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林强

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 048000

一、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起着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物理这门学科的内容比较抽象,很多知识点很难凭借简单的文字和口语表达变得生动起来。自制教具凭借具体、形象的物理模型和实验装置,把那些抽象理论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让物理变得直观又有趣味感。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来,就会被激发出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去,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热闹,互动交流也会得到加强。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这些知识点。

(二)促进理解与记忆

自制教具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当中,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记忆变得有效。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借助具体教具模型形象地呈现出来。这样就使学生能够形象地感知物理现象与原理,并降低理解难度[1]。学生动手操作并观看教具的过程增强了其感官体验,使得多种认知通道得以被激活,从而使知识获得深入加工。实践活动中互动和反馈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记忆痕迹,进而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提升自身将所学知识灵活迁移运用的能力,以达到更扎实也更持久的学习效果。

二、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融入课堂教学环节

自制教具需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有效地融合进去,成为教学进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依照教学内容来合理规划并选用教具,在实施理论讲解时配合演示,让学生直观地领悟到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在课堂上的实验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自制教具来做探究类的学习,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起实践意识。而且教具要穿插到课前导学、课上讲授以及课堂实验和课后回顾等各个部分,做到知识呈现出多个层面并且反复加深记忆的效果。在系统化使用教具的情况下,推动课堂教学互动且有趣味性,从而改善教学成效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高中物理人教版《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滑轮、皮筋、硬纸板和旧的玩具车轮自己动手制作小车和斜面轨道。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制的小车放在斜面上下滑行,然后通过秒表计时或者通过手机拍摄来记录小车的运动过程,观察小车的速度是如何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教师通过学生制作出来的教具能够使抽象的概念更加直观,提升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与实践操作技能,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住“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等重要概念。

(二)组织实验操作活动

高中物理教学期间,引导学生运用自制教具完成实验操作活动,是有效的策略。教师应该依据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然后引领学生分成小组采用自制教具动手操作,亲自感受物理现象以及实验的过程。借助实验活动加深对物理原理的认识,锻炼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要重视实验过程中的引领与监督工作,保证实验符合规范且安全。当实验结束之后,组织学生们展开探讨并且做总结,促使他们表达自己的实验体会和成绩,进而巩固所学知识。此种策略改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让理论与实践得到融合。

例如,高中物理人教版《重力与弹力》里,教师组织学生用身边的材料做弹簧测力计,把透明塑料瓶,皮筋,小钩子和刻度纸条等组合起来做成一个简单的测力计。在课堂上,同学们用自己做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悬挂物体的重量,再看弹簧伸长了多少,探究弹力和重力的关系。这样的实际操作使学生们不仅明白弹力朝哪,多大,而且了解到胡克定理的基本内容。这样的实验活动提升了同学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增强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钻研物理知识。

(三)开展教具制作比赛或项目

组织自制教具制作比赛或者项目,这对于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通过开展类似活动,能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并促使他们对物理知识加以深入了解。教师可以指定明晰的制作主题和评判准则,从而引导学生将已学内容灵活运用,去规划一些既有实际意义又不乏创意的新颖教具,在比赛或者项目的进行期间,学生们既得查资料又要自己动手去制作[2]。而且还要相互合作与交流,这就使得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提升,而在评比的流程里,特别要重视教具是否具备科学价值,实际效用以及创新特性等要素,促使学生把自己脑海里那些关于设计以及实际操作的想法表现出来。

例如,高中物理人教版《生活中的圆周运动》这一课里,教师带领学生做“圆周运动模型制作”项目竞赛,学生分组,利用硬纸板,细绳,小球,电动马达之类的东西,来规划并且制作展现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装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改变绳长,转速等数值,从而观察到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变动情况,加深对圆周运动受力方面的认识。而且,该活动要学生讲讲模型原理,这样可以提升他们的说话能力和协作精神。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锻炼他们的更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结论: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丰富了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对物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吸收。“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老师在继续探索多样化和自主化的教具设计及实践过程中,应让教学更接近生活和操作,更具创新性。未来的高中物理自制教具应该更加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培养物理教师的教具设计能力,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系统、常态化地使用自制教具,更好的发挥自制教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支撑作用,以及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亚雄.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新教育,2021(7):31-32.

[2] 赵大举.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