独特班级文化,增强文化塑造能力
班级文化是班级灵魂,对学生成长影响深远。班级微治理中,班主任从细微处塑造独特班级文化。通过开展丰富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文化节、社团活动等,挖掘班级特色元素,融入班级价值观与精神追求。如有的班级围绕“环保”开展系列活动,从校园到社区,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形成特色班级文化。班主任在活动策划、组织、引导中融入创意,使班级文化独具魅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文化塑造能力,凝聚学生、促进班级发展。
2.2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文化传播能力
独特班级文化可增强班级凝聚力。班主任通过班级微治理,将班级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班级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如设置班级荣誉墙展示学生成绩,开展“文明之星”“学习进步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发学生竞争与集体责任感。班主任要善于传播班级文化,组织展示活动,利用班级微信群等平台宣传成果,提升班级文化影响力,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认同与自豪感,提升文化传播能力。
2.3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培养文化传承能力
班级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班主任在班级微治理中,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又要结合时代与学生需求创新。如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组织诗词朗诵、书法绘画、传统节日庆祝等活动;结合互联网时代特点,利用新媒体创新班级文化传播方式,如制作短视频、开展线上交流活动。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班主任提升自身对文化的理解与把握能力,培养文化传承能力,使班级文化充满生机活力,为学生成长提供精神滋养。
3班级微治理推动学生自主管理,提升班主任的组织与引导能力
3.1选拔培养学生助手,提升组织能力
学生自主管理是班级微治理的重要体现。班主任在班级微治理中,科学选拔培养学生助手,提升班级管理组织能力。选拔小组长明确“外向有爱心、组织能力强、个人潜力突出”标准,通过自荐、投票、观察相结合选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团队活力。培养班干部给予充分信任,分配任务锻炼其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培养得力助手,班主任能更好组织班级活动,提高管理效率。
3.2完善小组评比体系,增强引导能力
完善小组评比体系是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手段。班主任制定全面合理的小组评比体系,涵盖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设置加分项鼓励课堂抢答、卫生优秀等行为,扣分项针对卫生问题、迟到等情况。每日公示、每周汇总、每月评选“优秀小组”,透明反馈让学生了解小组表现。班主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评比结果,培养规则与自我约束能力,完善小组评比体系,增强对学生自主管理的引导能力。
3.3以活动挖掘学生潜能,提升激励能力
丰富班级活动是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途径。班主任精心设计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课堂设计优化讨论环节,增设“跨组挑战赛”激发学习热情;课外组织文体、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特长。如校园运动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班主任及时鼓励肯定学生,激发积极性与创造力,提升激励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总结
班级微治理从班级常规管理、文化建设、学生自主管理等维度,全面提升了班主任领导力。通过构建系统常规管理模块、落实制度、形成良好管理生态,提升班主任规划、执行和综合协调能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塑造独特文化、增强凝聚力、实现传承创新,提升班主任文化塑造、传播和传承能力;在推动学生自主管理方面,选拔培养助手、完善评比体系、以活动挖掘潜能,提升班主任组织、引导和激励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兵世.“双减”背景下小学班主任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5,(03):149-151.
[2]吴秀芳,管华玉.班主任领导力构成及提升路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4,40(04):13-15.
[3]朱先锋.高中班主任如何提升自己的领导力[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3):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