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激励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应用研究

作者

张成义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教育系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本文聚焦于激励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应用,首先分析了激励理论的内涵,其中包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和强化理论等。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深入探究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在宿舍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如管理传统方法滞后管理效率不高,学生参与度较低,对于管理较为抗拒,以及管理者和受管理者难以达成共识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将激励理论有针对性应用于宿舍管理之中,从物质、精神等多个层面制定策略,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宿舍管理效能。

关键词:激励理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

激励理论自20世纪中期西方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后,发展至今,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丰富的理论体系。激励理论按照动机的关注程度大概可以分为以内容为基础的激励理论、以进程式动力为核心的理论、行动变革式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其中就包含具有代表性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和弗鲁姆期望等理论,这些理论都为激励理论针对民办高校宿舍管理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取自问卷星问卷《激励理论视角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的应用研究》问卷,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调查的具体内容,包括宿舍管理对于学生发展成长的重要性以及激励理论对于宿舍管理的影响的认知以及看法。

在确定了调查对象之后,选取了一家研究机构对调查对象进行了测试,以确保调查对象的真实性。总共发放了450张问卷,回收了400张,总的回答率为88.89%。所有的调查表都是通过筛选得到的,将资料输入到 SPSSAU中,以作各项分析,效度测试,信誉度测试。

为保证问卷测试结果真实有效,首先进行了信度检验,本次问卷样本总量为400分,选择了12道题目进行检测,最终Cronbach.α系数为0.770,信度较好。之后运用因子分析方式,对400份有效问卷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处理。KMO检验值为0.852,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小反映出该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试测通过,可实测展开后续研究

2.研究结果分析

本论文的问卷设计共分为3个维度,分别为宿舍管理对学生影响情况、教师在工作中激励理论使用情况,激励理论在管理中对学生的影响。

从宿舍管理影响情况中可以看到,同学们对于宿舍仍有较强归属感,认为一般重要甚至不重要的同学仅占总人数的17%,只有极少数。在关于宿舍管理对于学生生活影响程度上,83%的同学认为宿舍管理对于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起到重要的影响。在整个选择中,超过一半的同学选择了非要重要,对各方面影响很大选项,由此可见在大学生活中,宿舍管理对于大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学院应高度重视宿舍管理,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在管理上进行相应变革,以适应新时代学生发展需要。

根据教师在工作中激励理论使用情况数据显示,不同交流频率的学生在感受到辅导员激励措施的均值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一周以内”交流的学生均值为1.30(标准差=0.68),“半个月左右”的学生均值为1.63(标准差=0.81),“一个月左右”的学生均值为1.60(标准差=0.78),而“几乎没有交流”的学生均值则显著提高至2.12(标准差=0.95)。这表明,交流频率越高,学生感受到的激励措施程度越低,反之,交流频率较低的学生感受到的激励措施程度较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值为18.369,p值为0.000,表明不同交流频率的学生在感受到辅导员激励措施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这进一步支持了交流频率与感受到的激励措施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肯定了大多数同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教师在工作中对于激励理论的使用,同时也对激励理论有一定的认知。

针对激励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数据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学院激励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奖励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这就意味着当前激励措施已不再适应或满足学生发展需要,需要开拓创新,转变思路,重新摸索新的激励措施。另外还有48.75%的同学认为开展过程中宣传不到位,甚至还有37.25%的同学认为激励政策评选标准不明确,28.25%的同学认为奖励兑现不及时等。

3激励理论融入学生管理举措

3.1开拓创新,改变思路

对于传统宿舍管理模式,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传统管理中生硬、滞后等方法和路径,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结合学院管理、宿舍管理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特点,除了常规物质奖励外,注重学生如荣誉称号、公开表扬、深度发展等精神层面奖励设计,制定适合本校的宿舍管理新模式。

3.2广开言路,监督宣传两手抓

在激励理论实施过程中,不光要关注政策制定,同样也要关注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宣传。广开言路是推动激励理论同宿舍管理相结合的关键,学院应针对宿舍管理搭建沟通平台,畅通学生反馈途径。定期随机从不同年级选取代表参与学生宿舍管理座谈会、宿舍制度调研等,深度听取学生层面的声音,扩大政策宣传的同时,才能更进一步精确把握宿舍管理发展新方向,让政策发挥最大效能。监督和宣传是保障政策实施和传播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公众号、工作群等渠道广泛宣传激励理论和宿舍管理结合下所取得的新成果如优秀宿舍、先进个人事迹,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宿舍氛围,让更多同学积极主动参与到宿舍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监督机制,教师要带头认组长,组织学生代表参与到监督小组之中,确保评选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

3.3全面提升宿舍管理团队综合素质

加强宿舍管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培训,鼓励管理教师在宿舍管理领域不断学习创新,与时俱进,熟练掌握最新教育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合理利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强化制度管理效能,同样激励学生参与到宿舍管理之中,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努力营造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和谐管理氛围。

5.结论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激励理论与民办学生宿舍管理相结合,对于学生具有显著积极意义。能够直接激发学生参与到宿舍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间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帮助民办高校形成良好的宿舍风气,推动宿舍文化建设蓬勃发展。虽然当前激励理论已经在学生管理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激励制度僵硬滞后、激励效果较短、宣传监管力度有待提升等。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宿舍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开拓创新在宿舍管理中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深入挖掘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更深层次的价值与意义,推动民办高校大学生宿舍管理与学生成长实现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刘晓青.简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的激励艺术[N].南平师专学报,2003 -01-01(01).

[2]范祯樱.浅析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J].山西青年,2022,(02):58-60.

[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华夏出版社,1987:16-18.

作者简介:张成义(1997.3-)男,汉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研究方向教育管理。