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背景下高职院校“运动 - 思政”协同育人的意义和作用
郝静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河北省 石家庄市 050000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不健康生活方式蔓延,超重和肥胖问题严峻,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 个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旨在引导全民树立科学体重管理观念、养成健康习惯。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生产建设一线力量,其身体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影响产业发展质量,且因侧重技能实践、课余时间灵活、职业涉体力操作等特点,在体重管理和思想教育上需求特殊,因此开展“运动—思政”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顺应时代要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举措,对解决学生体重问题、提升综合素养作用显著。
二、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群体特征
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多方面明显差异。学习上,以技能学习为主,实践课程较多,长时间技能训练可能导致身体局部疲劳,缺乏系统运动锻炼易引发身体机能下降。生活中,部分学生因远离父母监管,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常出现作息不规律、饮食不科学的情况,如熬夜打游戏、暴饮暴食等,这些是体重异常的重要诱因。职业规划上,他们未来多从事技术操作、服务等一线工作,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胜任工作的基础,健康心理和高尚道德品质是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高职院校学生体重管理现状
相关调研显示,高职院校学生超重和肥胖比例逐年上升。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体重管理重视不足,缺乏主动锻炼意识,课余时间多用于娱乐;另一方面,学校在体重管理教育上投入和引导不够,未形成完善支持体系。这种现状不仅影响学生健康,还可能阻碍职业发展,如某些对身体素质有要求的职业,超重或肥胖可能成为就业障碍。
三、高职院校“运动—思政”协同育人的独特意义
(一)契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精湛专业技能和健康身心素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运动 - 思政”协同育人模式通过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使其具备胜任职业岗位的身体基础;通过思政教育培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使其拥有良好职业素养。该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未来从事机械加工的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可适应长时间站立作业和精密操作,思政教育培养的严谨态度能减少操作失误,保障生产安全。
(二)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突出问题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在体重管理和思想道德方面的突出问题,“运动-思政” 协同育人模式能精准解决。体重管理上,组织技能相关体能训练、趣味性体育比赛等多样化活动,激发运动兴趣,帮助消耗热量、控制体重。思想道德上,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活动,借助体育精神中的拼搏、协作、诚信等元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改善不良习惯。例如,开展技能操作相关体能训练时,融入团队协作的思政内容,让学生明白实际工作中相互配合、坚守诚信才能提高效率和质量。
四、高职院校“运动—思政”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体重管理能力,保障职业发展基础
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职业岗位对身体素质有特定要求,如幼师需充沛精力陪伴孩子,机械维修工需良好体力搬运器械。“运动 - 思政”协同育人通过系统体育训练,助学生掌握科学运动方法,提升身体机能,有效控制体重。同时,思政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身体素质与职业发展的密切关联,增强体重管理的重视度与主动性。例如,学校可按专业设置体育课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增加负重训练、精准操作相关体能练习以适应机床操作的体力与专注力需求,并强调良好身体素质对精密加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力。
(二)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立足社会、实现职业发展的关键。“运动-思政”协同育人能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多种职业素养。团队体育项目中,学生相互配合、分工协作,可提升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这是众多职业岗位的重要要求。体育竞赛中,遵守规则、尊重对手的表现,能培育规则意识和诚信品质,对未来遵守职业规范、坚守职业道德意义重大。思政教育提炼升华这些精神品质,让学生理解其在职业场景中的价值。如模拟企业生产流程的团队体育竞赛,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能体会团队协作对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三)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韧性,应对职业挑战
高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会面临诸多挑战与压力,良好心理韧性至关重要。体育运动常伴随困难挫折,如长跑中的体力极限、比赛失利等,学生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能锻炼意志力和抗压能力。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失败,培养积极心态和坚韧精神。例如,长跑训练中,学生体力不支想放弃时,教师通过思政引导,让其明白坚持的意义,联想到未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也需这种精神,进而增强心理韧性。
五、结语
在“体重管理年”背景下,高职院校 “运动 - 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意义重大。它契合人才培养目标,能有效解决学生在体重管理和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提升综合素养,为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奠定基础。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通过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实践路径,可推动该模式深入开展。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积极探索实践,不断优化育人效果,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同时为“体重管理年”活动推进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郭彦博 . 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J]. 辽宁体育科技,2023 年第 4 期:126-130.
作者简介:郝静(1985-),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课题来源 : 2025 年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体重管理年”背景下高职院校“运动 - 思政”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编号 :2025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