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策略

作者

赵芸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民族中学,安徽 阜阳,236600

摘要:在新课标构筑出的课堂观中,情感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是两大核心环节。情感教育既有益于帮助学生识别、理解、调节及表达情感,又有助于培养其同理心,懂得用心体恤及关爱他人等,对学生的健康及良性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聚焦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寻学生的情感培养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培养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板块明确指出“使学生...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并重点强调学生应“具备丰富、细腻的情感去审视世界、审视内心,从而形成健全人格。”初中生正处于情感认知迅猛发展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情感丰富,思维活跃,具备较强的可塑性,正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时期。以阅读为阵地,牢牢抓住这一“拔节育穗期”实施常态化的情感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还能促进其情感的健康发展,使之成长为情感细腻,情感认知及情感价值观兼具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培养策略却有可为。

一、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教师情感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的有机统一

“亲其师,信其道”。在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情感的传递着、滋养者,因而发挥出其榜样及引导作用,形成榜样效应,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有着直观且深远的影响。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展示出高尚的道德品质及良好的情感关怀,在阅读课堂上以礼貌、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和个体差异,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展现出个人情感魅力,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语言、表情、动作都要传递出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直观而感受到教师对语文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在课文的朗读时,教师更应借助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调将文本中的情感“一览无余”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受到广而深的情感触动。同样,身为教师,也应该将学生的良性发展视为重心,不仅要与学生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还尤其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其必要的情感支持,当学生遇到困境时主动关心,为情感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土壤。

二、深挖教材育人养料,情感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的齐头并举

作为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基础科,语文课程有着得天独厚的情感教育优势,尤其是教材中,更是富含情感教育养料,深挖其中的育人养料并因地制宜地进行拓展、延伸,是培养学生健全情感的关键。因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以教材为核心,具备教材全局观,以课本为载体挖掘隐含的情感教育元素,详细批注情感教育点位,以有的放矢的展开情感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情感体验。

如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故乡》的阅读教学中,《故乡》作为鲁迅的代表作之一,文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情感教育元素。文中借对记忆中故乡美丽画面的描绘,映衬出在现实中看到故乡破败但依然难以割舍的怀念之情。而中年闰土的变化,更是映射出鲁迅现实的无奈与悲哀之情。闰土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一个“石像一般”的麻木的人,以及杨二嫂从“豆腐西施”变成一个自私、刻薄的“圆规”,都在深刻地揭示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悲哀与无奈之情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文章结尾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又蕴含着作者对未来的浓浓希冀之情,尽管现实残酷,但人们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新的生活。《故乡》全篇虽然无情字着墨,但处处有请,处处留情,深入解码文章内涵,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汹涌的内心深处,全面体验其思乡之情、无奈之情及憧憬之情,可有效达到培养学生情感的效果。

三、角色情境构建,情感体验及情感认知培养的多位一体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基于情境,即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习者所处的情境,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的行为和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倡导“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情境教学通过创造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知识,使之以更高地能动性展开学习,继而为教师更好地展开情感教育奠定基础,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及运用语文知识提供前提。

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孔乙己》为例,聚焦于课文内容,老师一方面可利用多媒体展示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图片、文字资料,有破败的街道,有贫困的百姓生活场景,还有赶考的科举考生,详细呈现当时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差距巨大的现状,带领学生走进孔乙己所处的大时代背景,继而直观理解为什么孔乙己执着于长衫,为什么他在社会中处于如此尴尬又悲惨的境地,初步体会到作者对封建时代的批判与悲哀之情。讲解课文后,再于教室一角模拟咸亨酒店场景,摆放几张简单桌椅当作酒桌,设置一个类似柜台的简单区域,在周围张贴写有“温酒”“茴香豆”等字样的纸条,配以轻柔的旧时酒馆背景音乐...学生分别以小组为单位扮演“我”“孔乙己”“掌柜”等经典角色,“穿越”到孔乙己所处的生活时代,亲眼目睹他常光顾的咸亨酒店,直观感受社会底层人物聚集场所的独特氛围,身临其境地体会小说中压抑、悲凉的情感基调,情感教育效果也会更佳。期间再设计“如果你是咸亨酒店的酒客,看到孔乙己被众人嘲笑,你会选择挺身而出帮助他,还是随波逐流一起嘲笑?为什么?”促使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设身处地地考虑在当时社会环境下的选择,从而对人性的善恶、冷漠与善良有更深入的思考,健全情感也于无形中得以形成。

结语:在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核心环节,是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石。语文教师唯有充分意识到语文课程所肩负教学使命,将情感教育置于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从发挥个人引导作用着手,积极挖掘情感育人素材,并重视多元情境的创设,方能为学生提供直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情感认知,形成健全人格,为其步入终身化发展道路奠基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桂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 [J]. 甘肃教育研究, 2025, (03): 128-130.

[2]胡玉萍.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J]. 学周刊, 2025, (05): 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