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
曲玮婕
渭源县田家河学校 甘肃定西 748200
引言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还能让学生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古诗词年代久远、语言晦涩难懂,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导致学生学习古诗词存在一定困难,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探索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部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过于注重字词解释和诗句翻译,将教学目标局限于对古诗词字面意思的理解,忽视了古诗词的意境美、情感美和文化内涵的挖掘。这样的教学使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也无法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导致古诗词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二)教学内容处理缺乏深度与广度
在教学内容上,一些教师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教学,对古诗词的背景知识、作者生平经历等介绍不足,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和深层含义理解困难。同时,教学内容局限于单首诗词,缺乏对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诗词的整合与拓展,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难以形成对古诗词的全面认识。
(三)教学方法单一僵化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往往逐字逐句地进行解读,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影响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
(一)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注重多元素养培养
1.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确立全面、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准确理解古诗词的字词含义、诗句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通过朗读、吟诵等方式体会诗歌的音乐性。例如,在教学《敕勒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明快,体会草原的辽阔与壮美。
2.深入挖掘古诗词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感。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诗词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如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讲述李白离开家乡漂泊在外的经历,让学生更能体会到诗中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注重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词的意境美、形象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用语言或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比如在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时,让学生根据诗句描绘出山间秋天的傍晚景色,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优化教学内容处理,拓展教学深度与广度
1.加强古诗词背景知识的介绍,为学生理解诗词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前应深入研究诗词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社会状况、作者的个人经历等,并将这些知识生动有趣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在教学杜甫的《春望》时,详细介绍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杜甫在战乱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中忧国忧民的情感。
2.整合教材资源,对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古诗词进行归类教学。例如,将描写四季风光的诗词如《咏柳》《小池》《山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放在一起教学,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诗人笔下同一季节景色的特点,体会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或者对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的诗词进行专题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情感的发展变化,拓宽学生的诗词视野,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古诗词知识体系。
3.适当补充与古诗词相关的经典故事、文学典故、诗词评论等拓展性内容,丰富教学内容。比如在教学《赠汪伦》时,讲述李白与汪伦之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动人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深厚情谊。同时,引入古人对这首诗的评论,如“妙境形容,天然巧合,毫无痕迹”(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和理解古诗词,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情境教学法
教师可以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的意境。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乡村田园的图片、视频,播放悠扬的古筝音乐,营造一种宁静、祥和的乡村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小村庄,亲眼目睹白发翁媪的悠闲、三个儿子的活泼可爱,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所描绘的画面和表达的情感。
2.小组合作学习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古诗词的学习任务展开合作学习。例如,在探究古诗词的情感主题时,各小组可以分工合作,有的查找诗词创作背景资料,有的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语,有的讨论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等,然后小组内交流汇总,形成小组报告,并在全班进行分享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3.诵读感悟法
古诗词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韵律美、节奏美,体会诗词的情感。可以采用多种诵读形式,如自由诵读、个别诵读、小组诵读、配乐诵读、分角色诵读等。例如在教学《将进酒》时,让学生在激昂的配乐中大声诵读,感受李白豪迈奔放的情感和诗歌的磅礴气势。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的技巧,如重音、停顿、语调等,让学生通过诵读传达出诗词的情感韵味,在诵读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4.角色扮演法
对于一些叙事性较强的古诗词,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木兰、父亲、母亲、同行战友等角色,将诗歌改编成短剧进行表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感受木兰替父从军的英勇和孝顺,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古诗词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结束语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处理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优化策略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从而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优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小学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作家天地,2025,(07):25-27.
[2]孙晓慧.探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以统编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为例[J].小学生(上旬刊),2025,(02):115-117.
[3]吴飞.深度学习理论支持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4,(12):66-68.
[4]周文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5):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