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实践探索

作者

王红蕾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少年业余体育学校 ,226400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写作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更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道德情感培养的现状,结合初中语文具体写作知识点,从记叙文细节描写、议论文论证分析、散文情感表达、说明文逻辑构建四个维度,探索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实践策略,旨在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道德情感的融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在写作中实现道德情感的升华与人格的完善。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道德情感培养

一、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道德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写作是学生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既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然而,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着过于注重写作技巧训练,忽视道德情感培养的现象。学生的作文往往缺乏真情实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不够深入,道德情感表达流于表面。因此,探索如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道德情感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道德情感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能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如感恩、责任、仁爱、诚信等。通过对这些道德情感的体验和表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关心社会,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

充满道德情感的作文往往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当学生将自己真实的道德情感融入写作中时,他们的作文不再是空洞的文字堆砌,而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温度的表达。这种情感的注入能够让作文更具个性和魅力,提升作文的质量和水平。

(三)落实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写作教学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是落实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能够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细节描写传温情,感恩之心润笔端

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展现情感的关键要素。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往往缺乏对生活细节的深入挖掘和感悟。教师可引导学生聚焦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品质,进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教师可布置以 "身边的温暖" 为主题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观察家人、朋友、老师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捕捉那些充满温情的细节。例如,母亲在深夜为自己盖被子的动作、父亲送自己上学时的背影、老师批改作业时的神态等。在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详细描写这些细节,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通过对这些生活细节的描写,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他人的关爱和付出,从而激发内心的感恩之情。

(二)论证分析明事理,责任意识驻心间

议论文是初中语文写作的重要文体之一,其核心在于通过论证分析来阐述观点、表明立场。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论据、论证方法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更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通过理性的论证分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可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诚信缺失、校园欺凌等,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和写作。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收集相关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然后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例如,在探讨环境保护问题时,学生可以收集关于环境污染的现状、危害以及环保措施等方面的论据,通过论证分析,阐述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观点。

(三)情感表达抒胸臆,仁爱之情溢文中

散文以其自由灵活的形式、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成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重要载体。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培养学生的仁爱之情。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选取那些让自己感动、难忘的人或事,作为散文写作的素材。在写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细腻的描写等手法,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例如,描写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等。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避免虚假和做作。

(四)逻辑思维构框架,诚信之德筑根基

说明文以其严谨的逻辑、准确的语言,旨在向读者介绍事物的特征、原理、功能等。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树立诚信之德。在说明文写作中,要求学生准确地介绍事物的客观事实,不能虚构、夸大或歪曲。教师可选取一些与科学知识、生活常识相关的主题,如介绍一种动物、植物、科技产品等,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实践等方式,获取准确的信息,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进行写作。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说明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让学生明白诚信是写作的基本准则。

四、结语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语文课程育人目标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记叙文细节描写、议论文论证分析、散文情感表达、说明文逻辑构建四个维度,探索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实践策略。然而,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持续关注和引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创新,结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将道德情感培养贯穿于写作教学的始终。

参考文献

[1]岳峰,孙正磊. 初中语文数字化读写课程构想与方案设计 [J]. 语文建设, 2023, (11): 68-71.

[2]周求玉.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写作情境教学研究[D]. 长江大学, 2023.

[3]林聪珂. 初中写作教学因材施教问题再探讨[D]. 浙江海洋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