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陈梦云
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引言
在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成为了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改革计算教学方式,开展趣味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欢乐的环境中锻炼计算能力。同时,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计算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日常授课期间,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纠正其不爱验算、书写潦草、不愿动笔等行为,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心态对待数学计算题,助力其运算能力的持续进阶,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分析
(一)学生计算能力不足
在当前的计算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不足属于一个热点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成绩。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口算、笔算、简算等多方面,学生的计算速度慢,而且计算准确率低,不能高效且高质地算出答案,究其根本就是学生没有掌握计算方法,或是对计算公式的应用不够熟练。
(二)计算练习方式单一
练习是计算教学中的关键一环,也是学生巩固计算知识的必由之路。就现阶段的教学现状来说,小学数学课上的计算练习方式比较单一化,通常就是以题海战术为主,促使学生机械式的做题。除此之外,教师没有提供更多的计算练习机会,导致学生计算兴趣低下,不愿意主动做一些数学计算题[1]。
(三)计算习惯还未养成
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容忽视,若是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计算水平势必会有所降低。目前,小学生的数学计算习惯并不好,很多人都没有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通常是以一次的计算结果为准,致使计算结果出现了偏差。另外,一部分学生还有不爱动笔、大致估算、数字书写模糊的不良习惯。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解决热点问题的措施
(一)加大计算教学力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应加大计算教学力度,将计算融入到每一节数学课,勤于检验学生对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计算教学方案。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例子,让学生意识到计算的重要性。这样,能够端正学生的数学计算态度,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认识,促使其主动投入到计算教学中。此外,教师要将计算与其他的课程内容相结合,一边传授新的数学知识,一边带领学生复习各种计算公式。例如,解答某一道应用题时,教师通常会指导学生列出解题的算式,然后让其自主进行计算。如今,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讲解应用题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思考应使用哪一个计算公式,以及这一题是否能用简便算法。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复习数学计算知识,对计算能力的发展十分有益。
(二)创新计算练习方式
针对计算练习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积极创新练习方式。为了契合小学生的兴趣偏好,教师可以将计算练习融入到游戏中,打造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速算技巧。例如,开展《分数加法和减法》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计算大闯关”的竞技游戏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游戏。教师要在各关卡中设计不同的计算题,一方面要包含分数的加减计算,另一方面还要涉及曾经学过的四则运算、小数计算题、运算律等内容,全方位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计算兴趣将被充分调动,可以积极参与计算练习,有利于提升计算教学的实效性。平时,教师也可以勤于开展口算比赛、趣味抢答等多元化的游戏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练习路径[2]。
(三)培养学生计算习惯
开展小学生的计算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计算习惯,切实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通常,数学计算主要包括审题、列式、计算、验算等常规化步骤,教师需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首先,要让学生认真读题,看清计算题中的加减乘除符号。其次,运用曾经学过的计算公式列式子,清晰写下每一个数字,以免出现看错或写错的情况。再次,要认真计算每一步,尤其要注意计算过程中的进位和借位。最后,不要急着写下最终的结果,指导学生进行验算,检查自己的计算步骤和结果是否正确。养成“四步走”的好习惯,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水平将会稳步提升,对于以后的数学学习有所助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计算教学中,主要存在教学方式单一、习惯不好、学生计算能力较低等热点问题。要想更好地开展计算教学,数学教师应该着重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通过开展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养成计算习惯、加大计算教学力度等,提升计算教学实效,给小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其自主锻炼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月礼 .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其对策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00257-00257.
[2] 梁祚刚 , 韦红群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其措施分析 [J]. 课程教育研究 , 2018(5):154-155.
[3] 王亚男 .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及其对策 [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全文版 ) 教育科学 , 2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