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尹建洮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摘要】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与社会环境的演变,教师肩负着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重任。然而,当前建设过程中遭遇诸多挑战,如多元思想的冲击、职业倦怠的蔓延以及制度机制的不完善等。本文深入剖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旨在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与方向,助力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师德师风;建设策略
引言
高职院校教师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其思想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为做好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特别是2023年末,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质量标准》),对引领高校全面做好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建强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立足质量标准内容要求,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形势,深入探讨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这一重要课题,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1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背景与重要性
1.1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特别是《质量标准》明确指出要将教师党建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督查督办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也强调“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可见,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就必须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
1.2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首先在于立德。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其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表现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还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保障,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
2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2.1思想观念多元化带来的冲击
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碰撞。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可能会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思想困惑和价值取向模糊等问题。这不仅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其教学行为和育人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在多元思想的背景下,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
2.2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
高职院校教师肩负着教学、实践等多方面的任务,工作压力较大。长期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进而影响其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表现。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效果,还可能导致教师出现消极情绪和不规范行为。如何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3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尽管高职院校已将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制度不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在落实《质量标准》方面还缺少强有力的举措和办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效果,制约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因此,推动《质量标准》落实落地,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是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
3加强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3.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师思想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教师思想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建立健全教师定期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轮训,帮助教师增强思想政治觉悟。
3.2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体系是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准入、招聘引进、职称评聘、导师遴选、评优奖励、项目申报等的首要要求,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例如,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标准,建立师德师风档案,将师德师风和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发挥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和党委教师工作部作用,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的日常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教师的不当行为。通过这些措施,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保障,促进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
3.3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内核,对教师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建设校园文化景观等方式,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注重教师文化建设,开展教师文化活动,如教师节庆祝活动、教师文化节等,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对优秀教师激励奖励,完善相关制度,宣传优秀教师典型,讲好中国教育家故事。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构建浓厚的校园氛围。
4结语
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高职院校从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推进。通过深入剖析当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策略与建议,这既是推动落实《质量标准》的具体举措,也将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水平,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保障,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织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党〔2023〕66号)
[2]徐健.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研究[J].大学,2021,(24):65-67.
[3]薛晓辉.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45):122-123.
[4]乔万俊.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工作路径研究[J].林区教学,2024,(01):57-60.
作者简介:尹建洮(1984——),男,汉族,辽宁锦州人,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重点课题“高职院校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工作机制研究”(2024GXDJ-ZD030)研究成果;本文为辽宁建筑职业学院2024年度学校党建研究课题“高职院校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工作机制研究”(JZZYDJ-2024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