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的教法创新研究
陆聪
沈阳市第七中学沈北分校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乡土地理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的内涵、必要性、实施策略及发展展望,以期为地理教学的教法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土地理;地理教学;教法创新;资源整合;实践能力
引言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更要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地理思维的形成。因此,如何创新地理教学方法,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当前地理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的内涵解析
(一)乡土地理的定义与特点
乡土地理聚焦于学生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等,是地理学科中极具特色与价值的一部分。其特点鲜明,为地理教学注入独特活力。
1.地域性
乡土地理有着明确的地域界限,是特定地区地理特征与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不同地区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地理风貌。比如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气候、植被、农业生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地域性使得乡土地理成为展示地方独特魅力的窗口,学生能从中深入了解家乡的与众不同,增强对家乡的认知与归属感。
2.实践性
乡土地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学生可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亲身参与的方式,将课堂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例如,在学习河流地貌时,学生可实地考察本地河流,观察河流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形态,直观感受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
3.综合性
乡土地理涵盖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多个领域,具有综合性特征。在自然地理方面,涉及地形、气候、水文等要素;人文地理则包括人口、城市、文化等方面。这种综合性使得学生在研究乡土地理时,需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有助于培养其综合思维与系统观念。
4.教育性
乡土地理作为地理教学资源具独特价值,可激发学生乡土热爱与地方认同感;通过探究乡土地理问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助力全面发展。
(二)地理教学的现状与需求
当前,地理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获取地理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地理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因此,地理教学需要创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将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的意义
乡土地理宛如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涵盖当地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以及人文景观等多方面内容。例如,本地若处于山区,则有丰富的山地地貌、多样的植被类型等地理要素;若位于河流沿岸,河流的水文特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皆可成为教学资源。将这些乡土地理资源引入地理课堂,能够极大地拓展地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呈现一个更加生动、多元的地理世界,使地理教学不再局限于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充满鲜活的本土实例。
二、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增强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乡土地理与生活紧密相关,容易引起共鸣和兴趣。将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地形地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地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深理解。
(二)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当地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提升实践能力。
(三)促进地理教学本土化
地理教学本土化是地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将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可以促进地理教学的本土化,增强学生的地方认同感。例如,在讲解“区域地理”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在地的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开展区域地理教学。通过本土化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增强地方认同感。
三、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调查与收集
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调查小组,对所在地的乡土地理资源展开调查。以某山区中学为例,学生可实地考察当地的地形地貌,记录山脉的走向、海拔、坡度等信息;了解气候特点,收集当地不同季节的气温、降水等数据;调查自然资源,如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和保护现状,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开采情况;考察人文景观,如古村落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价值等。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访谈当地居民等方式,全面收集乡土地理资源信息,为后续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2.整理与分类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分类。按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自然地理下再细分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子类;人文地理下分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文化等子类。例如,将收集到的山脉信息归入自然地理的地形地貌类,古村落资料归入人文地理的文化类。通过分类整理,形成结构清晰、条理分明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库,便于教师和学生查阅和使用。
3.数字化处理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实地考察拍摄的照片、视频,以及收集到的文字资料等,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文档编辑软件等进行处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电子地图等教学资源。比如,将山区地貌的照片和视频制作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
(二)乡土地理与地理课程的整合设计
1.课程目标的设定
依据地理课程标准和乡土地理资源的特点,设定具体、可操作的课程目标。以“自然灾害与防治”为例,课程目标可设定为:了解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如暴雨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掌握这些自然灾害的成因,如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学会识别自然灾害的预警信号,并掌握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建立预警系统、加强防护工程建设、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等。
2.教学内容的选择
结合乡土地理资源特点和课程目标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在讲解“农业地域类型”时,以当地农业为例,介绍当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如山区可能以立体农业为主,平原地区可能以商品谷物农业或种植园农业为主;分析当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劳动力、市场等因素;探讨当地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如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
3.教学方法的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讲解“地形地貌”时,可采用讲授法介绍基本概念和原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地形地貌的图片和视频;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当地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采用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到实地观察地形地貌特征,加深理解。
(三)乡土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
1.实地考察法
组织学生到实地考察乡土地理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在讲解“河流地貌”时,带领学生到当地河流进行考察,观察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测量河流的流速、流量等参数,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案例分析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土地理案例进行分析。在讲解“城市规划”时,选取当地城市的发展规划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思考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交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式学习法
围绕乡土地理资源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在讲解“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开展项目式学习。学生需要调查景点的旅游资源特色、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开发建议。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实施上述策略,能够有效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将乡土地理与地理课程有机整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的发展展望
(一)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持续拓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地理教育的不断改革,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将得到持续拓展。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将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更加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随着地理教育的不断改革,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也将不断增加,为地理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
(二)乡土地理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地理教学的不断发展,乡土地理教学模式将得到不断创新。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可以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结合乡土地理资源的特点和课程目标的要求,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三)乡土地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乡土地理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乡土地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乡土地理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地方认同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此外,乡土地理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结语
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是当前地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将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可以丰富地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促进地理教学的本土化。然而,乡土地理融入地理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乡土地理教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楚玉. “问题链”在高中乡土地理案例式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应用研究 [J]. 名师在线(中英文), 2025, 11 (11): 40-42.
[2]覃镇婕. 乡土地理资源融入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应用探究——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例 [J]. 地理教育, 2025, (03): 22-25.
[3]徐芳,朱玉美. 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研究 [J]. 学周刊, 2025, (06): 26-28.
作者简介:陆聪 (1992——)女,汉族,河北秦皇岛人,大学本科学历, 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地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