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校就业质量提升工程

作者

刘小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110136

一、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招收学生的数量持续攀升。2025 年,全国范围内本硕博毕业生已达到约 1222 万人,相较于 2007年的 495 万人,提升了 727 万人,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的同时也给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与就业质量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一方面随着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与落地,实体经济行业热点频发,就业市场对于机械制造(含汽车)、电子通信、能源化工等专业应届生的需求逐步提升;另一方面互联网、房地产、教育培训等行业下行也对如今的校招求职市场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校招求职市场环境的变化,令大部分毕业生有了“秋招懈怠”、“扎堆考研”、“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观望心态”等状态。未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就业能力稍显不足与难以准确定位自身能力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存在的突出问题。

针对目前学生所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应以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为总体目标,以职业选择与定位为主要切入点,通过“一站式”就业指导帮扶计划提供专业化、全程化就业指导,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力、引导学生精准定位自身能力和谨慎选择合适岗位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二、实施路径

1. 引导学生树立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以劳动价值观涵养就业观,优化职业选择。

高校应引导学生树立正新时代劳动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要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学生应懂得,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 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都同样值得我们尊重;第二,学生要相信美好生活是由劳动创造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今天所有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劳动人民辛勤的双手。

用劳动价值观涵养价值观,是学生优化职业选择的重要基础。一方面,用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涵养学生就业观有利于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就业岗位和制定与自身条件、社会需求相符合的职业规划,是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选择问题的现实需求,也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效果的有力措施。另一方面,用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涵养学生就业观是大学生成长为知识与劳动“复合型人才”的基础,激发大学生释放劳动创造的潜能,懂得在劳动实践中挥洒汗水与智慧、锻炼能力、优化职业选择、展现自我价值,为学生成成功和今后发展发展奠定基础。

2. 全面了解学生再就业过程中的困难与需求,提供专业化、全程化就业指导。

第一,全面解读应届毕业生就业政策、积极落实“一揽子”稳就业举措。近三年,以教育部为主的各部委推行了普通高校学生基层就业、应征入伍、自主创业等一系列落实稳就业举措。辅导员应向学生全面解读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要让学生切实的了解和体会到国家和学校帮助学生就业的决心,调整应届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心态。

第二,多渠道获取就业信息,精准发布就业信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全方位获取招聘信息,精准发布发布就业信息,并对重点企业和重点岗位进行详细的讲解以引导和加强企业引才方式,深入了解公司以及所发布岗位的具体情况,方便学生高效了解相关招聘信息,寻找理想岗位。

第三,组织开展简历制作、应聘技巧提升等就业帮扶专项指导。“有效简历不够”和“目标院校学生简历投递不足”是校招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现象,通过开展简历制作、应聘技巧提升等专项指导为毕业生在简历制作、面试应聘方面深度解惑,助力同学们调整状态,全力争取机会,积极择业、就业,为全面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答疑解惑、夯实基础。

第四,精准帮扶重点群体毕业生,积极落实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点对点帮扶举措。要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加大政策性岗位吸纳力度,如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与地方各级机关公务员招录、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工作、“三支一扶”计划、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方面信息的及时发布与解读,并开展线上线下就业能力培训,缓解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3. 引导学生精准定位自身能力,谨慎选择合适岗位,履行契约精神。

要引导学生选择与自己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契合的职业,合理的吸取和接纳多方信息,要理性、谨慎择业,寻找合理定位,扬长避短,精准就业。与此同时,也要提醒学生不要盲目择业,要做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成长的第一课是能够学会担负责任,学生要对自己的选择进行慎重且充分的考虑,如果一旦遇到心仪的岗位要善于把握机会,谨慎抉择并履行契约精神。

4. 跟踪毕业生后续职业发展,积攒优质毕业生就业案例资源,推动后续校友联动,全力提升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大部分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和初入职场阶段都会出现迷茫、退缩和不适应的情况,面临此类情况,应当做好毕业生就业之后的跟踪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口碑化服务帮助毕业生克服心理障碍、度过职业尴尬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状态快速适应职场环境。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优质毕业生资源举办就业季答疑交流沙龙,旨在全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提升就业质量。

三、预期成效

就业质量提升工程是作为毕业生辅导员需要长期性、持续性推进的重要工作。职业选择与定位“一站式”就业指导通过全面了解学生再就业过程中的困难与需求,通过树立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提供专业化、全程化就业指导、引导学生精准定位自身能力、积攒优质毕业生就业案例资源推动后续校友联动等方式发明合法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6.

【2】习近平 ;.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0.

【3】朱之文 ;.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 [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

【4】王晓燕、杨颖东,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十三[J]. 教育研,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