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深化改革背景下盐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策略研究

作者

杨旭

射阳县盘湾中学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盐城作为农业大市,具备独特的资源优势与生态禀赋。文章聚焦深化改革背景下盐城乡村产业振兴,分析盐城乡村产业现状,剖析面临的问题,从产业结构、经营主体、产业融合、要素保障及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五个方面提出振兴策略,旨在为盐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面且具操作性的方案,推动盐城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取得更大突破。

关键词:深化改革;盐城;乡村产业振兴;策略研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等要求,为乡村产业发展指明方向。盐城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平原农业区,农业资源丰富,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454.4亿元,在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中独占鳌头。然而,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下,盐城乡村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研究盐城乡村产业振兴策略对推动盐城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盐城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剖析

(一)发展现状

盐城在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均实现稳步增长。通过实施“番茄—水稻”高效轮作模式,盐都区尚庄镇的农业产值和效益显著提升。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形成了3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其中8个为省级示范联合体,有效带动了农户发展。此外,盐城还积极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如大丰荷兰花海成为“赏花经济”的典范。互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建立了1.36万家电商平台和网店,以及49个省级“一村一品一店”电商示范村,农村电商销售额年增速超过20%。

(二)面临问题

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多重挑战。首先,部分地区农业过度依赖传统种植养殖,缺乏竞争力,农产品加工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其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技术管理水平低,农民合作社运作不规范,龙头企业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最后,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多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深度体验产品,同时“互联网+农业”模式中电商平台服务和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产业融合主体协作不紧密。最后,乡村产业融资困难,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高素质人才缺乏,引才留才困难,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农业规模化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盐城乡村产业竞争力

为了提升盐城乡村产业的竞争力,首先需要从宏观层面加强规划引领,制定差异化的产业规划。例如,滨海县可利用沿海滩涂资源发展海洋特色产业,而东台市则可依托土地资源打造绿色果蔬产业基地。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每3-5年修订规划,确保其科学性和适应性,为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推动产业升级方面,政府需积极引导并提供资金支持。设立农产品加工业扶持资金,对引进先进设备的企业给予补贴,鼓励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政府还应给予智慧农业、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土地和税收优惠,吸引企业入驻,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发展特色产业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盐城丰富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如阜宁大糕、东台西瓜等,需加强保护与开发,打造区域公用品牌,统一包装和质量标准,提升市场竞争力。组织特色农产品参加国际展会,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此外,挖掘地方文化,将淮剧、杂技文化融入农产品营销,开发文化创意农产品,如以淮剧脸谱为设计元素的包装,不仅丰富产品内涵,还能增强文化附加值。

三、壮大经营主体,激发盐城乡村产业发展活力

为促进农业现代化,政府推出多项措施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先,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计划”,为新注册的家庭农场提供启动资金补贴,以及对示范合作社进行奖励,金额从数千到数十万元不等。同时,政府承担培训费用,组织经营主体负责人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企业管理,以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其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模式,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农户权益不受侵害。最后,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程”,提供专项基金和科研启动资金,与本地高校合作培养本土人才,并建立“乡贤智库”吸引乡贤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四、促进产业融合,拓展盐城乡村产业发展空间

盐城正通过农旅融合、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以及强化产业融合主体协作三大策略,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与农业现代化。首先,盐城可以打造“四季盐城”乡村旅游品牌,根据季节变化推出特色旅游产品,如春季赏花、夏季采摘、秋季观叶、冬季滑雪等,同时建设高品质乡村民宿,并对达到一定星级标准的民宿提供奖励。此外,通过开发“农业+研学”产品,如盐都区蔬菜种植基地的研学课程,吸引学生和家庭参与,增强农业的教育功能。

其次,盐城深化“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建设农产品电商大数据中心,整合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和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并调整生产策略。同时,鼓励企业通过直播带货,并对销售额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奖励。此外,可以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构建三级物流网络,设立村级物流服务点,确保农产品的新鲜直达。

最后,盐城强化产业融合主体之间的协作,成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由政府、企业、高校等组成,定期举办论坛促进交流合作。同时,建立产业融合项目库,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和贷款贴息,以促进产业融合项目的落地实施。

五、强化要素保障,夯实盐城乡村产业发展基础

为夯实盐城乡村产业发展基础,需强化要素保障,具体措施包括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土地供给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设立不低于10亿元的盐城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基金,支持项目建设,并创新金融产品如“农业供应链金融”和“农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以提供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融资渠道。同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范围,并提供超过50%的保费补贴,以降低农业经营风险。

其次,保障土地供给方面,需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实现线上交易,提高效率和透明度。建立土地流转价格指导机制,制定指导价以保护农民利益,并优先为规模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安排建设用地指标。探索“点状供地”模式,解决乡村旅游等项目用地问题,确保乡村产业发展有充足的土地资源。

最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加大农村道路建设投入,实现行政村通双车道四级公路,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农产品外运和游客进入。推进水利设施现代化改造,建设智能灌溉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5G网络全覆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为乡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

综上所述,本研究深入分析盐城乡村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从多个方面提出振兴策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经营主体、促进产业融合、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可有效提升盐城乡村产业竞争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参考文献:

[1]李尚成.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研究——以盐城市为例[J].甘肃农业,2023(03):37-40.

[2]王甫同;周万中;周郑翔;花露.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盐城加速度[J].江苏农村经济,2020(04):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