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
梁艳
福建省泰宁县第四中学 福建 泰宁 354400
摘 要: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综合素养,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深厚感情,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媒介。但是,传统的初中古诗文教学模式通常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素养培养,致使学生很难深刻领悟古诗文魅力。所以,探究古诗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策略就成了现阶段语文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针对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改革起到一些有益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古诗文具有决定性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高质量材料,也是继承民族文化和塑造精神品格的重点内容。然而,受时代隔阂和古诗文本身语言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会遇到很多学习中的困难,很难真正体会其中的精华。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如何创新初中古诗文教学策略以助力学生打破学习困境、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是该视域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
一、强化诵读训练,感悟诗文韵律节奏
诵读作为一种传统而有效的古诗文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反复诵读可以激发学生语言中枢的活力,深化对词语的知觉和记忆。学生在持续吟诵中就像和古人交谈一样,能够直观而深刻地体会古诗文特有的韵律美。这韵律不是单纯的平仄协调和押韵,而是涉及诗句之间长短错落,节奏缓急等微妙的变化。以五言诗为例,常见的节奏是“二三”式,而七言诗则多采用“四三”式,这种不同的节奏组合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学生掌握了这些韵律,就能较好地把诗句结构拆解开来,了解字词对句子的影响,然后融会贯通,体会全诗之意【1】。与此同时,诵读帮助学生融入到诗歌创设的场景中,于抑扬顿挫之间,形成敏锐语感,对促进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给了他们日常语言表达和书写的丰富启示和范式。
《诗经·关雎》这首诗很有代表性,很适合进行诵读教学。课堂一开始,教师就进行了富有感染力的示范阅读,通过清晰准确的语音和抑扬顿挫的语调,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节奏。在诗的前半部分,“关关”这两个字短暂地停了下来,模仿了雎鸠鸟清晰的叫声。通过“雎鸠”的连续阅读,稍作延伸,营造出一种遥远的氛围;后半部分“在河”二字一顿,“之洲”三字相连,表现了河流和沙洲画面感。学生仔细听完之后,再跟读一遍,并初步摹仿教师的节奏和语气。然后进入自读部分,经过反复吟诵后,逐渐沉浸到诗歌所描写的场景之中。有些学生在舒缓的韵律里,似乎看见悠悠的河水和沙洲里嬉游的鸠;有些人在温柔的声调中,领略到了男人第一次见到女人那份腼腆而美丽的崇拜。学生通过不断地吟诵感悟,深刻地领略到诗的韵律美,同时为下文深挖诗歌内涵、领悟古代爱情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情境教学,还原诗文生动意境
情境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依据,它强调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者主动地构建知识。古诗文由于产生年代较长、语言凝炼抽象等特点,对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情境教学正好可以突破这一藩篱,使本来隐晦的诗文内容具象化【2】。通过创设与诗文有关的情境,比如借助声,像,角色扮演等各种手段来启动学生各种感官,让学生仿若跨越时空,切身进入古诗文中描述的天地。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能够主动地去感知、体验和思考。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表层含义,更能深刻地领略其所包含的感情和意境,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审美鉴赏能力并使他们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来品读诗文。与此同时,学生从情境中得到的独特情感还可以引发其创造灵感、提高审美创造素养、推动语文核心素养整体发展。
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巧妙地运用了多媒体工具,精心构建了教学场景。上课之前,教师搜集了洞庭湖在各种天气条件下拍摄的许多高清图片和动态视频。课堂上,当讲解到“濛濛细雨,连月色都没有打开”时,教师播放一段阴雨连绵、湖面雾气弥漫的视频,灰暗的色调、细密的雨丝以及低沉压抑的音效,一瞬间就把学生引入范仲淹作品里那种阴晦气氛里。学生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有些人禁不住发出了轻轻的叹息,似乎他们正伫立在岳阳楼靠窗的位置上,注视着那满眼萧条。接着,在呈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晴明之景时,阳光明媚的画面、波光粼粼的湖水和欢快的鸟鸣声,让学生们眼前一亮,脸上露出愉悦的神情。这时,教师就会带领学生结合课文中精致的描述,与大家一起分享他们仿若沉浸在其中的感觉。学生发言热烈,或叙述了他们在阴雨天气里目睹洞庭湖之郁闷,或谈了晴明时节湖面之开阔瑰丽。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下,学生们对作者在不同情境下情感的变化理解得更为深刻,真切地体会到了“先做人后做事”这一伟大情怀的内涵。
三、结语
总之,加强诵读训练,创设情境教学,是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中开展初中古诗文教学行之有效的策略。诵读使学生体会韵律节奏,促进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能力;情境式的教学方法旨在恢复诗歌的意境,并推动学生在审美欣赏和创新能力上的成长。当然初中古诗文的教学策略还远远不止这些,教师应该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比较阅读,拓展延伸等等,来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内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不断关注学生学习需求和反馈信息,做到因材施教,真正把古诗文教学作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坚强后盾,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古诗文滋养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春燕,车亚荟.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古诗文教学策略探究[J].大学,2023,(17):90-93.
[2]吕晓莉.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D].聊城大学,2023.DOI:10.27214/d.cnki.glcsu.2023.00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