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境教学法在美术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作者

张钰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沈北分校 110000

摘要: 情境教学法以其独特的魅力为美术教育注入新活力,契合学生认知特点与美术学科本质。本文深入探讨情境教学法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详细阐述基于不同教学场景、学生年龄阶段、艺术形式以及借助现代技术的创新实践策略,并结合实例分析成效,提出实施要点,旨在为美术教师优化教学提供新思路,推动美术教育迈向新高度,助力学生在情境化美术学习中释放潜能、提升素养。

关键词: 美术大单元教学;文化传承;民间美术情境教学法;创新实践;学生素养

一、引言

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与创意实践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有时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热情。情境教学法打破沉闷课堂氛围,通过创设生动、真实且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将学生带入艺术情境之中,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美术魅力,主动探索、表达与创造,成为当下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情境教学法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习兴趣

相较于枯燥理论讲解,如在素描基础教学时,模拟艺术大师工作室情境,摆放石膏像、画架、古典音乐环绕,学生瞬间被带入艺术创作氛围,好奇心与探索欲被点燃,对原本单调的排线、构图练习充满期待,主动拿起画笔开启素描之旅。

(二)增强情感体验

在欣赏梵高《向日葵》时,创设画家生平情境,讲述梵高创作背景、内心挣扎,学生置身其中,能深切体会画家通过笔触、色彩传达的炽热情感,不再是单纯观看画面,而是与画作深度共鸣,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谛。

(三)促进知识理解

学习中国传统工笔画,打造古代宫廷画室情境,从工具准备(如精致毛笔、矿物颜料)到绘画流程(勾线、渲染步骤展示),学生在情境中直观了解工笔画技法、审美标准,比书本抽象知识更易吸收,精准掌握工笔画精髓。

(四)培养创新思维

“未来城市”主题创作课,创设科幻电影场景般的情境,有虚拟城市蓝图、光影特效,学生思维受环境激发,摆脱现实局限,大胆想象,运用新材料、新技法构建千奇百怪的未来都市,创新火花不断迸发。

三、情境教学法在美术教育中的创新实践策略

(一)基于教学场景的创新

1. 生活场景还原

在“家居装饰画设计”课,将教室一角布置成家的模样,有沙发、茶几、空白墙面,学生以主人身份,依据整体风格、色彩搭配设计装饰画,考虑实际空间、光线因素,作品贴合生活又独具创意,如为简约北欧风客厅设计清新绿植主题水彩画。

2. 自然场景模拟

教水彩风景画,带学生户外写生或在教室利用虚拟现实(VR)模拟自然场景,鸟鸣声、微风拂面感俱全,学生观察光影变幻、色彩层次,下笔如有神,画出的山水有灵动感,如描绘春日山林时,准确捕捉嫩绿、鹅黄等新生色彩过渡。

(二)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情境适配

1. 小学低年级

以童话故事为情境,如“小红帽的森林冒险”,学生用彩泥塑造角色、搭建场景,过程中感受形状、色彩搭配,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作品童趣盎然,小红帽的小红帽、大灰狼的灰毛等颜色选择直观鲜明。

2. 小学高年级

结合历史故事,“赤壁之战场景绘画”,在了解战役背景后,学生运用水墨技法展现宏大战争场面,思考画面布局、人物动态,作品有情节、有深度,如有的学生突出火烧赤壁时火光冲天、战船交错的震撼画面。

3. 中学阶段

引入艺术思潮情境,“印象派的光影探索”,讲述 19 世纪巴黎社会、科技变革催生印象派,学生模仿印象派画家户外写生,捕捉瞬间光影,用松散笔触、鲜明色彩创作,理解艺术与时代关联,作品展现个人对光影独特见解。

(三)依据艺术形式的情境创设

1. 绘画领域

古典油画教学,模拟欧洲文艺复兴画室,从服饰、道具到模特摆姿,还原当时创作环境,学生感受古典油画严谨造型、细腻质感表现,如绘制圣母像时注重人物神态端庄、服饰褶皱光影处理。

2. 手工制作

“民间剪纸艺术”课,走进乡村剪纸艺人工作室情境,土炕、窗花剪纸样本、传统剪刀,学生学民俗寓意、剪纸刀法,作品饱含乡土气息,剪出连年有余、喜鹊登梅等传统图案,传承民间文化。

3. 雕塑创作

以古希腊雕塑工坊为情境,展示大理石块、雕刻工具,讲解人体比例、动态美学,学生在敲凿中体会雕塑体量感、空间感,作品展现力量之美,如仿古希腊运动员雕塑,肌肉线条流畅、姿态矫健。

(四)借助现代技术拓展情境边界

1. 多媒体融合情境

利用动画、视频讲解动漫角色设计,播放热门动漫片段分析角色性格与造型关联,学生结合软件绘制原创角色,五官、服饰设计独特,色彩搭配符合角色设定,如设计勇敢的小战士,用鲜明暖色调、硬朗线条。

2. 线上虚拟展览情境

疫情期间,通过线上平台搭建虚拟博物馆展览情境,学生“漫步”展厅欣赏古今中外名作,利用弹幕交流、线上导览深入了解作品,返校后创作受启发,风格多样,有的借鉴古典油画构图,有的融入现代装置艺术理念。

四、情境教学法在美术教育中的实践成效实例分析

某中学在一学期美术课运用情境教学法后,成效显著。知识技能上,学生熟练掌握多种绘画技法,如水墨晕染、油画厚涂,手工制作精准度、创意性提升;审美素养方面,能深度赏析作品,撰写赏析报告见解深刻,从构图、色彩、主题挖掘内涵;创意表现突出,设计作品屡获校内外奖项,如校园文化节海报设计新颖吸睛,运用潮流元素结合校园特色,彰显青春活力;学习态度转变巨大,从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参与,课堂活跃度高,课后自主探索美术知识,社团活动参与热情高涨。

五、情境教学法在美术教育中的实施要点

(一)情境创设紧扣教学目标

无论是模拟历史情境还是生活场景,要以美术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为核心,如在“装饰艺术史”教学,创设不同时代室内装饰情境,让学生观察装饰风格演变同时,掌握各时代典型图案、色彩运用,避免情境流于形式。

(二)情境真实且具启发性

自然写生情境要还原自然真实光影、声音,激发学生感知;故事性情境留有悬念、启发思考,如“神秘城堡绘画”,城堡主人身份不明,促使学生通过画面暗示,发挥想象完善故事,提升创作内涵。

(三)合理把控情境时长与节奏

户外写生情境不宜过长,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要适时引导观察重点;室内情境转换时,衔接紧凑,如从古典绘画情境切换到现代艺术情境,通过对比作品快速过渡,保障教学连贯性。

(四)关注个体差异融入情境

对美术基础薄弱学生,在情境中安排简单任务、提供辅助,如小组合作手工,负责基础材料准备;对有天赋学生,设置拓展挑战,如在高级绘画情境中要求创新技法运用,让每个学生在情境中成长。

六、结论

情境教学法为美术教育打开创新之门,通过多元创新实践策略,适应不同教学需求,让美术课堂生动鲜活。它有效提升学生美术素养,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精神。未来,随着教育技术发展、教育理念更新,美术教师应持续深挖情境教学潜力,融合多元文化、新兴技术,为学生营造更优质美术学习情境,使美术教育成为滋养学生心灵、培育艺术人才的沃土,推动美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作者简介:张钰,回族,女,河北省张家口市人,本科学历,职称:二级教师,小学美术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