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化作业在小学阶段的应用与优化策略
马佳佳
合肥市蜀麓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数学游戏化作业是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的主要策略。其核心是通过数学知识与游戏的结合,促进学生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为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鉴于此,教师可以从理论实际、策略优化、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详细研究。
关键词:游戏化;小学数学;优化策略
数学游戏化作业在小学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推进,如何通过游戏化作业使学生能力提高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现状收集大量的数据,优化策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数学游戏化作业在小学阶段的应用意义
首先,数学游戏化作业的含义是指在数学作业的设计环节融入一些游戏元素,通过趣味性、互动性等任务的激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而且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小学现在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一些复杂问题没有直接解决问题的方向,都需要有教师加以引导,可是过多的引导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还会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所以布置数学作业时引入游戏化因素,既可以让学生迅速完成任务,又能对学生展开锻炼。其次,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是极为正常的,教师引入游戏化作业吸引学生注意力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数学游戏化作业在小学阶段的应用与优化策略
(一)作业和游戏相衔接
为了让作业变得丰富多彩,教师要倡导把游戏化教学与作业深度融合,让游戏成为辅助工具,而不是一个空头口号。教师所布置的一系列作业均与教学目标相衔接,这样才可以起到促进教学任务的迅速开展。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后完成作业环节学生也是主体,所以作业设计一定要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理解并完成,公平的给每个小朋友机会。而教师所涉及的作业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知识来定。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小数乘法”这一内容。小数乘法在数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解决现实中复杂的计算,还能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所以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以将团队协作游戏代入其中,也就是让学生课后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具体的办法如下:请全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自由选择队伍,教师成为引领者。选完队伍后,教师要告诉学生对自己的成员进行分工。第一个环节,通过网络请每组的两位同学列竖式,看哪个小组同学列得又快又准。第二个环节,组内的组长安排第三名成员对前两名成员所设计的题目进行计算,并给出最终答案。每一个环节中答题又快又准的小组可以获得分数,此时教师还需要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下节课上课前进行单独奖励。这样的做法以一种比赛的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这就提高了完成作业的效率,使数学知识以游戏的形式在生活中变得更加生动。
(二)作业环境游戏化
作业环境游戏化策略的构建能够有效促进游戏化教学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策略的指引下,教师的第一任务就是与家长取得联系,表明来意。在学校教师已经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构思,开辟出更多适宜学生活动的区域,但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回家后还是会学习,所以家里作业环境也可以完成改造,布置游戏化元素。例如:校内设计游戏区域、探究区域,回家后家里设计数学区域,这些空间不仅可以为游戏化开展提供支持,也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而又灵活的学习环境。不过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哪些策略的开展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挑战,要多与家长取得联系。有时间的话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发挥ai、微课、vr等手段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氛围。不管是软件工具的应用,还是环境的设计,都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学习乐趣,从而获得良好的体验。由于教师和家长所设计的环境是满足不同学生的,所以教师在设计之前最好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游戏设计,确保每一个学生在游戏中都可以获得成就感。比如对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作业的设计可以简单些,让学生在游戏环境中感受到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并完成任务即可;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就可以适当的增加难度,让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三)注重作业游戏反思和评价
作业布置完成后,教师观察完学生的作业情况要开展反思和评价。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个反复学习的过程。首先,可以让学生自己分享作业完成时体验和感受,包括着学生在游戏中的收获。其中一名同学跟老师分享,“老师 我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不是特别地好,因为小组内的其他同学有着不同的想法,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最后虽然按照小组内其他同学的想法获得了正确的答案,但我依然坚持认为我的是正确的……”这就表明学生在小组内部产生了意见的分歧,遇到问题时都没有团结一致去解决问题,直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作业。遇到这类的问题,教师要先跟小组内的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和交流,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和游戏机制之间的密切联系性,随后让学生再一次进行探讨,得出本次作业的答案。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给出适当的鼓励和评价。这一评价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多个方面。同时教师给出指导意见时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而是给出适当的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水平究竟如何。最后,教师还需要对游戏化作业教学策略的实施进行反思,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自己所记录到的数据,评估策略开展的可行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优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化作业在小学阶段的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然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不断优化游戏化作业的实施策略,注重学生差异性。相信未来在教师的努力,学生配合之下,游戏化作业必将在小学教育中发挥重大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殷慧雪.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J]. 数学小灵通(中旬刊), 2025, (03): 45-46.
[2]陈岚.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 (05):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