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翁梓濠
台山市敬修职业技术学校 5292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各行业变革的核心动力。在教育培训领域,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的创新至关重要。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相关平台,我们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推动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和合理调配,有效增强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引言
“‘互联网+’在职业教育的运用推动了该领域的创新发展。自2017年起,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实现‘网络学习空间全面覆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普遍应用’的目标。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等相关机构发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到了2023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中将“打造职业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列为重点工作。这些举措反映出国家对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结合的高度重视,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方向和目标。作为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技术’,应紧跟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潜力,积极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实践。”
1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面临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主要依赖讲授和示范。这种传统方式可能降低学生兴趣,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提高教育效果,教师需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讨论、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和实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单一可能是因为教师能力不足、资源匮乏等,这就需要提升教师能力,加强资源建设,改革教育体制。
1.2教学过程中重结果、轻思考
中职信息技术教育常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果,忽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往往倾向于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完成学习任务,而非他们的思考过程。这种现象可能源于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的关联度低、教学资源和时间的限制,以及教师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局限。然而,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可能会抑制学生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导致应试思维,降低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2基于“互联网+”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2.1有效运用线上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成效
线上教学平台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关键工具,其发展日益成熟。得益于“互联网+”的推动,微课、MOOC等线上学习平台应运而生,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互联网+”的深入,这些平台的功能也日益丰富。首先,需挑选适宜的线上教学平台。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学实际挑选合适的线上平台,以满足混合式教学的基本需求。例如,某些中职学校选用微课作为主要线上平台,通过微课上传教学课件、视频等资源,满足学生在线学习需求。其次,应不断优化线上教学平台的功能。教师应积极与平台服务提供商沟通,推动平台功能的升级和优化,以适应个性化、分层次的教学需求。比如,平台的预警功能能够自动提醒未按时参与学习的学生和教师,教师据此可以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未参与学习的原因。随着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个性化、分层次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的优势,持续完善其功能,为教师进行个性化、分层次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2.2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笔试和实操考核,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我们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项目评价、综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能力。例如,可以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同时,还可以引入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长历程。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3强化师生互动,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强化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更方便地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学习任务、组织讨论、分享学习资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学生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与教师进行互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参与讨论和学习活动,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2.4打造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拓宽学生视野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应积极打造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引入国内外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案例,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技术。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信息检索、分析和处理能力。此外,还可以组织线上线下的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或分享,让学生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和行业需求。通过打造开放共享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结语
“互联网+”为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并把握这一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探索和实践,以实现中职“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深化改革,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职“信息技术”教学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铎.“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新通信,2023,25(05):90-92.
[2]何叶.基于“互联网+”的中职“信息技术”教学研究[J].中国培训,2022(12):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