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学数学为本位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路径
刘影 齐春杰
黑龙江省大庆市直属机关第一小学校
摘要:度量衡不仅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与历史、科学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度量衡的故事”作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一个案例,旨在通过探索度量衡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科学技术原理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文以“度量衡的故事”为例,探讨如何在小学阶段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跨学科;度量衡
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发展,小学习惯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时代发展的冲击,被如今的学科整合学习——即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把学科知识、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在一起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学习教育中能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概念,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一、以小学数学为本位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重要性
(一)拓宽知识视野
度量衡的发展史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面积、质量、容积等单位的换算等具体知识,更让学生了解了度量衡单位是随着历史和社会的需求而变化,通过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的形成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明白数学并非冰冷的数字游戏,它来自于人类生活和社会。
(二)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实验活动,亲自动手体验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精准的数据。例如让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去测量物体的质量或者体积,去计算这些量之间的关系,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度量衡的理解,还可以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
(三)促进团队合作与创造性思维
跨学科主题活动学习重在项目学习,项目重在团队活动。基于“度量衡的故事”为主题,可设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制作度量衡的小型展览,如制作展板、编写解说词等。学生不仅要用到数学方面的知识,还必须借助美术、语言文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起到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并能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以小学数学为本位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策略
(一)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一,认知基础知识,在这个阶段,就是要让学生知晓基本的度量衡(长度、重量、容量等基本的度量单位),以及相应的换算,让学生对该类问题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提升历史文化修养,度量衡不是简单的数字和单位的简单相加,它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探索度量衡的发生演变过程可以了解到古人是如何建立和运用度量体系的,度量衡在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如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度的统一等内容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度量衡在封建统治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更注重历史文化的吸收和理解。
第三,重视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提倡学生进行简单实验活动,亲身体验测量,在测量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科学原理。设计一些动手实践的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使用天平称一称,用尺子量一量物体有多长。
最后,通过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力求培养学生所学知识到解决生活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学生负责校园绿化的种植时对所需土地面积的计算问题,以及学生在家中帮父母做饭时如何使用厨房的秤和量杯等生活常识[1]。
(二)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利用历史故事,引入度量衡这个概念,比如我们可以讲述一些关于度量衡发展的历史,讲述中国乃至人类其他文明度量衡发展情况,让学生了解度量衡发展的历史。比如,可以介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统一度量衡制度的情况,让学生感受一下,在中国古代,也有先人们实施过标准化测量工具的努力,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度量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影响,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在土地丈量方面,古埃及人是用绳和水来丈量土地情况,了解人们处理实际问题的智慧。
实验教学则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操作的能力,在课堂上进行一次测学校内树木的高度或者是教室内的面积这个简单的小实验,通过合作交流,学生要完成这个测量过程,并对数据进行整理。
除了历史故事、科学实验外,文学作品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学习载体。选择或创作与度量衡相关的儿童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对度量衡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记忆。如编写小探险家巧用度量衡知识解决迷宫难题的故事,或选择经典的寓言故事改编成度量衡版故事,让学生在阅读寓言故事时,不知不觉地接受相关的知识[2]。
(三)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首先,课堂讲解与讨论是引导学生进入度量衡世界的有效方式。讲授或介绍度量衡史的相关情况可以设置生动的度量衡话题吸引学生参与,比如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入度量衡教学,介绍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推行统一度量衡政策、古埃及人将绳子和水用于测量土地等办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对不同国度的度量衡制度与文化根源进行讨论,比如不同度量衡文化、系统的不同形成原因、度量衡制度背后对各自的市场需求,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进行度量衡标准化的意义。
其次,项目式学习给予学生“展示所学”的机会。我给出一个小课题:度量衡的小研究——在合作学习小组的帮助下完成报告或制作成展板的形式表现所掌握的知识。收集资料、分析信息、拟写报告、成果展示。部分小组可制作成展示板并配有解说演示;部分小组可制作一个微电影来展示或分析。
最后,角色扮演不失为一种饶有趣味且成效显著的教学手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扮演古代的商人或者科学家,对商品交易的场景或是科学发现的历程加以模拟,进而切身体会度量衡在日常生产生活当中所具备的关键意义[3]。
结论:综上所述,在以小学数学为本位学科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如经过“度量衡的故事”,对数学的学习理解之外,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所以老师应加大这方面的探讨与推行力度,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在将来的学习中和生活中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杨伟凤.跨学科理念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路径[J].读写算,2025,(12):106-108.
[2]刘姝君,刘誉,王晨阳.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游戏化教学设计[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5,(04):12-13.
[3]张晓航.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5,(11):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