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作者

孙艳

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00

引言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亟需与时俱进。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效果的提升不仅依赖于内容的传授,更依赖于教师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教学能力。

一、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深刻且广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和形式,也对教育内容、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资源,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内的传统教学,而是通过网络平台、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渠道拓宽了知识传播的途径,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将教育内容传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形成更加灵活且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形式。其次,新媒体的互动性特点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交流,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可以在多种互动平台上发表意见、讨论问题、进行自我表达,这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兴趣需求。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工具,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反应,从而更精准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第三,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多元化、立体化。通过融媒体的方式,传统的教学内容得以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这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观念。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一)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以适应信息化教学的新要求。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不仅决定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设计往往以讲授为主,教师主导,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媒体工具的特性,设计更为灵活和创新的教学方案。首先,教师应深入分析课程内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设计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块,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融入多媒体资源和互动形式,通过视频、音频、图表等方式展示复杂的理论概念,使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更加直观和具体。其次,教师还应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通过新媒体平台,教师可以在课前发布相关的学习资源,课中进行互动讨论,课后进行在线测评和作业反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其参与感和学习动机。此外,教学设计还应当关注个性化差异,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跟踪,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中得到充分发展。

(二)强化课堂管理与互动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课堂管理与互动能力的强化是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依靠面对面的授课和手工管理,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课堂管理和互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首先,教师应当学会合理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课堂管理,借助课堂互动平台、即时反馈系统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情况。通过课堂在线投票、即时问答等形式,教师能够随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和补充。这种实时性和灵活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管理的效率与精度。其次,强化课堂互动能力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不仅要通过传统的讲解进行知识传授,还应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参与。教师可以通过设定讨论话题、小组合作、线上问答等方式,鼓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批判性思维的碰撞,从而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全面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创建课堂讨论群,课后继续进行问题探讨和知识补充,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互动能力的提升还应体现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上。

(三)提升信息化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提升信息化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以便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新媒体工具的优势。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不仅仅是对教师技术能力的要求,更是对其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深化。首先,教师应当熟悉并掌握各种新媒体技术工具的使用,包括教学管理平台、在线协作工具、虚拟课堂等,通过这些技术手段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互动与反馈机会。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开展课程内容的讲解、讨论、评估等活动,通过智能化系统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个性化学习分析,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指导。其次,教师还应加强对多种媒体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力,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形式展示思想政治理论的精髓,使复杂的理论知识以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教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筛选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量激增,虚假信息和不准确的信息也层出不穷,教师应具备足够的信息鉴别能力,能够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知识,为学生提供科学、准确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应通过积极参与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创造并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和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通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与互动能力,以及信息化素养与技术应用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质量。教师应不断适应技术变化,将新媒体工具融入教学中,促进课堂内容与学生实践的深度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姜慧 , 李爱红 . 将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24(04):60-63..

[2] 米华全 , 温柳婷 . 高校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 : 培育价值、构成要素与实践路径 [J].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01):150-164.

[3] 严向远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落实制度自信教育的价值和策略 [J]. 科学咨询 ,2025,(10):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